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嘉楠科技

 读懂财经 2020-12-03

过去,嘉楠科技(NASDAQ: CAN)一直作为矿机公司为大家熟知。但随着11月30日嘉楠三季报的发布,以及其披露的潜在业务变化,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嘉楠科技。原因很简单,与过去的认知相比,嘉楠科技正在发生全方位的变化。

在区块链业务方面,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矿机需求暴增,已经逐渐传导到上游。三季度,公司的预收账款为1114万美元。且截至11月底,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预售订单交货金额合计也在4500万美元以上。

除此之外,公司还表示未来将发力挖矿业务,以尽可能减弱比特币行情带来收益和供应链波动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看,嘉楠不再仅仅是一个硬件设备制造商,而是已经成为一家以矿机为基石业务,拥有完整区块链生态链的公司。

而这还不是嘉楠科技故事的终局。如果说,区块链代表着公司的上半场,AI芯片就是嘉楠科技下半场的主题。随着AI业务的逐渐成型,嘉楠科技的天花板也正在打开。

拉长周期看,随着AI芯片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嘉楠科技的估值逻辑切换也将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 01 /

预售大增+发力挖矿,

嘉楠加注周期红利

在嘉楠这份财报中,最令人欣喜的莫过于订单情况。财报显示,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终端火爆行情也逐渐传导到上游矿机公司。截至2020年Q3,公司的预收账款为1114万美元,较二季度增加了1098万美元。

这一增长趋势也延续到了今年四季度。电话会议里提到,公司预售订单的交货期已经排到2021年一季度末。截至11月底,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预售订单交货金额合计在4500万美元以上。

更令人惊喜的是,嘉楠这样的成绩,还是在海外市场受疫情影响,尚未恢复的情况下完成的。目前,公司在CIS(独联体)国家销售比重大幅提升。不出意外,美国市场也将于明年二季度开始恢复。届时,公司的增长有望进一步提升。

说起来,嘉楠的订单火爆主要得益于两个原因:行业景气度上行、新产品的催化。

一方面,比特币价格上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增加了市场对矿机的需求;且行情低迷时期,各家相对保守的生产计划,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需求的缺口。一方面,A1246为主的新产品推出,极大满足了市场上对大算力、低能效比矿机的需求。

(嘉楠科技官网显示其最新的矿机机型)

预售订单大增,极大增加了公司业绩未来的确定性,这也是嘉楠近期股价增长的重要原因。从10月28日到现在,嘉楠的股价从1.85美元增长到5美元,涨幅高达170%。

无论是公司股价,还是矿机业务本身,归根到底都是比特币的火爆行情带来的。事实上,嘉楠科技也正在加码对区块链的布局。

在三季报电话会议里,嘉楠宣布公司将在未来的6个月内在欧美国家或中亚地区开展挖矿业务。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嘉楠科技发力挖矿,主要基于三点考虑:

首先,从过去看,矿机生产和销售与比特币价格波动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强周期性。这就给嘉楠的矿机业务带来巨大的波动性,而发力挖矿业务,能够平衡比特币带来的牛熊市波动,增强嘉楠抵御风险的能力。

具体来说,由于矿机生产计划是长期且缓慢的,而比特币价格波动是即时且剧烈的,两者间的不同步决定了矿机生产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存在滞后性。例如,熊市期间机器生产过剩,或者牛市期间机器供应不足,这对于只售卖机器的厂商而言是一种潜在损失。

而从事挖矿业务,使嘉楠在保持正常生产的同时,可以开展挖矿业务来抓住行情窗口,以弥补这一滞后带来的损失。

其次,开展挖矿业务有利于嘉楠科技降低库存和维持供应链稳定。熊市期间,市场对矿机需求下降,机器库存上升。库存中机器的经济寿命也会下降。而通过在低电价成本开展挖矿业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库存机器的算力,避免算力浪费。

牛市期间,随着库存中滞销的机器重新获得盈利能力,通过挖矿业务对旧机型的消耗,也有利于对新机型的库存规划,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转。

最后,开展挖矿业务有利于避免资产的变相贬值。考虑到比特币正在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要的投资资产,比特币的潜在升值空间也能为公司带来潜在收益。以今年为例,12月30日,比特币价格在市场上一度涨至19786.24美元,超过了2017年12月的高点19666美元/枚,也较年内低点涨逾15800美元。

按公司电话会议的说法,在过去的半年里,公司对国内外市场及政策环境进行了充分的调研论证,并为新业务的开展积累了足够的行业资源和经验,公司已经为合法合规地开展挖矿业务做好了最后的准备。时间初步定在一季度末或者二季度初,地点则暂定为欧美国家或者中亚地区。

至此,嘉楠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将更为完整。嘉楠也从一个硬件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以矿机为基石业务,拥有完整区块链生态链的公司。

