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宪君:​难忘的三次生日

 故人旧事2020 2021-01-21
难忘的三次生日
/林宪君

从小就记得,农历甲戌年腊月初一是我的生日。每年这一天,母亲都要包饺子,她说:“这天是人母难之日,要牢记在心!”

山东人过生日吃水饺,“上马饺子下马面”,寓意饺子保平安,面条情长远。母亲另外的寓意是:亲人团圆,永不离分。吃一口满嘴留香的饺子,远在他乡的游子,就会想起故乡,想起母亲。

在离开母亲的日子里,我不在家,我生日这天母亲照样要包饺子,并写信告诉我“这天是母难之日,你要永远铭记。”

我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不知不觉已近86岁,这期间,有三次生日刻骨铭心!

次,1959年腊月初一,我已由人变“鬼”,沦为阶下囚,无缘享受饺子的美味。这天,我在沙坪农场大堡五中队,蜷缩在小凉山寒风凛冽的劳改工棚内。零下20度的寒冬,靠一床单薄的破棉絮,根本无法入睡。我和几个衣衫褴褛的小劳教,偎依在通铺巷道烤火。他们个个形似骷髅面如土灰,饥肠辘辘靠在火堆旁,等待明天的早餐:一碗清汤包谷粥。

我忽然感到我的25岁生日太凄惨太悲哀,眼泪直胸前滴。

一个姓何的小劳教看见了,问:“林大组长,你哭啥?”

我答:“今天是我的生日!”

他叹了口气,拿出珍藏于身的唯一食物,七个小辣椒赠送我,并代我在火堆上烤熟。

其实,这个善良的小劳教比我饿,烤熟了自己舍不得吃,把七个香喷喷的小辣椒全递在我手上。这时,我哭了,他也哭了!

人与人之间,只有在患难中才能发现人性中光辉的亮点

遗憾的是,第二年1960年的春天他饿死了我含着眼泪将他埋葬在跑马坪的山岗上。

1961年腊月初一,我已被送往乐山沙湾中川铁厂学习队,已被解除劳教,获得了点滴自由,自己煮食物已不再是“犯法”了。

这天,好友朱国干用他仅有的一元钱,找附近农民买了一个鸡蛋,煮熟剥去蛋壳,加了一酱油做一个鸡蛋笑嘻嘻用小刀一分为二,我俩各一半,共同庆祝我27岁生日

如今,他已经在都江堰去世,去天堂,留给我无限思念

2014年腊月初一,我已进入80后,两个儿子为我操办生日,请来亲友260多人,高朋满座,有美酒有礼品,这是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好友吴俊德为我主持生日聚会,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妙语连珠。我心胸舒畅,一口气讲了半小时,全是知足与感恩。

我感激父母给予我生命,将我抚养成人;

我感激亲人们的关爱,让我活到今天;

我感激朋友们的帮助鼓励,增强了我的生活信心;

我感激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他们伸手相助,我已命归西天,他们的恩德永远铭记在心。

我感激所有正直善良的人,感激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人;我感激上苍赐予的温暖阳光和煦春风广阔大地和蔚蓝天空……

我送亲友们的赠“健康,快乐,长寿”

我相信佛经所言:“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决不损人利己,整人害人

我相信《增广贤文》所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凡是力所能及的好事,尽力而为,如为抗战老兵呼吁待遇;为大堡活下来的小劳教争取养老保险;为配合媒体推动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不惜冒风险……正由于此,我一生经历十八次大难不死,死里逃生知足与感恩,让我这条老命苟延残喘到今天。

三次难忘的生日,是我一生由人变“鬼”,又由“鬼”变人的缩影,由此见证时代的一瞬间。

2020112

 

 

作者近照及简介

林宪君,1935年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四川省团校副教授。1957年9月因写日记表示对反右派斗争有抵触情绪,被视为利用日记向党猖狂进攻,遂划为右派骨干分子,于1958年3月被送往峨边沙坪劳教农场劳动教养。1966年4月返回原单位,工作至退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