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铁开通在眼前,宝应大叔说往事!/朱明俊

 运河儿女 2020-12-03

朱明俊 摄

文/朱明俊

三四十年前坐火车是什么情形?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无法想象。来,孩子,听大叔给你们念叨念叨。

1983年的腊月十五,我从部队回乡探亲,因为青岛是始发站,提前两三天能买到硬座,坐上清清爽爽的列车,心里满满的幸福感。过了济南,上车的人越来越多,车厢里拥挤不堪。窗外飘起雪花,火车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前行,速度明显慢了些。晚点到了南京,踩着厚厚的积雪跋涉到中央门汽车站,哪里还有宝应的票?只好买扬州的,走一步算一步,毕竟离家又近了些。下午,绑着防滑链的大客车,蜗牛似的开过长江大桥,司机师傅就不敢向前开了,因为雪在不停地下,路上白茫茫一片,根本看不清路面,只得返回中央门车站。那年的腊月雪特别大,特别冷,全省公路交通几乎全部中断,我只得在车站附近的小旅馆等待着、煎熬着。腊月十八上午,好消息传来,全省动员了公路沿线成千上万的人上路铲雪,路终于通了。好不容易“挤”到一张扬州的票,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晚上7点到了扬州,又幸运地搭上最后一趟加班车,凌晨1点才回到冰天雪地的宝应,这时,我刚刚度过自己20岁的生日。

假期一眨眼就过去了,回部队就发愁了,上海开往青岛的火车每天就这一趟,非坐不可。当然,从镇江和徐州也是可以搭乘这趟火车的,但是总觉得南京是省城,汽车和火车的班次都比较多,票肯定好买些,因此还是选择了南京,结果在南京站苦苦排了一整天的队,只买到了第二天一张无座的票。进入候车大厅,嘿,人山人海,人声鼎沸,跟菜市场似的,靠墙的角落都坐了不少人。经过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检票了!大厅里顿时骚动起来,背负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们,雄赳赳排成几行壮观的长列,依次走进由粗壮的铁栏杆圈成的通道,慢慢向前挪动。出了检票口,大家如同逃生的兔子狂奔起来,唯恐落后,我随着涌动的人流一口气奔到站台,车厢门口早已水泄不通,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橄榄球比赛,大家都玩命地挤作一团,谁都不愿退缩,这个喊“我的鞋,我的鞋”,那个嚎“别挤啦,别挤啦”,大人吼,小孩哭,怎一个乱字了得!身材娇小的女乘务员早就淹没在人群里,“排队,排队……”的叫喊声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穿着军装呢,不好意思跟老百姓抢,只好拎着两个大旅行袋站在一旁手足无措。两个乘警走过来,见我像个木鸡似的站着,好心地问我去哪里,我说去青岛,一个岁数稍长的乘警笑着说,兄弟,你不挤就上不了车,明天这样,后天还是这样,你不挤哪天能到部队?看我一脸无奈又焦急的神态,稍长一点的乘警大哥说谁让咱也是海军出身呢,来,咱俩帮你一把。他敲了敲车窗,车窗里的一位大叔见是警察,就把车窗拉开了,乘警大哥命令我:来,扒窗户!我双手搭上窗沿,哥俩一人搂着我一条腿,一发力,走你!我像条大黑鱼刺溜窜进了车里,把桌上的食品杂物和茶杯全都扒拉到地上去了,引发了一阵骚乱。我忙不迭地跟大家伙陪笑脸、打招呼,小心地把人家的东西捡起来。窗外的两位大哥又把我的两只大旅行袋塞进来,拍拍手,满意地转身走了,我向他们的背影挥挥手,心中充满了感激。靠窗户的一位瘦瘦的“眼镜男”可能是正做着美梦,冷不丁被我惊醒,面露不悦,见我是个兵哥哥,又是乘警扔进来的,才没有发作,嘴里嘟囔了一句上海话,调整了一下睡姿,双手抱着小包又美美睡去。

那时候,大叔还是个妥妥的“小鲜肉”,军装一穿倍儿精神,只是经过一番折腾,军帽歪了,军装皱了,脸上一道道汗印,身上还发出阵阵汗臭,形象大受影响。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里,充满了汗腥味、劣质香水味、大葱味、方便面味,让人窒息。座位底下也睡满了人,你想选择一个舒服的站姿都不可能,只得跟难兄难弟们紧紧贴在一起,随着列车的行进一起摇晃着。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火车火车快点开,快快开,赶紧到站吧,别再让人受活罪啦!

退伍回乡后,因为要到东北、福建的林区调运木材,又坐了几回火车,每次的旅程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到黑龙江伊春,要先坐到哈尔滨转车,镇江办事处的朱大爷提前一星期找熟人买票,结果只买到了两张无座票。夜里从镇江上车,站了20多个小时到了济南才有座。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路程,几天几夜,幸亏年轻力壮还挺得住,倘若有个“三高”之类的毛病不出意外才怪呢。后来单位再有远差,我就怕得不行,宁愿坐长途汽车,多倒几次车都愿意,就是不想再坐火车。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力增强,铁路不断提速,绿皮火车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南来北往的铁路大动脉上,相继有了风一般的“和谐号”和“复兴号”,南疆北国,千里之外,朝发夕至已成为现实,铁路建设不断追赶着时代的脚步,拉近了城市的距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出行变得简单、快捷和舒适。2011年到上海出差,回头特意坐了一回动车,感觉真不一样了,座椅跟飞机上的差不多,舒服得很,两百多公里的时速,风驰电掣,一个半小时就到了南京。当时真心羡慕沪宁线上的苏南居民,在沪宁都市圈转一转只需个把小时,跟咱下个乡差不多,感觉他们真是太幸福了,心里想着盼着咱宝应啥时候能通高铁就好了,出远门就不再遭罪了。

2014年,贯穿苏北腹地的南北大通道——连淮扬镇铁路,在千呼万唤中终于揭开了红盖头。经过铁路建设者们五六年的辛勤奋战,如今,蜿蜒的高铁桥架好似一条白色的巨龙盘卧在苏中大地上,在金色稻田的映衬下壮美动人。

看着线条优美的动车,在桥面上呼啸而过,飞向远方,当年背着行囊挤火车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就像做了一场梦似的。

孩子,真的庆幸你们,赶上了好时光,不再重复我们当年的艰辛;我们也为自己庆幸,在两鬓霜白的时候,在自己的家门口也能搭上时代的高铁,和你们一路同行,驶向美好和幸福的明天。

主编会客厅

千年运河一直奔腾着她青春活力的浪花,《运河儿女》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今天文章:

1、高铁开通在眼前,宝应大叔说往事!/朱明俊

2、连淮扬镇高铁可抵达哪些大城市?

3、你好,十二月/徐叶舟

4、经典回眸〔24〕宝应百年民歌民谣(共96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