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性科天的棋局

 涂饰商情 2020-12-02

 前言

水性科天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曾坦言不希望被看作是“涂料企业”的水性科天系,自2015年7月在甘肃兰州宣告“重新出发”之后,至今已经过了3年的时间。哪怕是从具有投资性质的兰州科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兰州科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科天控股”)成立算起,至今也不过是4年半的时间。

而正是在这不到5年的时间里,水性科天系经历了一个在外界看来堪称“成功典范”的成长历程——

它从一开始便以高调的姿态面世,在北京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举办声势浩大的品牌发布会,吹响了全面进军市场的号角;它号称投资80亿元,在兰州建设水性科技产业园,布局包括水性涂料、新材料(皮革)、环保节能材料(保温板)等产品线,甚至将触角伸向房地产领域;它用轰轰烈烈的宣传攻势——包括聘请姚明代言、冠名电视及网络知名节目栏目、占位国家级媒体及网络互动媒体阵地——让“水性科天”的品牌一夜成名。(详情请参阅本刊2015年7月上期“封面焦点”报道《“水性科天”的豪赌》)

而在发布品牌之后的3年时间里,水性科天又对其发展模式以及产品线布局进行了调整,早早地退出了房地产业务,而把精力集中在与水性技术有关的材料周边领域。在此发展基调的引导下,水性科天展开了迅速的投资布局,使其企业体系不断延伸、膨胀、扩张。

在这个过程之中,水性科天所打造的庞大的产业体系也逐渐清晰。在这个产业体系当中,水性涂料、新材料(皮革)、环保节能材料(保温板)等依然是其重点产品线,并开始向家具、家居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术研发方向靠拢,同时试图调减部分相关性不大的产品线,试水产业投资。

然而这些颇为“壮观”的变化,却并没有得到外界的注意——对于水性科天,人们更加好奇的是,其高投入、高姿态、高速度的发展模式能否延续,以及在这场以“水性”之名发起的“豪赌”当中,能够撬动多大的市场空间,收获多大的回报。

当然,如今水性科天的发展依然没有失速的迹象,对于它的发展也没到作总结的时候。但是,快速的扩张之中,除了表面的辉煌之外,对于水性科天,一些质疑的声音以及“不和谐”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或明显,或隐约。 

2015年7月8日,在品牌发布会上与姚明的牵手,宣示着戴家兵(左)以水性科天掌门人的身份闪耀登场

起步

水性科天最早的起步之地并不在兰州,而是在距离兰州数千里之外的安徽合肥

2001年4月,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科天”)宣告成立。由于时间略显久远,有关合肥科天的早期资料缺失,无法确认其创始时的股东、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相关信息。

然而根据涂饰商情记者的调查与分析,合肥科天的成立与发展都与戴家兵密切相关——可以明显地看出,戴家兵是合肥科天的主导者,直至2015年7月,他仍以802.5万元占据合肥科天32.1%的股份。

同样来自2015年7月时的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显示,合肥科天的经营范围包括:化工技术转让,化工产品(除化学危险品)研制、生产、销售,装饰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

而综合网络上的介绍,合肥科天主要业务为皮革企业提供上游原材料水性树脂的研发与生产。这些都与拥有博士头衔的戴家兵的学术研究方向紧密契合。另外,根据相关报道,2009年9月,合肥科天建成“国内第一条5万吨级水性树脂生产线”,成为当时业内受关注的事件之一。

上述信息都表明,合肥科天与水性科天之间,至少在核心业务和核心人员上具有很好的传承关系。

2011年10月和2013年4月,合肥科天先后引入安徽高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安徽高科”)、荣涛等8名投资人,共增资917.5万元,其中荣涛出资350万元,安徽高科创投出资266.67万元,分别当时有注册资本的14%和10.67%。除了安徽高科创投外,合肥科天的另一企业法人上海博域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博域”)的出资额也达350万元。

