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木与长寿

 江北大汉 2020-12-03
我的家乡如皋,是全国有名的花木之乡,也是著名的长寿之乡——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在花木与长寿之间,到底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从前我虽然有一定的感觉但却不能十分肯定。而在读过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七》“花”一章之后,我豁然开朗了。
在这一章中,朱国祯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二月,如皋县桑子河堰东孝里庄园有牡丹一株,无种而生。第二年三月花儿盛开,是十分罕见的紫牡丹。过往之人纷纷前去赏玩。有杭州观察推官(负责州府一级司法的官员)路过这里,看到这株牡丹花十分喜爱,想移分一株。掘土深尺许,看到一石如剑,长二尺,上面有题字:“此花琼岛飞来种,只许人间老眼看。”于是不敢移。因为这个,乡村中老年人过生日碰上花开的早上,一定会来到花下,饮酒为寿。偶尔也有第二天来到花下的,但这花一个晚上就会凋谢,并且大多不吉。只有一个叫李嵩的人,三月八日第一次看花,从八十看花直至一百九岁而终。

有地方志专家认为,桑子河应当在今天的海安、李堡、栟茶之间,靠近范公堤,这条河今天是不是还存在,或者其名称有没有发生变化,不甚清楚。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桑子河旧属如皋,同时,如皋人对于花木盆景的兴趣之浓,有相当的历史。古籍中的相关记载是一个方面,在我的记忆中,老辈的如皋人,自家庭院中多少都会有育有几棵花木则是另一个方面——哪怕是在昔日属于普遍贫困的年代都是这样。举例说,我外婆就喜欢侍弄花草,家中有天竺、芍药、月季、荷花、万年青、竹子等;到了我姨妈、我母亲这辈人,同样喜欢花草。当然,朱国祯笔下的那位名叫李嵩的百岁老人,他的长寿更是与花木直接挂上了钩。
当家中多一些花草盆景的时候,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我外婆柱杖天竺前,饶有兴味地赏玩天竺结的红果——虽然因为肺气肿的缘故,她只活到了70岁,但是她的两个女儿,都可以说是高寿:我姨妈在94岁上去世,我母亲眼下已经是90高龄还健在。在我们这个巷弄中间,我们家对门有位石姓老奶奶,也是花木之友,她去世的时候已经是99岁高龄的人了。而花木对人的健康和寿命的积极影响,我们并不难想象:花木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我们室内的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平和我们的心态,进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为我们变得健康与长寿。
在今天,如皋人依然保留了祖辈对花木的喜好,几乎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育有一些花木:如果是单门独院,环境条件比较优越的,那么,自然会在自家院中种上几棵腊梅、桂花、天竺、香橼;即便是住在高层建筑单元房里,居室之内的空间十分有限,人们往往也会在阳台之上摆上几盆盆景。因此,如皋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原因多多,但花木的贡献不可抹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我去日本旅游,在东京、大阪、神户等城市里,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日本,只要是独栋建筑,只要独栋建筑或大或小有个院落,那么,这院落里一定就有花木盆景。而我知道,日本是今天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男性和女性的人均寿命合计下来为世界第一。这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花木盆景与人的寿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