更为重要的是,嘉楠科技的变化还不止如此。

/ 02 /

从区块链到AI芯片,

嘉楠科技走向下半场

过去,市场认为嘉楠科技是一家区块链公司,但事实上,这一认知多少有些片面。如果说,区块链代表着公司的上半场。那么,AI芯片就是嘉楠科技下半场的主题。

表面看,AI芯片和区块链似乎隔着十万八千里,但实则不然。说到底,AI芯片是各个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是一种场景,智能硬件也是一种场景。区块链芯片追求算力大和功耗低,这与很多场景对AI芯片的要求如出一辙。

嘉楠的本质就是一家ASIC芯片设计公司,无论矿机还是AI都是ASIC芯片的应用场景而应用场景对技术要求的相似性,也为嘉楠从矿机业务延伸至AI芯片铺平了道路。

这也是为什么嘉楠科技能成为全球最早量产RISC-V架构商用边缘AI芯片的公司。要知道,从2013年嘉楠白手起家,到2018年量产7nm ASIC芯片,中间也不过走了5年。

(嘉楠科技董事长兼CEO张楠赓向央视介绍AI芯片勘智K210)

除了底层逻辑的相似性,嘉楠在AI芯片业务上的打法也颇有意思。

首先,嘉楠在行业内率先采用了RISC-V架构,主要出于两个考量:一方面,与ARM相对封闭不同,RISC-V是开源的。这一点,在目前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显得极为重要。另一方面,考虑到未来智能场景多样性的增加,RISC-V在定制化方面的优势将日益明显。

其次,嘉楠的AI芯片主打的是边缘侧场景。随着智能化的渗透加速,这个市场也将迎来爆发增长,市场咨询公司ABIResearch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边缘AI芯片市场收入将达到122亿美元,而云端AI芯片收入也不过119亿美元,边缘AI芯片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云端AI芯片。

同时,与云端AI芯片不同,边缘侧AI芯片领域目前还没有一家主导的公司,且不同场景对芯片性能、成本和功耗的极限要求都不同,所以嘉楠在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目前,公司的AI芯片主要主打两个市场:替代和增量市场。所谓的替代市场,就是将现有的芯片进行智能化升级和替代,比如让门锁、监控摄像头更加智能。增量市场就是一些新应用,比如自拍云台的人脸追踪,通过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性能实现一些以前难以实现的全新功能。

根据公司此前披露,明年的AI业务收入目标是突破1000万。未来3-5年,嘉楠的AI营收将有机会也提升到亿元级别。

而随着AI芯片业务在本季度取得突破,嘉楠科技的发展路径也形成了AI+区块链双轮驱动的局面。

/ 03 /

从双轮驱动公司估值演化逻辑,

看嘉楠科技投资机会

随着业务的更迭,投资人对嘉楠科技的认知自然也需要更新。那么,于当下而言,投资人又应该如何看待嘉楠科技的业务?

在我看来,两个业务多少有点相辅相成的意思。AI业务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量,提升了公司业务的天花板。而区块链业务相对成熟,弥补了AI业务商业化周期长的问题。尤其是比特币的上行周期,也给了公司向AI业务发力更从容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而拉长周期看,业务逻辑变化的背后,也将带来嘉楠科技估值的重塑。

从过去看,互联网正在打破场景的边界,也带来很多新的业务场景。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渗透,资本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双主业驱动的互联网公司,比如亚马逊、小米等。

由于双主业的存在,市场对这类公司的估值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简单来说,在新兴业务没有完全成型前,资本市场会极大低估新兴业务潜在的巨大机会,对其估值极为吝啬。

随着新兴业务的发力,在某个时点或者单一事件催化下,市场对逐渐开始修正这一认知,并带来公司逻辑估值的切换。过去的亚马逊和小米皆是如此。

以亚马逊为例,2015年亚马逊首次披露云计算业绩。以此为节点,你能很清楚地看到,云计算业务对亚马逊估值提升的帮助。要知道,2015年此前5年,公司市值增长4倍;而2015年到现在,公司市值增长近10倍。同理,小米的市值上涨,也很大程度得益于疫情期间互联网业务的出色表现。

某种程度上说,嘉楠科技上也存在类似的逻辑。当下,市场对嘉楠科技认知大都停留在矿机公司。一旦,其AI芯片业务规模起来,嘉楠科技的估值逻辑切换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在当下环境下,AI芯片公司的估值想必不用我多说了。2019年寒武纪营收不过4.44亿,其市值已经高达665.89亿元。如今,嘉楠市值只有7.83亿美金,折合人民币不过51.44亿元,这意味着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说起来,投资最终衡量的因素无非是赔率和概率。如今,这两者均在嘉楠科技身上有所体现。比特币的上行周期和公司在区块链领域的纵深布局,增加了嘉楠科技的确定性。而AI芯片业务的潜在增量,又极大提高了嘉楠的赔率。

从这个角度上说,嘉楠科技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