这两次增资依然没能阻止戴家兵舍弃合肥转战兰州的脚步。2013年12月25日,在合肥科天,戴家兵以“兰州科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即科天控股)的名义,与安徽省化工设计院正式签署“20万吨每年水性涂料配套4000万平方米每年聚氨酯板材项目”(也即后来的“水性科技产业园”)协议。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兰州科天项目进入前期设计阶段。

当时的报道显示,“水性科技产业园”项目以科天控股作为投资主体,是专业从事聚氨酯保温板、水性涂料、水性树脂、水性皮革等新型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股份公司。

但当时科天控股并未在工商部门完成登记注册。工商登记资料显示,科天控股成立于2014年1月21日,也即前述协议签订的近一个月后。

科天控股起始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其中戴家兵认缴8450万元,占比28.17%,为第一大股东;王文胜、孙柱、张青、王贤榜分别认缴出资6000万元、6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为次于戴家兵的另4个大股东;戴家君认缴450万元。后来戴家兵从另外两名股东手上回购股权,使其出资额达到10050万元,出资比例33.5%。

至于为何从合肥转战兰州——两地之间从表面上看并没有过多必然的联系——水性科天方面曾作出解释,表明合肥科天的发展遇到瓶颈,而兰州在环保事业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的发展优势对水性科天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合肥科天主要投资人戴家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由于产业政策限制,合肥科天一直从事水性科技上游原材料水性树脂的研发,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制肘;另一方面,戴家兵曾表示,科天要借助兰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位置,为科天集团走向世界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在成立当年,科天控股分别于4月29日、6月10日、7月25日、11月27日先后注册了4家子公司,分别是兰州中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房地产”)、兰州科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天环保”)、兰州科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天新材”)、兰州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科天高分子”)。

这4家子公司作为水性科技产业园的具体项目公司而存在。至此,戴家兵在兰州建立的水性科天体系初现雏形。

水性科天位于兰州水性科技产业园的办公大楼

调整

中科房地产的设立,表明水性科天开始探索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可能。然而,水性科天很快便终止了这一探索。

中科房地产的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初始由科天控股、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戴家兵、李维虎(时任科天控股副总裁)出资设立,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自有物业租赁、物业管理业务。2014年9月,中科建设开发总公司退出出资人行列,中科房地产的股东便剩下科天控股及其高管。

如此又过了一年,2015年9月10日,科天控股及戴家兵、李维虎将中科房地产的股份全部转让,接手者为兰州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转让金额及相关细节未见公开。

现在看来,退出房地产市场只是水性科天实施大调整的开端。紧接着在2015年12月30日,科天控股将所持科天环保、科天新材、科天高分子的股份悉数转让给合肥科天。

其中,科天环保注册资本10000万元,从事水性系列涂料、保温板及其他环保节能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科天新材和科天高分子注册资本5000万元,前者业务为生产和销售各类超纤皮革、人造革、合成革、墙革、再生皮合成革及原料以及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后者则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除在科天新材的出资比例为99%(另外1%由戴家兵持有)之外,科天控股此前持有另外两家子公司100%的股权。

2016年1月19日和25日,合肥科天先后对科天环保增资2600万元、对科天高分子增资8000万元,使两者的注册资本分别增加至12600万元和13000万元。

在此之前的2016年1月7日,科天控股有了新的投资举措——出资7000万元、以70%的比例联合王武生、戴家君、李维虎等人设立兰州科天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天健康”)。

在水性科天系当中,科天健康可谓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产品领域——健康医疗。据介绍,科天健康成功研发出中国首个0.01毫米水性聚氨酯避孕套,品质比肩国际,并将产品扩展到水性聚氨酯医用灭菌手术手套和水性聚氨酯超薄皮肤保护膜。

但这些只是大调整的第二步。在实施旗下子公司腾退新增的同时,科天控股还对其股东进行了调整。其中,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科天控股进行了多轮投资人信息变更,在引进多名自然人股东的同时,创始股东中的孙柱、王文胜先后退出;2015年12月,科天控股对股东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成立后引进的十多名自然人股东又集体退出,仅保留戴家兵、戴家君、张青、王贤榜4名创始股东,以及新增李叶惟为股东。

