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面试加分信号?HR提醒:可能你想多了

 知阳时光铺子 2020-12-03

职场江湖有问题,大侠知阳来救急

江湖传闻:我马上要毕业了,为了准备面试,我看了很多关于面试的资料、文章等。都说不要在面试的时候询问休假时间、薪资福利之类的问题。那我该问什么?

大侠一句点评:面对面试的最后一问“你还有什么问题?”时,还不问薪资待遇什么时候问?

收到这个江湖传闻后,大侠立马翻阅了大量资料,无论是专业的职业规划类书籍,还是网上各路大咖的经验分享,最终我得出一个结论:

几乎所有人都在劝告求职者不要主动问薪资、福利、休假时间等类似的问题。

而且还列举了很多在“你还有什么问题”这个环节的诸多“加分”技巧。

当我也深以为然的时候,我又回顾了一下我面试过的那么多求职者,当我问及“你还有什么问题?”时,其实我就真的只是想简单了解下对方的需求而已。

于是我又跟很多负责过面试的朋友了解了一下,在关于面试最后一问的话题上,大多数江湖朋友都表示:

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是想结束面试。

1

在大侠看来,所有的面试无非就是一场问答的沟通过程。

面试官通过提问,来了解求职者的情况,来分析求职者的状态以及实际能力等综合素质。

求职者在轮到提问的时间时,通过询问来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

雇主得到满意的答案,求职者得到想要的结果,二者之间才能真正达成“雇佣成交”的结果。

那么我们在面试之前,就一定要做好应对问题的准备,以及设计好自己需要提问的问题。

常规情况下,在初次面试的时候,求职者会面临招聘方一对一的接触,但也有可能会遇到由人事部、需求部门负责人等组成的面试小组。

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面试,也尽管在面试的时候会有根据职位和企业类型出现千差万别的问题。但面试的问题一般而言都会归纳在四个领域之中:

(1)学术背景;

(2)人生及工作经历;

(3)优势和弱点;

(4)性格特征;

当求职者能够在这四个领域范围内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才能从容应对面试时对方提出的问题。

为了能够让更多求职者在面试的时候更能清楚面试官的问题核心目的所在,接下来我会根据大侠个人的经验以及身边负责过面试工作的朋友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

来总结一些很多面试官都会提出的问题,以及想要得到的回复目的。

只要是有过专业培训或者有过丰富实战经验的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大概范围都不会相差太远。

至于说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非常规”问题,这里暂不涉及。

2

面试过程

在分享面试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一个常规的面试过程是怎样的?

或许有些招聘人员或者面试官可能会走一些比较独特的路线,但是大部分过程是这样的:

  • 浏览求职者简历信息

  • 简短的沟通让求职者放松下来

  • 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评估求职者和职位之间的匹配度

  • 介绍企业、职位和工作环境情况

  • 给出求职者提问的时间和机会

  • 总结本次面试情况,并告知复试或者决定通知时间

  • 完成面试,附上面试情况信息(求职者评估及个人评价)

从整个过程来看,面试的核心关键点在于两个环节:“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一系列问题时,面试官基本上对于求职者的评估就已经完成了。至于后面的所有步骤,无非就是一个过程罢了。

而回答求职者的提问,则是深入了解以及匹配对方的一个环节。

达成共识的核心,是双方互相满意。因为招聘,本身就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

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在四个领域范围内,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常规问题“创造性”问题。

常规性问题

主要是具体的解决某个相关问题的实际案例为主。

举个例子:我很多时候会在面试的时候,问到这么一句话“告诉我一个你曾经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子。”

对于这类常规性问题,其实我想要得到的答案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整个过程。

所以,在面试官提出这种常规性问题的时候,求职者需要用技术或技巧来回答。

有两套方法分享给大家:

第一套:注意力转移

(1)情景——提供一个详细的情景,发生了什么,关于谁?

(2)行为——你在这个情景中实际做了什么,其他人做了什么?

(3)结果——做了这些行为之后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4)收获——在整个过程中收获了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提升?

