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是在逼迫自己成长

 常有理 2020-12-03
写作是在逼迫自己成长

很多人觉得写作非常浪费时间,有那点儿时间不如打一盘游戏,或者是看场电影来得痛快,只有真正写作的人,才明白写作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收获。

“懒”是人的天性,人总是喜欢以一种舒服的方式生活,我也同样如此。因为懒,以前我不经常写作,后来延伸为连书都懒得看,养成了阅读拖延症的陋习。

首先,我跟大家明确一点儿,不一定只有成为职业写作者才写作,也不一定是为了在写作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而写作,完全可以处于想表达想法来写作,这样写作的压力会小很多,重点是可以培养兴趣。

现在谈谈写作的好处:


第一、写作是逼迫自己成长

因为需要保持输出,我不得不逼迫自己经常看书,倘若不是为了写作,我想我是不会给自己制定阅读目标。而是随心所欲,想起来就翻两页,没想起来就束之高阁,一本书能看一个月,最后发现书还是刚买的样子。

咱们回顾一下,身边有多少是这种类型的人。

另外,因为持续写作为了保证质量,我必须收集素材,打开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的营养,增加词汇量,激发更多的灵感,才能保证知识持续的输入。

经常我为了一个知识点,或者为了论证一个观点,或者为了写一个人物会翻阅大量的文献典籍。

比如,我要写一篇关于人物三毛的文章,我会逼迫自己把三毛所有的书全看完,在网上去收集关于她的所有素材,去了解这个人物。

比如,如果我写一个关于忠诚的主题,我会专门再看《三国》,去里面找素材;比方我要写一篇关于中西方文化题材的文章,我必须研究黑格尔,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莎士比亚的著作。

比如我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就不得不把从上古时代的《山海经》、《封神榜》到近现代的《平凡世界》都了解一下。

平心而论读书并不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读书是一件苦差事而,因为你要研究,就不得不思考,很烧脑,还要查阅相关资料,非常耗神!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写作涉及到某个知识点,会不会主动去了解这些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写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为此你去积累知识,让你变成一个非常博学的人。


第二、写作可以帮助训练逻辑思维

很多人刚开始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记流水账,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个普遍现象?

因为他们将写作当成了朋友之间的聊天,从北京能扯到马来西亚,然后到摩洛哥,最后停留在刚果,后来回不来了。

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太多了,没有主题,没有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这样就让文章变得没有逻辑,看完内容不知所云。很多初学者会出现这样一个正常现象,写到最后自己都收不了尾。

当你意识到这个现象的时候,代表你在进步了,以后就开始有意无意注意到自己的逻辑,对文章没有用的文字你是不会表达的,哪怕某个素材再精彩,但是不足以支撑你的论点,都是无用,这就是逻辑。


第三、写作可以训练你看待事物广度、深度,

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如果发生了一件社会事件,我最少会找10个角度,有的时候会找50个角度,去写不同的文章,这是我长期特意自我训练出来的。

我要求自己从多个角度去剖析一个事物,一件事情,这就是看待事物的广度。另外,如何把一个角度剖析的深刻,这就观察事物的深度,在一个角度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得下真功夫。

我经常看很多人在处理事物上本末倒置,总是没有办法一针见血。最主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出了问题,一个人的思维是由一个人的见识,学识,文化的综合因素决定的,当然可以在此基础上训练出来。

当你不去学会分析事物的时候,你永远不具备这种特质,就好比当你不去摸单车的时候,你永远都学不会骑单车。

即便起初你学会分析但不够优秀,放心你一定会有所进步。

就拿我自己举例,四年前我写的文章,很多的看法观点都很肤浅,论述不深刻,后来经常自我训练,这种能力逐渐得到很大的提高,随即自己研发了一套深度剖析事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我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解决问题真是屡试不爽。

平心而论,我非常感谢写作,因为它让我成为了一个博学的人,它让我变成一个用大脑说话而不是用嘴说话的人!

如果你了解中外的历史伟大人物,他们都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不管是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他们能文能武,他们懂政治更懂文学。

哪怕当今的企业家,他们也经常写作比如王石、冯仑,当然很多不一定发表,可能作为企业文化纲领。

虽然写作很辛苦,但是咱们试想一下,人只要活着还有做什么不辛苦的。

因为人活着就是修行,为了不辜负你好不容易获得做人的机会,既然能够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什么不值得去做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