分享

【头条】市值破400亿,从东方雨虹到防水行业……

 涂饰商情 2020-12-02

距离东方雨虹(002271)发布2017年业绩报告还不到半个月,当业界讨论其营业额创新高,跻身百亿俱乐部的余温还未散尽之时,又传出市值破400亿的消息。3月12日,东方雨虹收盘价为44.91元,盘中最高价为45.39元,公司总市值突破400亿,距离2017年6月7日市值突破300亿仅隔277天。

自2008年上市之后,东方雨虹就表现出了巨大潜力,仅用了5年时间,在2013年8月14日市值就突破百亿,2016年10月20日突破200亿,用了3年多,时间间隔依次骤减。不难发现,其扩张速度日渐加快,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察觉到防水市场空间依旧庞大,有待挖掘

未及天花板

2017年防水行业风云变幻,除了东方雨虹,很多大企业更进一步,凯伦股份、科顺防水相继上市,大举布局防水市场。同样的,也有部分中小企业难逃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但防水行业拥有超千亿市场已成共识,行业内外不少企业已经开始瞄上防水这块“蛋糕”。

防水行业作为起步较晚的建材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十三五”政策的影响,防水行业已经进入了发展黄金期,迎来高速发展的契机

放眼未来,城市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利好,均是防水行业的机遇,极大的扩大了防水产品市场空间。而其中,家装防水相对工程防水来说,更是处于发展的初期,空间大、机遇多。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也对居家生活中的防水部分有了更多的重视,这都为家装防水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防水市场潜力凸显,千亿市场并非虚妄。据数据显示,仅防水涂料一项,近年来每年都以5~8%的速度增长,现阶段防水涂料年生产总量近200万吨,预计未来几年防水涂料市场规模就能达到近300亿元。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进入住宅“后建筑”时代,建筑翻新修缮市场带来了另一片机遇。“十屋九漏”成诟病,久久萦绕在消费者心中。房屋翻修的比重不断上升,外加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基建投资、防水材料质量升级、外墙防水标准落实,防水材料市场或将从现在的千亿还要扩大数倍。

竞争白热化

近年来,防水行业无论在产业升级、产品质量,还是产量、利润和销售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竞争也在日益加剧。蛋糕虽大,但毕竟有限,谁都想多分点。无论是防水龙头东方雨虹,还是后来居上的潜力股科顺防水和凯伦股份,以及跨界而来的三棵树,皆加快了市场争夺步伐。

国内防水领域,东方雨虹作为霸主,风头一时无二,但身处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能否保持永久唯一,目前未能盖棺定论。随着凯伦股份和科顺防水的先后上市,防水行业格局已经悄悄改变,无可厚非这将会削弱东方雨虹的市场权威。

防水巨头间的竞争其实早已开始,也注定无法避免,这向来是无法更改的市场规律,上市只是加快了节奏而已。2017年10月26日,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不久后就发布了公告,拟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西南建筑防水材料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约6亿元人民币;2018年1月25日,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录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国内A股市场的第二家防水行业上市公司,目前已在广东佛山、江苏昆山、重庆长寿、山东德州、辽宁鞍山建有生产基地,覆盖华南、华东、西南、东北地区。随着公司全国布局战略的推进,重庆科顺、鞍山科顺、德州科顺的相继投产,并进一步加快南通科顺、荆门科顺、渭南科顺生产基地建设,公司辐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凯伦股份和科顺防水的强势布局无疑给东方雨虹产生了不小压力,不仅有来自同行的竞争,东方雨虹还面临着跨界者的挑战。

去年12月份,短短一个月时间,三棵树连续投资布局,不断拓展市场,剑指建筑防水产业,而今年3月7日,三棵树一天之内连续发布两项关于防水材料的投资公告,其大举进军建筑防水行业的意图已经不言而喻。

面对隐藏的威胁,东方雨虹想方设法转移压力,开始转战布局建筑修缮市场。去年12月8日,成立了东方雨虹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将陆续在全国200多个地区,开办1000家建筑修缮服务中心。面对竞争者带来的压力,东方雨虹明显加快了战略布局节奏。

随着东方雨虹进军建筑修缮市场,凯伦股份和科顺防水也跃跃欲试,磨刀霍霍向建筑修缮市场,但必须认清的是,这并不是华山论剑,谁赢谁得“九阴真经”。对于目前尚处于分散的建筑修缮市场,谁都很难独占鳌头,目前的乱战局势短时期内也很难改变。

进入2018年,东方雨虹投资建厂的步伐不曾松懈。1月份,东方雨虹总投资10.5亿元、占地面积约350亩的东方雨虹青岛莱西防水材料、防腐材料和保温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已于近期竣工投产;2月28日,东方雨虹河南濮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包进场顺利开工。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防水卷材2040万平方米、特种砂浆15万吨、水性涂料4万吨、沥青涂料3万吨,是公司在华中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

市场须规范

频频见诸报端的“渗漏事故”时刻上演着。据近期的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房屋质量投诉依然是消费者投诉热点,房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新房出现漏水、裂缝等。新房渗漏投诉,连续多年一直是房屋质量投诉焦点。

建筑屋面高渗漏率让行业整体蒙羞。据之前发布的全国建筑渗漏状况大调查报告显示,高达90%以上的建筑屋面渗漏率。报告在分析渗漏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产能严重过剩导致非标、低标以及假冒伪劣产品肆虐是主要原因之一。更有甚至,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

不可否认,防水行业仍大量充斥着假冒伪劣和非标低标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拥有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有1000多家,约占1/3,无证企业远多于获证企业。未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表明其客观上不具备生产合格防水卷材的条件和能力;同时因为无证,各级质监部门无法对其进行质量抽查,让其处于质量监督的真空地带,制造假冒伪劣和非标低标材料就反而成了其生存获利之道。

根据质监部门公布的不少查处案件可知,不少无证防水卷材小作坊或隐匿于山林,或藏匿于民居,或隐藏在田间地头,通过十几万甚至更低就可以购置的设备以及废胶粉、废机油等回收料大肆进行生产和加工。

众所周知,标准对于一个行业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来说,既是基础,也能起到规范、引领的作用。而防水行业则存在着标准老化、滞后、未能得到贯彻执行等问题,不但不利于防水产品、工程、服务品质提升,对于行业转型发展更是毫无益处。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当前行业亟需通过标准引领推动行业转型

同时,行业若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的共同协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崭新观念与技术,以创新为突破口,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带动防水行业跃向新台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