利用这套方法,你可以让面试官把“结果”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技能”上去。而这本身也是很多面试官比较看重也想要得到的答案。

第二套:“STAR”法

(1)状况(S,situation)

(2)任务(T,task)

(3)行动(A,action)

(4)结果(R,result)

举例:我曾经遇到一个团队沟通不畅的状况(S),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我在午餐和其他时间组织了非正式会议(A),让团队成员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是沟通得到改善,效率得到提高(R)。

这两种方法除了能够让面试官得到他实际想问的问题目的外,还能让对方看到你在总结、归纳以及逻辑上的能力。

“创造性”问题

这是备受争议的一类问题,也被称为“陷阱”问题。至少在我个人面试的过程中,我不会问到此类的问题。

然而在我了解其他人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人特别中意于类似的问题。

举个例子:之前我看到过一个像段子一般的面试问题“你如何用一句话让我从凳子上站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陷阱”问题。这类问题按理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面试官可能是想通过此类问题来评估考察求职者的智力、策略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而之所以此类问题备受争议,就是因为我们几乎无从考证这类问题是否能够达到面试官想要的效果。

面对此类问题,根据求职者自身的情况,我有两个建议:

(1)如果你不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况下:

我建议直接告诉对方:“对不起,这种问题跟我要从事的职业无关。我拒绝回答。”

哪怕失去了得到工作的机会,我认为你也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2)如果你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强的情况下:

我建议你通过问题的本身逻辑,结合你要求职的岗位特性来作答。

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你按照这个方向去回答,并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3

“你有什么问题吗?”

无论是大侠我自己,还是我知道的身边负责面试工作的江湖朋友,都会在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提出“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的问题。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我建议求职者在这个环节不要太过于敏感,但是也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

同时,面试官不是很喜欢“我没什么问题了”的回答。除非你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决定。

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两个问题,这是我了解过的所有面试官最反感的两个点:

(1)不要刻意试图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举个例子:之前我在面试的时候,有个求职者是这么回答我的:“我在跟您沟通的过程中,感觉您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我想问我入职之后能否跟着您学习?”

因为我是最终的面试官,他入职了就会到我的部门工作,自然就是我的下属。这个问题相当于没问。

但是反而他刻意为了给我留下“我很想跟你学习”的印象,有种“拍马屁”的嫌疑,最终让我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他能否入职的问题。

(2)不要毫无准备的,为了提问而提问;

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分享过他面试的一个人的类似案例。求职者为了让自己能够多一点跟面试官沟通,问了很多类似吃饭、团建之类的跟工作毫无关系的问题。

不排除有些求职者在这类问题上确实比较关注,但是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其实是在浪费面试官给你的机会。

问这样的问题,比“我没什么问题”还要被面试官所排斥。

那么我们在这个提问的环节,应该问些什么问题呢?

根据汇总的信息,我总结出三类比较适合在这个环节提出的问题:

(1)诉求类问题

比如薪资待遇(如果之前没有聊到的情况下)、作息时间、出差情况、社保福利等。

面试官的提问,是为了评估求职者,而求职者的诉求,则是反过来匹配企业。

企业不会因为一个员工而改变既定的规则,但是员工在选择企业时是可以相互匹配的。

虽然很多人都在劝告求职者不要问此类问题,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是需要咨询的。就好比我明明想找个双休的工作,等我入职了才知道你是单休,那么我会因为内心失望而丧失工作的动力和激情。

而面试官本身也需要对求职者的诉求详细了解,以便于评估是否能够互相满足。

(2)晋升类问题

比如该职位在企业中所在的位置、未来有哪些选择和晋升机会、有哪些适合员工发展的项目等。

提出这类问题一方面是自我评估在企业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让面试官看到你积极进取的态度。

这类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你要知道自己能够有什么提升空间。至于面试官能否给你加分,在这个环节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3)企业类问题

这类问题一般会在面试官“介绍企业、职位和工作环境”这个环节就会完成,但是如果对方并没有进行详细描述,那么你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

比如企业在行业中所在的地位、公司未来有什么战略规划、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情况等。

对于提出这样问题的人,面试官一般会按照对外公开的资料来回答。正常来说这些资料是能够在“准备阶段”(之前有篇文章中提及过)的时候就需要了解的,但是有些“真实”情况,还是需要面试官来回答。

关于“面试前准备阶段”的问题,可以看这篇文章《面试的5个建议》

总结:

面试其实就是互相“问答”的一个沟通过程,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来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有方向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面试官的提问,一般都会在4个领域范围内:

(1)学术背景;

(2)人生及工作经历;

(3)优势和弱点;

(4)性格特征;

面对“常规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我们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常规性问题,我们要利用“注意力转移”“STAR”两种方法和技巧来回答。

创造性问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拒绝回答”或者“结合问题和职位来回答”。

而在轮到我们来提问的环节,建议从“诉求类”、“晋升类”“企业类”三个方面来提出问题。

面试的目的,是了解双方各自的情况,从而来作出各自的选择。当双方都能达成共识之后,大家才能得到“雇佣成交”的结果。

最后提醒一句,不要觉得提出薪资待遇类的问题会有什么不对,面试官并不会因此而拒绝你的能力。不然,这个企业也太玻璃心了吧?

我是“职场大侠知阳”,感谢您的阅读。

本期话题是:你觉得面试的时候该不该提薪资待遇类的问题呢?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