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芯片-模组-运营商-终端应用,四位产业链大咖年底齐聚,共话NB-IoT行业未来

 物联传媒_ 2020-12-03

本文作者:飞鸟黄

本文来源:物联网世界


编者语: 12月28日,物联传媒在深圳南山区安创空间举办了“概念火了2年后,NB-IoT产业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沙龙活动,邀请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智能硬件技术中心产品经理 赵峰、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熊海峰、深圳市中兴物联(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 杜田田、上海欧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卢侃”四位在NB-IoT领域拥有优秀落地案例的企业代表,与到场观众一起共话行业成果与未来。

2017年,共享经济、新零售、人工智能实属资本创投的三大风口,在年底之时往往也会被多方机构预测着2018年的新趋势,包括哪些项目会爆发,或是“死亡”?与这三者的风起云涌不同,物联网作为一个行业名词,其高确定性高增长的业务特性在未来几年不会改变,而作为其基础通信技术之一的NB-IoT,依靠着诱人的“大连接、广覆盖、低功耗、低成本”四大特质,率先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对象。

从2015年9月统一标准,到2016年12月一致性测试标准冻结,再到2017年年末,这概念火热的两年多时间里,NB-IoT生态链得到了快速构建,包括由底层芯片厂商——模组厂商——终端商——运营商——应用集成商组成的一整条纵向产业链,正在一步步形成全球主流技术和产业生态。

在占据NB-IoT产业链基础核心地位的芯片方面

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芯片厂商都提出了明确的NB-IoT战略计划,包括华为海思、美国高通、联发科、中兴微电子、上海移芯等芯片厂商在内,近年来都有各自推出适用NB-IoT的芯片型号。另据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所要求,到2020年,预计我国NB-IoT芯片市场规模将达70亿元。

然而,芯片市场并非发展以来就一路坦途,此前NB-IoT芯片技术领域还存在着“三座大山”:成本、开发难度与周期、待机功耗。但问题并非难以解决,就此三点,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熊海峰为现场观众讲述了移芯的解决方案。

1. 成本问题

问题描述:芯片架构和通信系统设计仍未达到颠覆性设计水准,1美金以下的NB芯片是属长远目标。

解决方案:上海移芯采用了单内核架构,有效降低了芯片复杂度和晶元面积,为低成本NB芯片带来可能性。

2. 开发难度与周期问题

问题描述:基于DSP的协议栈软件开发提升了灵活性,缩短了芯片开发周期,但牺牲了稳定性可靠性,变相的增加了开发难度和周期。

解决方案:上海移芯采用硬件架构,免除DSP,通信性能优于软件实现方式。

3. 待机功耗问题

问题描述:待机状态(idle)下的功耗仍然停留在mA级,实现量级下降需要突破性的创新芯片架构。

解决方案:上海移芯基于核心专利技术,将idle下功耗降低到100uA量级。

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熊海峰

在模组方面,

根据工信部的目标推测,到2020年通信模组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元,这对模组厂商是很大的机会。深圳市中兴物联(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市场经理杜田田在演讲中谈到,此前中兴物联独家中标中国电信NB-IoT模组“宇宙第一标”,并在12月发布了满足3GPP R14和CCSA标准的最小尺寸NB-IoT模组ME3616,目前在NB-IoT模组中属于领航梯队。

深圳市中兴物联(高新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高级市场经理 杜田田

深究细节,10月份的“宇宙第一标”事件中,招标总规模高达50万片,中标价格为每片含税36元人民币,而中国电信也承诺为中标厂商提供力度非常大的补贴,促进NB-IoT行业门槛和成本降低。另外,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智能硬件技术中心产品经理赵峰也提到,中国移动在11月宣布,2018年将拿出10亿补贴用于使NB-IoT模组进入与GSM模组价格相等甚至更低的区间范围,最高补贴甚至高达80%。因此,移芯通信熊海峰也做出预测,在2018年年内,NB-IoT单模模组在不包含补贴的情况下,会下探到30元以下,补贴后将低于GSM模组价格。

降低成本是产业链都在共同努力的事,在市场规模商用的“催熟”下,更多行业应用落地的大幕将被打开。

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上,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智能硬件技术中心产品经理赵峰向现场观众讲述,按照数据上报、数据交互、移动性、非移动性分类,中国移动NB-IoT应用主要分为固定监测类、固定控制类、移动监测类、移动控制类四种,覆盖智能计量、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交通物流、智慧建筑、市政物联、广域物联、工业物联八大领域。再辅助上中移物联网自主研发的物联网主流开放平台OneNET,通过开放共享的生态运营机制,帮助实现行业应用的快速发展。

  • 固定监测类:智能抄表、智能停车、井盖监控

  • 固定控制类:智能路灯、自助洗衣机

  • 移动监测类:物流监控、慢性病管理

  • 移动控制类:共享单车、移动POS机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智能硬件技术中心

产品经理 赵峰

NB-IoT的通信制式给众多行业应用带来了新的产品体验,其中就包括了智能穿戴市场。

上海欧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侃在演讲中提到,当可穿戴行业经过几轮大洗牌之后,智能穿戴和定位跟踪对通信技术的需求发生了改变:独立终端、超低功耗、超小尺寸、较低或中等传输速度、较低成本……这些要求非GSM,LTE等技术能够满足,相反的,经过几年蜂窝技术的演进、尤其Release 14 加入基站定位这点来看,NB-IoT可以满足穿戴产品的定位追踪需求。届时,无论是儿童定位类、老人健康监控类、运动手表类、以及智能手环类等等众多可穿戴硬件都将获得更大市场潜力与发展空间。

上海欧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卢侃

当前我们最常听到的NB-IoT成熟应用大多在智能抄表、智慧市政等领域,因此若如果能将NB-IoT运用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市场将会被进一步快速推动,可穿戴产品的前景也极具想象。

物联网时代的通信技术包含了NB-IoT、eMTC、Lora、Zigbee、3G/4G/5G等,要问在2017年国内脱颖而出的,NB-IoT必属其一。移芯通信总裁熊海峰也就此预测,在芯片—模组—运营商—应用集成商等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NB-IoT出货量将会反超LoRa并逐步拉开距离,尤其在国内LPWAN市场将形成NB-IoT为主,LoRa为辅的局面,相对应的,eMTC的商用时间也将受制于NB-IoT发展状况。届时,基于NB-IoT全球运营的大数据,将产生更多的数据价值,推动科技社会的大发展。

沙龙现场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