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有说过不娶你吗?凭什么嫁别人”,前女友:我年纪大,等不起

 东林夕亭 2020-12-03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不懂逆向思维的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而这种惯性思维,多是正向的。

比如,我们往往认为,既然做了一件事,就应该坚持到底;既然爱了一个人,就应该一如既往;既然让一段感情开始了,就不能轻易放弃。

浅层次去理解,正向思维没问题,坚持也确实有意义。但是,深层次去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正向思维是有条件的,付出和回报必须成正比,才值得继续坚持。反之,如果不成正比,继续坚持就没有意义。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逆向思维,比如,你爱一个人,从正向思维的角度来说,是想被爱,是想要得到幸福。但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得到回报,没有活得幸福,我们要能想到这跟我们的初衷相悖,所以就没必要再坚持,应该放弃。

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逆向思维,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逆向思维发现你需要放弃的时候,难免会有人质疑或反对,这时候你要坚定一些,告诉自己,你没有错,错的是别人。

02

感情的事,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逆向思维,尤其涉及到“值不值得”的问题时,不能盲目为不值得的人坚持,否则就没有意义,对你自己也不负责任,到头来只会徒劳无功。

月华说她之所以单方面跟前任分手,就是因为“不值得”,因为前男友阿伟不懂什么是体谅,不懂得换位思考,让她有浪费生命的感觉。

准确来说,不是月华跟阿伟单方面分手,而是反过来,阿伟的表现更像单方面分手,只不过没有说出口而已。

他跟月华恋爱三年之后,明明两个人约定好了结婚,也开始谈婚论嫁了,但是,此时,他总是玩消失,总是对月华爱理不理,给月华的感觉就是:“他不想跟我结婚,感觉他在等待时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是想等一个能替代我的人,到时候再把我一脚踢开!”

月华对阿伟的猜测是有根据的:一来,她年纪比阿伟大,阿伟曾经无意中说过两个人年龄差距的问题,他父母也说过类似的问题,但说了之后并没有说分手,应该是一种既不想娶又不敢轻易放弃的心理;二来,他们家对月华提的要求不太满意,虽然没有讨价还价,但从阿伟一直拖着她的状态来看,应该是不满意,想要换人。

在这个过程中,月华是一种等待的状态。对于一个想结婚的人来说,已经确定了要结婚,但是婚期却遥遥无期,对方却一直不给回应,势必是煎熬的。

等来等去等不着,月华就给阿伟发了这样的信息:“你是不想娶我了是吗?你不理我是想分手了是吗?如果是的话,就请你明确告诉我。如果我一直等不到你的回应,我就当作是你跟我分手了,我不会再等你了,我会重新找个人嫁掉!”

如果阿伟真心想娶她,看到这样的信息,不可能无动于衷。换言之,他无动于衷,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娶她。既然如此,她就没必要再等,就应该去嫁给别人。

可悲的是,月华真的嫁给别人了,阿伟又不乐意了,“我有说过不娶你吗?凭什么嫁别人?”

月华哭笑不得,稳定了情绪之后告诉他,“你是没说过不娶我,但你一直对我爱理不理,一直玩消失,即便我提了分手你也无动于衷,这是一个想娶我的人该有的行为吗?要问我凭什么,就凭我感受到了你的无情,感受到了你已经放弃我了,就凭我年纪大了,等不起,我不想在一段没结果的感情上浪费生命!”

说完了这些话之后,她有了新的顿悟,自己无意中说的“浪费生命”四个字,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认知:

『往后余生,我要做一个“惜命”的人,不做浪费生命的事,不爱浪费生命的人,不会再让任何人占用我的时间,不会再为任何人盲目等候,如果我付出里没有回报,我会果断选择放弃,别怪我绝情,要怪就怪你不懂珍惜!』

03

人这一生,确实应该“惜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人生只有一次,要花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去爱有意义的人,这样才不会浪费生命。

月华之前的那段感情就是在浪费生命,尤其是谈婚论嫁的那段时间,她一直等待婚姻的到来,等来等去一场空,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毫无意义,遇到这种情况,越“爱”一个人,越要“薄情”。

表面上看,“爱”一个人和“薄情”是互相矛盾的,其实不然,爱一个人有结果,有回报,当然不应该薄情。但是,如果你爱一个人没有结果,没有回报,爱得越久,失望越多,一直得不到你想要的婚姻,这时候就应该薄情,应该在薄情的基础上放手。

这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逆向思维”,如果你不具备逆向思维,爱一个人没结果没回报了,还在盲目坚持,盲目等待,最终只会对你自己不利,你不仅会有不好的感受,而且结局往往是被对方一脚踢开。

希望其他人从今往后也能多一些逆向思维,不要把自己当成圣人看待,你没必要无条件为一个人付出,没必要无条件等一个人来爱你,你也做不到,你内心不好的感受就是证据。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无条件付出,要敢于正视条件,爱一个人,必须要求回报,没有回报就放手,这样才不会为不值得的人浪费生命,才更容易遇到值得你付出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