2016年1月19日,戴家君、张青、王贤榜也退出股东行列,科天控股仅保留戴家兵和李叶惟两名股东,其中戴家兵出资28500万元,出资比例95%,李叶惟出资1500万元,占比5%。这一股权结构保持至今。

另一方面,水性科天开始对合肥科天进行股权改造。根据涂饰商情记者的调查,截止2013年4月,合肥科天的注册资本为3417.5万元,由安徽高科、上海博域以及荣涛等16名自然人股东持有。2015年12月28日,包括安徽高科、上海博域以及荣涛等7名自然人股东均退出合肥科天,而新增了科天控股等为新股东。

根据前面所述,科天控股入主合肥科天两天后,便将其所持有的科天环保、科天新材、科天高分子3家子公司的全部股权置换给后者,从而换取对合肥科天的控股。后续的资料显示,科天控股以3372.18万元的出资占合肥科天出资额的52.69%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

根据工商注册信息显示,2016年4月25日,也即合肥科天更名前夕,包括戴家兵在内的13名自然人股东(其中9名是原股东)以及兰州科天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科天股权合伙”)均在这一天完成出资,合计3027.82万元。加上科天控股的出资,合肥科天的注册资本达到6400万元。

一个多月后的2016年5月31日,水性科天进行了一次大动作,即将合肥科天更名为兰州科天水性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科天水性科技”),并从合肥迁移至兰州水性科技产业园。同年10月10日,科天控股对更名后的科天水性科技实施增资512万元,增资后出资额达到3884.18万元,持股比例56.19%。

水性科天与金螳螂签约战略合作,对其“无毒大家居”战略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投资

在完成了科天水性科技的迁移及确立其企业架构的同时,水性科天开始对这一架构进行补充、完善与延伸。

首先是在2016年1月13日,在科天控股股东精简过程中退下来的十多名自然人股东,再加上戴家兵等人联合成立了科天股权合伙。其中,戴家兵以1500.4万元的出资额、37.81%的出资比例占据最大股东的地位。

从成立时间及背景、人员组成及企业性质上看,不难发现科天股权合伙水性科天员工持股基金这一特性。如前文所述,科天股权合伙成立后不久,便成为科天水性科技的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10%。

随后科天水性科技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了两次增资——2016年10月10日,科天控股对科天水性科技实施增资512万元,增资后出资额达到3884.18万元;11月29日,科天水性科技通过增资引入新股东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州金螳螂”),增资额为117.15万元。此两次增资完成后,科天水性科技注册资金为7029.15万元,其中科天控股占55.26%,科天股权合伙占9.1%,戴家兵9.99%,苏州金螳螂1.67%,等等。

其中,与苏州金螳螂的合作是水性科天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金螳螂是一家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上市公司,是具备室内装饰、幕墙、景观、家具、软装等全产业链涉及施工服务能力的专业化装饰集团。这是水性科天首次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并以此获得上市的注资。

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期限为5年,合作期内水性科天将与金螳螂展开全面合作,前者将提供无毒家装材料、无毒定制家具、无毒家具产品,后者提供装修服务,共同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营销渠道,推动无毒家装材料的应用,“剑指万亿无毒全屋定制市场”。

而曾经被从科天控股置换至科天水性科技旗下的科天高分子,在这个过程中又一次遭遇相似的“倒腾”。

2016年6月24日,合肥科天因改名退出,改名后的科天水性科技接替成为科天高分子唯一股东。这一状态仅持续1年多,2017年9月20日,科天水性科技将所持科天高分子的全部股权悉数转让,接手者是科天水性科技当时的股东(科天控股除外),并按照各自在科天水性科技的出资比例(除科天控股的持股比例并至戴家兵手中之外)进行受让。

