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当上门女婿,夫妇把羊当儿子养誓言要致富

 大河乡土 2020-12-03

陕西省南郑县大河坎镇的丁元村是汉山上的一个小山村,因自然条件差,山高地稀,村民收入普遍偏低,多年来很少有女孩愿意嫁到村里来。有两个儿子的王锡华,因大儿子结婚时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害怕小儿子娶不到媳妇,只能应了亲家的要求,让小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在当地,儿子当上门女婿,说明家穷,父母没本事。为了改变家穷的面貌,王锡华和妻子决定养羊,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致富梦。

王锡华饲养的羊是比较适宜山区生长的“南江黄羊”,目前数量有100多只。王锡华说:“前几年,当地的黄羊养殖户还有三四家,因为这活太苦、太累,加上羊价走低,销路不好,大都将羊卖掉不干了,现在仅剩两户还在饲养,我们就是其中一家”。图为61岁的王锡华和他58岁的妻子杨海珍。

王锡华介绍,在养羊初期,因没有经验,每一步都举步维艰。记得刚把羊引进回来时是冬天,因不适应当地的低温气候,10多只羊开始感冒,患胸膜炎,而羊是群居,往往一只病了,整个羊群都会感染。他们只好不分白天黑夜,对照着购买的书籍,为病羊打针、喂药、消毒。经过一个冬天的艰辛忙碌和提心吊胆,终于让100只羊度过安全期。图为5月19日,妻子杨海珍抱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羊。

养羊以来,夫妻俩每天早上10点左右将羊赶到山上,下午6点左右再驱赶回来。因山高路远,上一趟山要花上近2个小时,在山上一呆就是5个多小时,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放牧时,他们一般选择向阳的山地轮牧,每隔一周换一个地方,“这是为了让牧草有序生长,以保持生态的稳定”。图为4月16日,杨海珍赶着羊群从山上下来。她手里提的一个大桶是用来装水的,既供夫妻俩放羊时饮用,也喂一些小羊喝。

如果冬天山上野草不够时,王锡华夫妇就要去割一些青草,然后将秸秆和晒干的青草配合起来喂养。“除了用草喂,我们每年收的3000多斤玉米也都喂了羊,所以说我们的羊都是真正的无污染、无添加剂的‘绿色’黄羊”。图为晨光中,王锡华背着前一天割的青草走在回家的路上。

青草背回家后,夫妻俩相互配合着将青草铡碎。

王锡华将铡碎的青草摊开晾晒,以防捂在一起发热发霉。每年春夏季节,他们都要趁着草多的时候割一些回家,以备做冬季的饲料。

羊是家里致富的根本,为了让羊健康生长,夫妻俩一直把羊当儿子来养,悉心照料,总怕有什么闪失赔了钱。图为杨海珍在为一只刚出生不足10天的小羊喂奶。

因天天在山上放羊,杨海珍现在感到双腿经常有疼痛感,她准备忙完这阵子,到汉中中心医院去看医生。 10年前,为缓解家庭负担,大儿子远赴珠海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回来看望他们,所以家里的一切都靠夫妻俩打理,艰辛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习惯。

杨海珍坦言:“我们这里偏僻,每年只有冬季时才有外地人来收羊。前两年羊价好时,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去年羊价走低,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不过,这比以前好多了,通过养羊,生活已经改观了不少,我们挺知足的。今后,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会增加羊的数量,一定要让家富起来,辛苦不怕!”图为杨海珍在打扫院子,她说院子干净了,羊就不爱得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