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人踏春不经意走进徐悲鸿夫人故居,76岁侄媳妇做了一顿丰盛午饭

 大河乡土 2020-12-03

春日盎然的季节,摄影师和朋友到湖南浏阳市社港镇的大山里游玩,当走到一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时,正是午饭时间,于是就想找户人家给做一顿饭,解决饥肠辘辘的肚子问题。由于这个山村布局比较分散,每户之间相距较远,大家只得沿着一条山路寻找。终于在一户人家的院内落脚后,经与主人聊天,猛然发现我们不经意间走进了一位名人的故居。本组图片拍摄于3月中旬。

“我丈夫的姑姑是廖静文,这里就是廖静文小时候住的地方。”我们走进房间时,一位老人正在正厅边上的厢房里用火塘烧水,老人介绍,她今年76岁,是廖静文的侄媳妇,这处老宅正是廖静文的故居,由于自己的丈夫已经去世,目前和儿子居住在这里。

听说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夫人的故居,我们也顾不得吃饭的问题,赶紧围着房子参观了一番。这是一座典型的湘赣民居,位于山坳之间,老屋已经破旧,一栋两层的白色楼房矗立在老屋一侧,据说是近两年新盖的。院子另一侧的山坡上开了几个小菜园,都种了些时令的蔬菜,绿油油的长势正旺。

老屋正厅很宽敞,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具和农具,用木屏风隔断的两侧是露天的天井,下面各有一个池子,用来接从屋顶落下的雨水。“山里的房子大多都是这样的结构,每间房子都相连,通风去潮气。”同行的一位当地朋友介绍,“看这房子的陈旧样子,估计也有上百年了。”

图为老宅的外墙上似乎是孩子们用炭笔写下的家人的名字。

据了解,廖静文生于1923年,193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46年1月和徐悲鸿结婚。两人生活了仅仅7年多时间,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患脑溢血病逝。随后,廖静文将徐悲鸿留下的1200余幅作品、1000余幅徐悲鸿收藏的古代、近代著名书画及万余件美术资料全部捐赠给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一套寓所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图为廖静文侄媳妇听说我们来自远处,热情地提水泡茶。

“廖静文是2015年6月去世的,活了92岁。活着的时候到这里回来过两次,你们过来时走的水泥路就是她捐资给修的。”老人对我们说,“她去世后,她的孩子还经常给我们寄些东西。”

听说我们还没有吃饭,老人忙不迭地开始准备各种食材,要给我们做饭吃。“我这里还有用自己养的猪、养的鱼做的腊鱼、腊肉,再去菜园拔些青菜,一会就做好了。”

图为老人到院子边上的小菜园拔菜。

老人说,自己的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儿子一个在镇上盖了房子,一个和自己住在这个老宅里。当天村里有人家过事,儿子去帮忙喝酒了,家里就她一个人。我们来了,正好和她说说话、聊聊天。“山里人家离得远,我年龄大了,串门也不方便,一个人孤单着呢。”图为老人在烧火做饭。

不一会,老人就做好了几个菜,一一地端到正厅的小桌子上。

图为老人做好的饭菜,有腊肉、丸子、土鸡蛋、青菜等。考虑到老人生活也不容易,我们当时就没有让老人做鱼。吃完这些纯正的原生态饭菜,为了担心老人不收钱,我们临走时准备了一个200元的红包硬塞给了老人,以感谢她的辛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