做出这一调整的原因不明。但如此一来,科天高分子便由科天水性科技的子公司变身为与其平级的公司,并同样获得苏州金螳螂的“注资”。

“升级”之后的科天高分子如今下辖两家子公司,分别为2016年5月23日成立的合肥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肥科天水性科技”)和2017年2月6日成立的南宁科天水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注册资本均为10000万元。其中,前者原本是科天水性科技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12月2日“过继”给科天高分子。

在对外投资方面,合肥科天还在2015年3月12日入股了合肥东方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合肥东方创投”),持股比例35%;2016年8月9日又联合他人投资设立深圳市科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深圳科天环保”),持股40%。

合肥东方创投成立于2014年7月10日,起初由安徽中科联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巨擎投资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合肥创新科技”)出资成立;2015年3月12日,前两者退出,杭州敦行投资管理(普通合伙)和合肥科天接棒成为股东。合肥创新科技是合肥东方创投的最大股东,其背后为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5日,合肥东方创投曾设立子公司合肥国耀东方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合肥国耀”)。

然而科天水性科技的这两笔对外投资似乎并不成功——合肥国耀和合肥东方创投先后于2017年8月3日和2018年2月5日宣告注销;深圳科天环保也于2017年8月21日注销。

但除此之外,以科天水性科技为名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扩张大幕徐徐拉开,颇为吸引业界眼球。

2016年12月,广西南宁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姚明出席。

扩张

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子公司之外,科天水性科技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便密集地投资设立子公司或者控股子公司以及孙公司。这使得水性科天系的规模在最近的两年时间里膨胀了一倍以上。

在这段时间中,水性科天投资的第一家企业是东莞市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东莞科天新材”)。2016年4月27日,当时尚未改名的合肥科天通过控股子公司科天新材出资600万元(占比60%),联合自然人周小平共同设立东莞科天新材。

随后,水性科天更大规模的发展布局上演。2016年9月21日,科天水性科技出资20000万元设立南宁科天水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宁科天”)。这宣告了水性科天“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的第二个水性科技产业园落户广西南宁”,实现“一带一路”兰州、南宁两大重点枢纽的产业战略布局。

随后的2016年10月27日,科天水性科技全资子公司广西科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广西科天”)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同年12月22日,科天水性科技又联合广西科天、广西北部湾创新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北部湾创投”)及其子公司南宁市华盛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南宁华盛”),共同出资设立广西科天水性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广西科天投资基金”)。

广西科天投资基金的各股东的出资额及出资比例未公开。但根据广西科天作为法人单位,再加上科天水性科技的直接出资,不难看出水性科天系在广西科天投资基金中的主导地位。

广西科天投资基金成立后不久,科天水性科技便将南宁科天的99.9%的股权转让给前者,自身仅保留0.1%。

南宁科天作为南宁水性科技产业园的投资主体而存在。如同科天控股成立之时那样,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南宁科天先后成立了4家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广西科天智和优品板业有限公司(简称“智和优品”)、南宁科天水性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南宁科天木业”)、南宁科天众宜定制家具有限公司(简称“南宁众宜”)、南宁科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宁科天环保”)。其中,前者注册资本为4320万元,南宁科天占92.59%;后三者注册资本均为10000万元,为南宁科天全资子公司。

由此可以看出,水性科天在南宁的产业布局,除了涂料(环保节能产品)之外,更偏重于家居/家具产品。根据报道,南宁科天水性科技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项目于2016年12月24日开工奠基,2018年6月1日部分(无毒全屋定制家具,应指南宁众宜)投产。

2017年12月14日,科天水性科技还与北部湾创投共同设立广西北创科天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简称“广西北创科天”),双方的出资额及出资比例均为公开,北部湾创投担任法人。

除了在南宁的大规模投资之外,科天水性科技还于2017年1月3日独家出资5000万元设立合肥科天众宜家具有限公司(简称“合肥众宜”),13日出资400万元(占比40%)设立兰州水性科天大家居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科天大家居”),同年1月17日又从刘玉安等3人手中受让科天水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京科天”)100%股权,3月3日通过科天环保出资5000万元设立合肥科天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合肥科天环保”)。

