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大家品赏的这张照片,有点类似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它是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故事。在我们大家今天品赏这张照片之前,让我们先看一下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照片背景的房门,那时候叫柴门,用简单的板子拼钉而成,可以看出已经有了一些年头,木质发白,且已显朽状;门前土垫成的台阶边沿是由一排几乎没有加工过的石条摆放而成。这是一个贫寒的家。照片的主人公,从发型、神态、衣着和鞋子看,左边的是姐姐,右边的是弟弟,姐弟俩的年龄相差应当在2-3岁之间。几只小鸡围着姐弟俩在四处觅食。时间应当是在秋末冬初9-10月的某一天。姐弟俩并排坐在石台阶上,姐姐左手端碗,右手拿着筷子,夹着块吃的,举到自己的嘴边轻轻地吹着,“小弟啊,别急,姐姐吹吹,别烫着”,姐姐的声音自然会传过来。弟弟面向姐姐,眼睛既看着姐姐,又盯着吃的东西,心里肯定又香又甜。小鸡四处觅食要靠自己,鸡与鸡之间不仅没有互让相帮,常常相互争食为其天性。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也恰恰再次印证,难道不是撼天动地吗!花儿,我到咱家的地里给你爹送饭去,你带弟弟吃饭啊!家,现代汉语常用字、读作jiā,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内、住所,《史记·乐毅列传》:“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引申为安家落户、定居,家还可引申为自己家庭的住房、室内及机关部队等单位的住地等意。家即亲人,特指与自己有血亲关系的人,即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阳光下尽情唱着歌。看我们幸福的生活,像花儿五彩的颜色。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请你要好好爱护我。像热爱山川的辽阔,和美丽的江河。清晨的阳光照耀我,午后的露珠滋润我;傍晚的微风轻抚我,每一天成长多快乐。(青春的岁月像首歌,青春的颜色红如火;青春的梦想记心中,青春的回忆不褪色。)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阳光下尽情唱着歌。看我们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