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时期甘肃农业发展的几点构想——甘肃位置 甘肃未来

 昵称27895653 2020-12-02

(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 张禔)

一、甘肃位置

长江黄河上游,三大高原结合,黄河丝路交冲,西部中原联结,丝路亚欧路桥。黄河源区上游,河东黄土高原,河西祁连走廊。甘肃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稳定、丝路融通,地位作用特殊而重要且不可替代,对千秋大计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独特作用。

中科院研究发现,两万年以来,黄土高原的植被均以草为主。黄土高原曾是草原。甘肃属干旱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从气候上讲,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长树的地方必能长草,但能长草的地方未必能长树,种草成活率大于造林;从水土保持上讲,种草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比种树更显著,大规模植树恢复黄土高原生态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不仅树木成活率低,而且容易增加土壤水分蒸发,加剧水土流失;从经济上讲,种草比种树更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所以,要加快草产业的发展,但种什么草要听生态学家的,专家认为应选择兼具水土保持和经济价值的植物组合,避免因种植单一草种和草药材带来新问题。

牛羊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且富含许多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其他重要的矿物质。随着我国动物性产品消费比重的快速增长,饲料用粮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牛羊肉产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牛羊肉产业有利于缓解我国人畜争粮局面。目前我国牛羊肉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69%,同时供需缺口大。中长期内我国将面临牛羊肉巨大的供需缺口,且无法依靠国际市场满足。我国天然牧场生产能力仅有世界平均的27.12%,天然牧场供应能力与牛羊肉生产能力不匹配,使得牛羊繁殖中大量且普遍依靠精饲料。因此,必须发展配套的优质人工草地,推进草畜一体化,培育区域型草地生态牛羊肉产业基地。

甘肃很有潜力变身成为我国草原畜牧业基地和草药材基地,也就是国家健康原料基地。

二、甘肃未来

辩方位而正则。能动把握千秋大计,自觉促进新发展格局,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畅通循环为首要任务,以发展高原草地、健康原料基地、链接融通丝路为根本之策,创建黄河高原试验区及其黄河湾区、黄土高原区、丝路双循环区,主动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实施者,建设生态美百姓富幸福甘肃新未来。

(一)黄河湾区和黄土高原区

青藏高原甘南黄河湾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创建国家试验区,应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污染防治为中心,以植被土壤协同保育、草地牧业和草药材业和谐共生为基本点,走区域整体特色"三化"新路。

科学发展高原寒旱草林业、畜牧业、草药业等健康原料"三业",以及"菜果薯"等特色农业,协同特色生态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安排、政府协同治理机制和公司化运作平台"三策"。"三业"是目的目标、"三化"是路径方法,"三策"是政策保障。

科学布局。宜草(林)则草(林),宜药材则药材;生态移民搬迁,城镇化安置,域外化、县城化、乡镇化搬迁相结合;草林牧农文旅多业融合。

综合保护。围栏封育、补播施肥、建植草场,适度放牧,人造梯田和淤泥坝,治"四乱"等综合施策。

系统治理。草(林)地经营权和草业(林木)所有权公司化,牧民股东化、牧业工业化、牧区农场化数字化,牧民、牧区、牧业转变为市民、牧场、公司。区域草(林)牧业草药业全产业链及其环境一体化发展。

由省委省政府建立协同治理领导机制,规划先行,系统设计,组织协调,法规、政策、工程、技术系统配套,各级政府、科技教育、产业企业、开发性金融融合协同;搭建公司化运作平台,以开发性方法和市场化方式,专班专案专策专办;主动创新对接落实国家生态价值实现制度安排(生态补偿,资源开发补偿,水权、排放权配置及交易,价格机制);构建黄河高原区草牧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政策标准、教育培育、文化旅游等五个中心,创建国家级区域整体化高寒草地保护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健康原料基地,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为主题,走生态环境立绿色发展之路。

(二)丝路双循环区

新发展格局下,甘肃如何开辟新局。应以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己任,利用黄河源区上游、丝路主体功能、历史文化、科研教育、有色冶金加工、能源化工原材料、制造业、草畜牧业、中草药业、寒旱及戈壁农业、防沙治沙等优势,作为畅通经济循环的源头活水和内生力量,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联结两个市场,融通两方资源,物理化、组织化、数字化链接黄河源区上游生态资源与中下游经济社会循环、健康原料生产与全国消费循环,链接丝路融通物流、产业合作、人文交流、市场融合,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的战略链接,实现自身与全国发展、生态与经济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机统一。

面对战略机遇,反思几十载得失,当不负人民历史,不甘贫瘠落后,奋力后发赶超。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修复生态,绿色发展,善其身济天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唤醒沉寂的陇原大地,从根本上改变千百年来贫穷落后面貌。

2050再回首:甘肃草原,源泉涌流,牛羊成群,药材星罗,牧场棋布;金色黄河,绿色高原,多彩丝路,幸福甘肃。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三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