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到底有多重要

 拓展延宽 2020-12-03

近日,央视新闻发布了主播海霞与“工地诗人”李小刚的“过招”视频,两人切磋朗诵心得,画面温馨,李小刚说的那句“我不是一颗普通的土豆,我是一颗有梦想的土豆”更是感动了许多人。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就像王尔德说的,“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仍然有人仰望星空。”谁在仰望星空?我们想到李小刚,想到在工棚里弹古筝的农民工陈江山,想到做了一辈子保姆却留下15万张摄影底片的薇薇安·迈尔,想到《刺猬的优雅》里那个给自己造了一间图书室的门房……

有的人

搬起砖头也没有放下热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抵达那个诗意的世界,可以看看李小刚。

陕西榆林的李小刚是一名开装载机的工人,一直坚持朗读,自学播音腔。他用工地上的各类材料设计、制作朗诵造型;他手捧砖块在工地读诗,从海子到徐志摩、卞之琳,从李白到杜甫、陆游;他感受过“康河的柔波”,慨叹于“大风起兮云飞扬”,渴望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听了他的朗诵,有人说:“小时候觉得读诗抑扬顿挫就是有感情,后来发现真正的感情是从经历中孕育出来的。”有人说:“一开口就震撼了。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了那片海不顾一切。

热爱生活、尊重梦想的人,永远鲜活而灿烂。工人李小刚,用砖头、装载机建造高楼大厦;朗诵者李小刚,用热情、热血、热爱,浇筑属于自己的滚烫人生。

他靠着朗诵,靠着这份对诗意的坚持,走进了央视,和主播海霞当面“过招”。可是他也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湖,突然有一块石头掉进来的时候,溅起水花也好,会有波浪也好,但慢慢的你还会归于平静。

但在平静之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用心中的诗意与庸常的生活对抗。

李小刚说:“人跟人之间的爱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打牌,有的人喜欢下象棋,我的爱好就是朗诵、写诗,我在那个角落里,开心、无拘无束,这就是我自己的小世界。

那你呢?你有你的小世界吗?

有的人

在脚手架上演绎人间浪漫

你能想象的人间浪漫是什么?

你能想象的当代侠情是什么?

对22岁的农民工小伙陈江山来说,一架古筝,一首《笑傲江湖》,一曲脚手架上的高山流水,也许就是答案。

陈江山来自贵州,是一位苗族青年。眼下,他在山东青岛即墨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给楼房搭设脚手架。休息时,他会给工友们弹奏古筝,或在直播间给网友们演奏,地点可能是工棚,可能是宿舍,也可能是堆满钢筋水泥的工地某处……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陈江山是青岛某建筑工地的一名架子工,他通过观看网上视频学习古筝,4年练琴已拿下四级证。
打开APP,提升3倍流畅度

他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古筝,大部分时候都是对着网上的视频自学。《笑傲江湖》是他最喜欢的曲子。更年轻时,他向往仗剑走江湖;现实生活中,他做到了携琴闯天涯。

因为工作性质,每年陈江山都要跑4~6个工地打工,每到一处,这个随身携带古筝的年轻人都显得有些异类,其他人背着洗脸盆、被子、电扳手,只有他,背着一架硕大的古筝。

可是,何必担心自己是“异类”呢?热爱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人不一样,就会让一个人在人群中发光发亮,脱颖而出。

去年,陈江山靠自学,以一首《渔舟唱晚》通过了古筝四级考试,他说自己的梦想是通过不断学习,把古筝弹好,弹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和风采;他说自己早就知道生活不易,往后只会更加努力。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生活也许是难的,但有梦想的人永远不惧怕生活。

有的人

用追逐热爱支撑无名一生

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家庭、没有爱情、没有孩子,甚至鲜有亲人和朋友,她可以不至于崩塌地度过这一生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她有信仰,或类似于信仰的爱,或类似于爱一样让她着迷的东西。

对薇薇安·迈尔来说,这个东西,是摄影。

薇薇安·迈尔的“自拍”

她一生以保姆为职,终身未婚,孤独终老,无一子嗣,我们本不会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女人这样活过,直到发现了她留下的15万张底片。一个敏感、孤僻、怪异却称得上有趣的灵魂才得以透过那万千的影像,被这个时代凝视。

2007年,历史学家约翰·马卢夫发现了她留下的大量底片并开始整理。2010年,迈尔的作品开始在芝加哥展出,顿时成为摄影圈中的热议人物,被认可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街头摄影师之一。

薇薇安·迈尔的部分作品

即使身份只是一个当时社会底层的保姆,她却完成了许多人都想完成的梦想——环游世界。1959年和1960年之间,薇薇安去了美国西南部、菲律宾、泰国、埃及、意大利甚至中国。旅行途中她也拍下了无数的影像,生动、鲜活、充满生命力。

40年的保姆生涯,一生留下了15万余张底片,但薇薇安从未把这些作品展示给任何人,甚至自己,也只冲洗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她对拍摄的爱如此纯粹,不渴求旁人的认同、不奢求点赞分享,蜷居于自我的世界中,以至于我们差点就要错过它们。

“她用孤独隐秘的一生,服事了影像的光辉与不朽。”

——文自/@四分之三少女D

有的人

在隐秘角落雕刻优雅灵魂

在畅销书《刺猬的优雅》里,作者妙莉叶·芭贝里写了这样一个人物:

荷妮,巴黎一座豪宅里的门房,中年,肥胖,丑陋,操劳,不修边幅,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为住在这里的富人们服务,她的具体工作是管理信箱钥匙,收垃圾跟打扫清洁。

电影《刺猬的优雅》截图

这个看似不起眼,几乎从未被她所服务的对象正眼瞧过一眼的人,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她热爱读书、看电影、听古典音乐,对绘画、茶道、家庭装饰都有自己的见解,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眼光。也许,她是这座楼里拥有最多精神财富、最为博学的人。

电影《刺猬的优雅》截图

从未上过学,一生都很穷的荷妮有一间密室,那是一间私人图书室,里面有一张单人沙发,一个茶几。在那里,她会一边喝红茶,吃黑巧克力,一边读谷崎润一郎(日本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书。这里是荷妮享受心灵之旅的地方,没有人知道,她也不曾告诉过任何人,直到她死后,别人帮她收拾,发现她有二十几箱书。

她藏身于此,里面装载着她的灵魂。

电影《刺猬的优雅》截图

——文自/@青草的青

图文/央视新闻撰写、整编

部分出处见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生碌碌,

每个人都很辛苦,

但总有一些人,

会在庸常的生活里,

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桃源”,

在那里,好花常开,好梦常在,

在那里,热爱交织成火,美好如期而至。

而因为这一点美好,

我们得以找到心之归栖,

我们可以原谅生活的所有无奈。

你有自己的“小世界”吗?它是何模样?

点击「写留言」分享

猜你喜欢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央视新

点赞,为滚烫的热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