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户外探险 × ISPO 户外美学主题沙龙回顾

 户外探险杂志 2020-12-02

11月25日,户外探险联合ISPO,携手首钢园,在北京发起了一场“户外美学主题沙龙”。

现场,70多位户外领域的专业人士前来参加,聆听宋明蔚、吴鑫、颜艳三位分享嘉宾对户外美学发展趋势的看法。

此外,这场沙龙设有自由交流环节,来宾们在此畅所欲言,与同行们一起探讨户外露营的前景、享受这个午后思想碰撞的欢乐时光。

左起:主持人王亦磊、嘉宾宋明蔚、颜艳、朱炜强。
///////////////
户外之美与潮流轮回
宋明蔚,《户外探险》主编

从2019年开始,众多户外品牌都推出了复刻、联名、跨界的新品。

时尚品牌,比如LV,也想在自己的产品设计理念中融入户外元素。

户外元素像一个围城,户外圈的人想跑出去,圈外的人却想走进来。

宋明蔚。

很多户外的玩家会认为,摇粒绒其实跟户外常用的抓绒差不太多。 

早期的摇粒绒由巴塔哥尼亚公司生产、为探险而设计。但慢慢的被P棉、抓绒所取代。因为摇粒绒太厚、太重了。 

巴塔哥尼亚的摇粒绒。

从17、18年开始,摇粒绒起到另外一个角色的作用。以前摇粒绒因为厚重而被淘汰,在今天的日常中,更厚的摇粒绒比抓绒更加保暖,这时摇粒绒的重成了优点、成了质感。 

从设计上,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日本潮流设计师改进后,摇粒绒成了一种符合当下审美的设计,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时尚的单品。 

The North Face的摇粒绒。

活动现场,宋明蔚穿了一款巴塔哥尼亚经典的乳白色摇粒绒,这件衣服目前在日本、韩国已经非常流行。此外,The North Face、优衣库、Nike也都推出了采用摇粒绒的产品。

这个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计,现在又重新流行起来,用“潮人”的话来说:“潮流是一种轮回。”

马安平身上有攀岩冠军、摄影师、设计师各种标签,而宋明蔚最开始关注他,是因为他的一个标签——户外潮男。 

马安平装扮的关键词是:阿美咔叽、美式复古

马安平喜欢穿牛仔裤、工装的靴子、Burton的卫衣、1990年The North Face潮流款、圆顶帽等。

马安平在露营中的穿着。

关于牛仔裤的审美,来源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二战后,牛仔裤、工装靴、还有封装外套这样的一系列服饰,从美国传到日本,被称作叫“坚固耐用风格”。

同时传到日本的,还有美国高校的一种常春藤风格。坚固耐用风格跟常春藤风格,两种风格合在一起衍生了一个新的风格,叫坚固耐用常春藤的风格,于是这场户外审美革命开始了。在很多日本潮流时尚杂志上,可以看到,这些外套、毛衣、卫衣、时尚单品,都有一些户外元素在内。

日本潮流杂志中的户外元素。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种风格被日本的一些青年人所喜欢,他们其实不一定是户外爱好者,更可能是潮流先锋。之后他们成立了一本杂志,这就是著名的《GO OUT》杂志,可以看到,这本杂志的封面,也就是坚固耐用常春藤风格。

《GO OUT》杂志。

用《GO OUT》的话说,户外活动热潮对应的法兰绒衬衫和登山靴,让人想起秋天昏暗光线,光线下朦胧的多元山脉,这种风格本质上也充满怀旧色彩,回归自然与老式的生活形态。

有鬼是“优极”和“有鬼”这两个户外品牌的主理人。

90年代初,在当时国内最先锋最前沿的地方——珠三角地区,有鬼看到了这些杂志,开始了他后来从事一生的事业。

有鬼在后来投入了户外领域工作。


后来他去了日本GO OUT露营节,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到日本。

很多越野跑的爱好者,都非常熟悉HOKA ONE ONE的跑鞋,但如果不玩户外的话,认识他肯定是因为他的潮流鞋。

HOKA因为优秀的越野跑鞋进入中国,但后来出名出圈,是因为HOKA跟各个品牌的联名。

在16年17年左右,HOKA做的一个联名,在台湾得到余文乐的青睐。经过这些潮流明星的示范,像HOKA、Salomon这样的品牌开始逐渐被一些圈外的人、潮人所认知。

