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艺术|编织竟能这样玩!——艺术家戴丹丹的高能创意

 舶乐汇onbox 2020-12-04

舶乐汇——您的设计生活指南
设计资源服务平台,中意媒体交流平台



人生就是一个礼物,
人生就是一段时间。
我试着把我的人生展示出来,
把我的人生穿越过程展示出来。
对于你们来讲极其简单,
就像一副抽象画,
而对于我就极其复杂了。
她的内部有逻辑、因果、约束、自由
平衡、起伏、理性、爱情、生老病死等等的一切。
人一生卑微的就像是绳索,
我努力用它编织着,
希望能编成一个丰富又辉煌的礼物,
送给世界。

戴丹丹)
以上图片来源均由艺术家提供
我们眼前这位时尚杂志封面中的女孩——戴丹丹明明可以靠颜值的她却偏爱以编织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

一些人好奇,每一次创作过程中,她是怎样挣脱艺术形式或材质上的限制,如何在经纬交织下释放自己自由的灵魂?   

目前,V空间正在展出戴丹丹的作品《素6-12》,这个系列格外引人关注,作品中硬朗的抽象几何形与微妙渐变的光泽变化,延展了人们对于空间的视域,点亮了居室色彩层次 。

▲“妙合兴象”展览现场

这次,我们有幸请到这位颜值与才华齐飞的艺术家一起探讨她的创作。

舶乐汇专访艺术家戴丹丹视频



戴丹丹=D
V艺术=V

01


V:编织这种手法不同于颜料,它既可以在平面上穿梭,以二维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在真实的空间中交错,做出立体的装置作品。你最初是怎么发现这种材料的,如何掌握相应的使用技巧?
▲矩阵1,弹力带、铁,250x250x300cm,2016

D:因为有的时候需要想法灵感的时候,我会很喜欢逛各种市场,比如服装辅料市场,五金建材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等等,总会看见各种新奇的材料。

然后思考可以如何运用那些材料,或者可能脑子里有一些大概的想法,然后去找合适的材料去表现。
▲矩阵8,弹力带,铁,250x250x100cm,2018


02


V:编织或许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它只能走直线,但在色彩,空间感和形式感上有丰富的表现力,你怎么看待这种媒介的优缺点,又是如何克服和加以利用的?
D:自由是有限的,只在规矩之下。而挣脱限制获得自由是人的天性。
▲条纹13,反光织带,83x57cm,2017
这是一个关于限制与自由的景观。这些线条,这些经纬,就是条条框框。而在这些规则下,如何突破而获取自由,是作品的关键。
▲条纹7,织带,100x100cm,2016
这些漂亮的经纬线,就像体制化了的艺术、生活、社会,看似井井有条,其实死气沉沉,突破她,打破常规是作品的核心价值。每做一幅作品都是在挣脱限制(线制)而获得自由的一次过程。
▲房间16,织带,120x120cm,2017


03



V:在海外留学期间对你的创作有何启示?
D:在国外留学对创作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我学的是电影电视研究类的专业,但是潜移默化对于性格、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开拓眼界会有潜在的影响。
▲房间14,织带,120x120cm,2017


04


V:我注意到你之前的作品中有很多较为复杂的编织(比如“编”系列,“条纹”系列),织带的颜色和组成的形状是变化多样的。对于这一类作品,你大致以怎样的环节完成,其中最花费精力的环节是什么?
▲编6,织带,100x100cm,2013

D:编的创作过程是一种自由和规矩的对抗和斗争,也是感性和理性的博弈。选择了一定织带的宽度和颜色,就是限制了画面的元素,在限定的条件下进行有规律的重复,或者完全无意识的随机。
▲房间17,织带,100x80cm,2017