2017年9月13日,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的甘肃联合检测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甘肃联合”),表明科天水性科技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

至此,水性科天截止当前的庞大的公司体系宣告完成。在这个体系当中,至少可以分为4个层级,总共包含22家公司(不包括已经注销的3家),根据公开的注册资本合计接近20亿元。

水性科天体系及其资本关系(点击查看大图

战略

在基本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公司体系之后,水性科天于2017年8月17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推出“无毒大家居战略”。

所谓的“无毒大家居战略”,水性科天希望凭借水性科技,不断更新技术,有效控制产品成本,让无毒产品走入更多百姓的生活中;同时通过品牌影响力增加消费者对无毒家居的认知,带动家居行业的不断变化,在5年内实现“天下无毒”。

“5年内实现中国家居行业无毒化,最终实现‘天下无毒’则是科天人始终怀揣的理想与情怀。”戴家兵在发布会上表示。

这一战略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过去4年间水性科天所进行的种种调整与扩张的目的所在。其在官网中介绍道,水性科天所有产品均基于水性高分子核心技术,已实现家装材料、家具材料、合成革材料、定制家具、家具产品的无毒化和产业化,并依托全系列水性环保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无毒全屋定制服务,从源头解决室内家装污染。

然而过快的扩张也让水性科天遭遇外界的苛责与质疑。有报道称,从2016年6月份发布无毒产品后,水性科天砸入重金大肆宣传产品“无毒”特性,宣称其产品生产过程中都是以水作为溶剂的,没有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的参与,因此产品是不含甲醛的。然而,在2017年8月上海质监局抽检中,商标标称为“水性科天”的生态板却检测出了甲醛。尽管甲醛含量很少,也没有超标,“但这距水性科天在宣传中声称的‘零甲醛’有较大出入。”

水性科天兰州无毒大家居馆开业仪式。“无毒大家居”已经成为水性科天发展的核心战略

但类似的质疑并未撼动水性科天推行“无毒大家居战略”的决心,且继续对其公司体系架构进行完善与调整。这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与“大家居”相去甚远的子公司科天健康。

科天健康在成立之时处于科天控股的控制之内。然而2016年8月22日,科天健康引入兰州新区兰新锦绣健康科技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兰新锦绣”)增资20000万元,2017年1月22日、4月19日、9月8日又增资引入青岛鼎泰瀚林置业有限公司、安徽华柏利华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新股东,使得注册资本增加到32100万元。如此一来,水性科天系在科天健康中便不再处于主导地位。

2017年10月11日,港股企业华夏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健康”)发布公告称,将以现金方式收购科天健康84.11%股权(分别由科天控股和兰新锦绣持有),交易金额为4.13亿港元(人民币3.6亿元)。

华夏健康的公告显示,其时目标公司(即科天健康)7000万股股份及20000万股股份分别由卖方(即科天控股)及兰新锦绣拥有,但卖方承诺将促使兰新锦绣将其于目标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卖方,使得卖方在交易完成前成为销售股份的唯一拥有人。

2018年5月29日,科天控股履行了承诺,兰新锦绣在向科天控股转让所持股份后退出科天健康。

但这笔交易最终夭折。为达成买卖协议及补充协议项下的若干先决条件,华夏健康将完成收购的时间一再延迟,终于在2018年7月6日宣布,由于建议收购事项的若干条件未能达成,故买卖协议及补充协议已告失效。

尽管这次出售科天健康失败,但是水性科天退出健康医疗领域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相信其后续仍将继续寻求出售科天健康的机会,以聚焦于“无毒大家居”战略。

按照过去4年的节奏,在“无毒大家居战略”的指引下,至少到“天下无毒”目标预计实现的2022年,不难想象水性科天体系的调整与扩张仍将继续。

如果说过去的4年,水性科天在下一盘很大的棋,那么如今这盘棋局已经日趋清晰。问题在于,水性科天能否或者如何让自己成为这盘棋局的最终胜利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