从户外的角度讲,这些其实是很早期的越野跑鞋,甚至有一些淘汰的款式。经过审美的视角重新来审视,会发现都是挺潮的。
轻户外是有鬼喜欢的户外方式。
李哈利是一个潮流先锋。他平时穿的一些穿着,可能有些户外人接受不了,觉得他非常先锋,非常前卫,甚至过于时尚,甚至不是那么户外的。

去年有一天,李哈利希望宋明蔚推荐一些HOKA的款式,他说他周围周边那些潮人都开始穿像HOKA、Salomon的一些潮流款式。
李哈利的着装,看起来可能跟户外圈大相径庭。

真正的潮人不玩户外,他们只是喜欢这种户外的元素在里面。

李哈利认为:“潮流的重点就是酷,虽然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潮人们并不会使用到更多的机能性。但如滑雪、跳伞、登山、滑板等极限运动,在潮流圈看起来非常酷。潮流品牌中加入了一些极限和户外元素,就变成了潮人们扮酷的道具。因此,他们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很酷。” 

越来越多的时尚品牌,在广告拍摄中,加入户外元素。

当潮流开始关注户外元素时,现在有些户外品牌,却开始走上一种去户外标签化的思路,生怕跟户外连在一起,担心自己可能就出不了圈了,或者觉得自己不潮了。

其实坚持自己,才是酷的最佳方式。

The North Face跟Supreme的联名款已经合作了10多年。英国的时尚杂志认为他们非常酷,不仅来自极限场景、来自酷炫造型,而是来自他们对于品牌认知的态度。在出圈的同时,The North Face不忘初衷,仍然服务于那些户外运动爱好者,继续为他们提供产品,对炒作和流行都不关心。

作为户外品牌,不要忘了自己的户外属性,这才是根本。潮流只是一时的营销策略,永远不是户外品牌想达到的终极目的。

就像始祖鸟大中华区总经理所说的,如果有一天始祖鸟真的被潮流了,那一定不是他们主动去做潮流化的东西了,而是因为始祖鸟坚持最专业的东西被潮流领域所接纳了。

在马安平眼中,他觉得户外的美是复古,是阿美卡基、是牛仔裤。

有鬼觉得,他的户外之美是轻户外的场景,是日式露营的场景,是潮流杂志里面所提倡的场景。

李哈利觉得户外之美是品牌联名款,是先进的时尚的,是城市机能。
 
到底他们谁所说的户外之美,才是真正在户外当中应该提倡的美?

 
户外之美就是一种传承,是自我的自信,是一种见于经典和时尚之间一种不褪色的风格。只要足够对自己的风格有自信,甚至你有一定的设计有一定的认知,肯定会穿出自己的户外机能。
 
要想成为户外之美或者想融入户外之美,一定要打开对美的认知、感受那种多元化的东西。足够包容,尊重,美的东西不分高低的,只要打开自己对美的认知的话,美其实是一个共同的东西。

///////////////
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保税仓推介
吴鑫,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

首钢是上世纪末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在申奥成功后,为改善北京的环境,首钢北京石景山园区开始搬迁。

首钢搬走,闲置的园区没有拆除,首钢建设投资公司以保护和利用为基础,在原先的工业场地上进行规划和改造。

吴鑫在视频中,展现了首钢园区的巨变。

炼铁的高炉里,办起了发布会活动;园区体育、户外元素聚集;无人汽车等科技类的活动进驻;成为冬奥会的比赛场地;利用电厂冷却塔做上光影效果;举办飞雪大跳台世界杯……在明年春节前后,也会有更多的赛事也会在首钢举办。

在邀请朋友去首钢参观的时候,吴鑫经常会被反问:“首钢有什么好去的,10年前的老钢厂有什么好看的?”