内心之中充满自由,冲破束缚的同时又在一定的规律下生活着。也试图在享受这种拉扯的关系中寻找新的一种平衡点。
简单地说,就是尽可能的不想,不设计,随性发挥。最花费精力的环节当然就是在编的过程,因为很有可能编着编着,就会刻意的去挑选颜色,或者设计图案,所以就会变得非常刻意,有可能拆了重新做。
▲文字3,丙烯在织带上,60x60cm,2016


05

V:这次展出的作品《素》,你似乎在挑战自己,以往作品中你擅长运用复杂的几何形,丰富的色彩,在这张作品中都被你降到了最弱的状态。你自己如何看待这件作品的创作?
D:其实这是把之前曾经做过的一样的图案的作品,做了一个简化版。我的作品一般都以色彩丰富,不重复配色的织带组成,第一次尝试了全部的单一颜色。
▲素10,织带,120x60cm,2016
由于织带材质的原因,所以虽然颜色单一,但是在不同光线下看,会有些许的不同。就是简单而不明了的效果。
▲素1,织带,120x60cm,2014


06

V:在编织的平面作品中,我大致看到这样几类:一类是纯粹抽象的图像(比如“素”系列,“编”系列);另一类则是可辨识的物象,(比如“房间”系列,“文字”系列)你在创作中是如何选择图像的?这两类作品是否有关联,或者说是你有意形成的两条线索?
D:近几年,我的作品主要分为三个系列,一个是关于限制与自由。另一个是关于空间的作品,与最初的基本结构是有关系的。最早我的作品也是有空间感的,只是比较单纯。而这几年所作的是一种人性的实验。我希望现在所作的空间更有代入感,而不仅仅是这种消失的空空的房子,也是我对抗寂寞的一种方式。
▲房间4,织带,83x57cm,2017

这三年间,我的工作室拆了,搬到了新工作室,不到一年又因为无良房东,被迫又搬了家,现在在一个农民院里,但还是不稳定。所以对于空间我有了一种极度的需求。
▲编24,织带,120x120cm,2014

目前正在尝试新的一个系列,在织带的材料当中加入了摄影图片,而这个摄影图片里面的主题就是我自己,于是我自己融入到了这个空间之中,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房间25,相纸、反光织带,52x52cm,2019


07

V:你认为自己的作品被放置在怎样的空间中是最合适的,或者说最能够和空间产生融合与对话。
D:没有最合适,只要自己喜欢的都可以。在画廊、美术馆展览,就是个严肃的空间,就是冰冷。
▲“妙合兴象”展览现场

在家里摆放,会使这种冷抽象,更具温度,家的温度,拉近作品与观者之间的距离。颜色丰富的作品,可尽量放置在颜色统一,物品简单的环境里。

▲戴丹丹装置作品在首届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节上展示

戴丹丹的作品目前正在V空间展出,展期至9月18日。


艺术家简介

▲戴丹丹
出生于中国北京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本科学位
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 艺术硕士学位
现工作生活于中国北京

展览活动:

2017 “跳房子”,户尔空间,中国北京

2017 “一个美术馆”——《矩阵》,猜火车,中国北京

2017 “礼物”,观澜艺工场,中国深圳

2016 “有线自由”,艺凯旋艺术空间,中国北京

2016 “编”,NKN画廊,澳大利亚墨尔本

2014 “无边”双个展,碧鍪艺术,中国北京

2012 “黄氏夫妇的拙政园”双个展,红寨画廊,中国上海以及香港

获奖经历:

2018 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之雕塑装置类特别奖




空间简介

V 空间将融艺术·家居·设计为一体,把当代艺术家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艺术作品融合到家居生活中,以艺术策划、空间规划来营造艺术家居的人文体验。V空间将以收藏、展览展示、艺术沙龙、私人高端定制、空间设计、设计师课堂为基础,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艺术展览和空间文化的跨界交流平台。


如有兴趣可文末留言咨询详情

/
END
(更多文章可在公众号精选菜单栏V艺术查阅)
分享品牌精彩丨传播设计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