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具匠心、细腻自然:评何家英人物画

 志涛书馆 2020-12-03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从魏晋南北朝时代起,中国工笔人物画就有所发展,如梁元帝萧绎的《职贡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都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顾恺之这三件作品的问世,为当时古代的工笔人物画增加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成为后人争相模仿的范本。
此时的工笔人物画主要以线为主,在线描的基础上略施色彩,人物仪表形态自然生动,注重骨法用笔,以形写神,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在何家英的作品中,隐隐约约体现着魏晋时期的绘画特点,虽然他刻画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现代人物,但看起来都古味充足。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其中中国工笔人物画从古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工笔人物画一直在成长着,发展着,创新着,何家英作为当代重要的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认真研习古代绘画,他将古代的绘画技法和现代人物形象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
以何家英的作品《魂系马嵬坡》为例,这幅画讲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马嵬坡的故事,这幅画气势庞大,人物众多,画中的主人公杨贵妃更是楚楚可怜,哀婉凄凉。何家英把唐朝女子脸型圆润饱满、气质雍容高贵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画面左侧的唐明皇身穿黄袍,背对着观众,扶鼎而泣,在众多红衣武士浩大的气势衬托下,唐明皇显得软弱而无奈,此幅作品气势庞大,色彩对比强烈,对人物的形态气质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极为细致。
这幅画中的用线、用色和构图都继承了晋唐以来的画风,人物刻画更为细腻,在这浩大的场面当中,每个人物的面部表情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也凸显出了何家英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用心研磨和勤学苦练,才能使他的作品达到如此的境地。
何家英喜欢秋天,他常常感受到“秋天的忧伤与悲凉”。何家英的出山之作是《秋冥》。这幅画讲述了一个安静的女孩,在人物塑造和神态上非常出色。在画面中,女孩坐在金色的草地上,胳膊放在她的膝盖上,她的头靠在她的胳膊上面。
女孩的头发是黑色和有光泽的,在角落里有一个发夹和一些蓬松的绒毛。这个女孩的肤色白皙,脸色温柔,显示出女孩纯洁的美丽。她上身穿着一件大毛衣很朴素,下身穿着有流动感的白色连衣裙和一双深色鞋。女孩的衣服充分表达了女孩的年龄,身份和情感。
何家英用他细腻的手法和超群的技艺来描述女孩如痴的梦……何家英在表达毛衣的质感方面可是煞费苦心。他用刷子在珐琅上编织了白色油漆。这种毛衣的压花以生动的方式表达,开辟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画面的配色也值得研究。
天空是一种微妙的紫色蓝色,与金色的秋叶形成明显的呼应,在秋天营造出清新和凄凉的心情。精致的形状和精致的情感表达恰好在蓝色圆顶和秋天的颜色下。这是一部难得的杰作。
何家英注重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不仅崇尚以顾恺之、张萱、周昉为代表的中国晋唐人物画风,而且崇尚以提香、拉斐尔、德拉克洛瓦等为代表的西方古典画派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他认为传统与创新“哪一个都不能丢,丢了一个也就丢了另一个,真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真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彼此的契合点,认为“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与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在造型理念方面,何家英主张“衡中西以相融”,融写实精神和东方诗意精神为一体,完成现代工笔人物画形态的构建。在创作方面,他提倡“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与艺术的碰撞”。在审美方面,他认为“工笔人物画不仅要大方,而且要大气,要味厚、力厚,浑然有势”。
他笔下的对象富有画家的思想、情感、格调,以感性的形式唤起人们的生命精神,具有人学的深度,这是对人的表现在语言结构意义上的超越。在教学方面,何家英主张在时代、艺术与生活中挖掘主题,注重形象与形式的研究,追求艺术感受与艺术形式、语言的完美结合。
他在教学中坚持以中国古典艺术的人文精神为价值核心,坚持美学思想与艺术精神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倡导学术储备与艺术积累的深层次和高品质,反对绘画的概念化与空泛化。何家英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中青年画家,如刘泉义、张见、赵栗晖、徐展、陈治、孙震生、张美中等,他们已成为当代工笔画坛的中坚力量。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何家英以独特的视角和熟练的技法将工笔人物画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画独具匠心、细腻自然、色彩温和,使得其画面呈现出了一种轻松的视觉美感。何家英的画将中西绘画融合在一起,在吸收当代人物画的构图、造型和色彩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开创了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新气象,他的这种绘画技法和创作思想对于后人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值得后人借鉴,更值得人们去学习,这也必将对笔者现在及今后的绘画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