对于首钢来,他们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种不一样的美学感受。

首钢过去的高炉,如今做上了灯光效果。

首钢是北京城6区里,唯一可以连片集中开发的土地,这里的开发容积率只有0.8,给人带来的感受就不像CBD的高楼林立,而是山清水秀。

2022年北京冬奥会大跳台及自由式滑板比赛的正式场地,位置非常好,南边面临湖水,水面风平浪静,到了晚上一亮灯,灯光一倒影,造型就像一根水晶鞋一样。

在极限公园,可以进行攀岩、轮滑、滑板一系列活动,今年的世界滑板日就在这里举办。围绕体育元素,配套了体育装备零售,后期维护,仓储服务、赛事云转播等服务。

目前,首钢还在尝试赋予新的这种运动元素,比如在高炉内露营、高空滑索、攀爬、风洞飞行。

在北京这样的一个北方城市,适合做露营的月份比较短,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户外爱好者们就能在这么大的空间里边体验、滑索、露营,加上音乐会的独特场景。

///////////////
露营产品如何无缝对接度假目的地
颜艳,北京博游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

从14年开始,颜艳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家庭户外活动。

在17年的时候,他们开始给一些硬件设施好,但缺失内容的度假区做运营,开展水上项目、主题活动等儿童类的活动。

儿童家庭户外活动。

在今年,这个场景却发生了变化。

从活动次数上看,北京的4个营地,累计接了有20多场大型的各个品牌的露营活动,但是被拒绝的活动,有50场以上。

今年兴起的精致露营,大家把家都快搬到户外了,有天幕,又有座椅,晚上自己做饭,和度假区的交集很少,自成一个圈子,完全不产生消费。考虑到直接的利益方面的问题,度假区并不会那么积极,有的选择直接提高营地费用。

在精致露营活动中,各种厨具都一应俱全。

疫情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活动,一定要告诉对方,活动完全是零风险的,

在零风险的情况下能给大家提供什么,在里面的一些配套的活动要对对方起到名声传播的作用。

在白鹭运动营地时,他们的第一场活动就遭到业主举报,好不容易搭了一下午帐篷,到晚上却都住进酒店。在这类地产项目的营地上,会有业主的风险。但地产方也需要活动,如果能对他们的品牌有利,提高整体的营销,就可能会打动到品牌方接受活动。

对于度假区,露营活动能带来的收益很重要。

长城探索营地是跟景区合作的项目。在疫情下,很多景区慢慢没有高端人群进入,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内容升级、客群升级。而像露营这样的产品,或者一些新兴的运动类的、俱乐部的、体验类的、晚会类的,其实往往能打动这些景区。

今年在北京的露营活动迟迟不能展开,颜艳他们拓展了上海和深圳的区域。

在上海办过活动,颜艳发现这边真的很不一样。配套了淋浴间,还有相应的有休息点,增加座椅,晚上可以点篝火,放烟花。

在上海的活动中,烟花璀璨。

而在北京区域很多很难配套到这么多,但是南方只要景区、政府想引进这个项目,就会接着配套很多的东西。

颜艳在朋友圈发了上海露营活动的照片后,评论区里北方的朋友都表示非常的眼馋。她认为北方和南方的环境,现在对露营活动的宽容度,很不一样。

在今年2020年,颜艳觉得是完成了一个露营产品的破圈,让一些人知道了这个东西。而在2021年,她希望露营能继续走出小众玩家,拥抱大众的市场。

对于业界的活动组织者,她认为也应该找到自己的定位,以用户思维思考,去想能给度假目的地带来什么,有什么交换价值,而不是说自己想在这实现什么。

实践出真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质的实践分享,会惠及同行与自己。所以我们在行业内寻找有经验且乐于分享的嘉宾。组织一众对行业有期待、深具户外精神与情怀的嘉宾,通过沙龙方式,搭建北京体育圈的交流平台。

这场沙龙,还是悠闲的下午茶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