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川剧《潘金莲》的上演,带动了《金瓶梅》戏剧的创作。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戏剧舞台上,相继有一大批《金瓶梅》戏出台,如: 吉林省京剧团的八场京剧《金瓶梅》,江苏省梆子剧团的七场江苏梆子戏《李瓶儿》、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无场次豫剧《金瓶梅》,上海市越剧团的越剧《西门庆与来旺妇》等。 一时间戏剧舞台瓶梅竞放,争奇斗艳。 新编古代京剧《金瓶梅》,是与荒诞川剧《潘金莲》差不多同时间搬上舞台的。 京剧《金瓶梅》剧照 这部八场京剧,并非是对《金瓶梅》的全本搬演,而是将潘金莲与陈经济的一段恋情惊醒了敷衍铺排。 编剧为吉林省京剧团专业剧作家齐铁雄。 在这部剧本前后,他曾经完成了四十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金瓶梅》,可谓对《金瓶梅》一往情深。 齐铁雄,1942省,吉林省梅河口市人,197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他创作的现代京剧《没华安》曾风靡全国戏剧界。 京剧《金瓶梅》为八场,从潘金莲被西门庆强娶入西门府写起,到潘金莲被吴月娘发卖,逐出西门府结束。 以潘金莲的命运为主线,展示了她在西门府内为争取婚姻自由、女性尊严所作出的种种抗争。 剧中有一首反复出现的主题歌《蛾火颂》: 夜沉沉,月清清,偏偏彩蛾绕残灯。 只为求得光和热,痴情扑火向光明。 以飞蛾扑火、追求光明的勇敢,象征潘金莲敢于反抗封建礼教,不怕粉身碎骨的精神,因此亦可视为一部“翻案”之作。 《玄奘法师》电影文学剧本 杨金涛、齐铁雄 编剧 该剧有一个“大写意”的序幕: 〔音乐起,以琵琶为主的弹拨乐器奏出一首如泣如诉的曲子。〕 〔音乐声中中幕启 〔舞台由淡黄、淡蓝、淡红三种颜色的蝴蝶幕组成,正中是一只硕大的花瓶,瓶身是金色的美女图像,瓶上插一枝花繁枝茂的梅花,灯光渐暗,衬出花瓶金光闪闪…… 〔淡淡的薄雾升起,环绕瓶身,金瓶上金光闪闪的美女图像忽然活动起来,化作翩翩起舞的美女——潘金莲。 〔潘金莲舞姿明快、跳跃,在鲜红的天幕映衬下,舞蹈动作展现了潘金莲的懦弱、反抗、追求、毁灭。舞姿由慢到快,由平静到疯狂。 〔潘金莲渐渐隐入瓶身,音乐引出如泣如诉的主题歌〕 剧中的潘金莲,是一个美丽、聪慧又十分不幸的女子。 她反抗张大户的强暴,因此被逼嫁给身不满三尺的武大郎。 她对西门庆的爱,是一腔真爱: “慕他心肠侠义,爱他人品端庄,羡他仗义疏财气朗朗,敬他须眉男子志昂昂。” 嫁到这个家反宅乱的西门府之后,她处处受气,不但正室吴月娘从不正眼瞧她,其他几房姨娘也对她百般刁难。 最使她不能容忍的是,西门庆原本就是个风流浪子,刚把她娶进来,热突突的又恋上了花子虚的老婆李瓶儿。 当她亲眼看到西门庆跳过墙头与李瓶儿幽会,她的心碎了: “奴也要爱,奴也要贪。我和你麦芒历历对针尖。你缠蜂儿我绕蝶,你恋花儿我伴草眠,叫你也心寒。” 私通琴童是她向错误走的第一步。 京剧《金瓶梅》剧照 李瓶儿终于娶进了西门府,不又生了儿子,这对于潘金莲的打击是致命的。 在官哥的“百岁”宴会上,她粧丫环向西门庆市爱,对李瓶儿却话里话外百般奚落。 没想到她的雪狮子猫在人们欢宴时窜到李瓶儿房里,抓破了官哥的脸,终于吓死了官哥,潘李之间,邃形同冰炭。 对官哥的死,潘金莲内心是抱愧的,所以当她听说李瓶儿病倒了,便让春梅备了乳饼去看李瓶儿。 这时西门庆进来,怒冲冲让潘金莲去向李瓶儿“负荆请罪”,还扬言如不去便把她驱出西门府,做武二的刀下之鬼。 潘金莲索性破罐破摔,执意不去看李瓶儿,正当西门庆举鞭欲抽打潘金莲时,陈经济破门而入,称衙门来人请岳父速去公干,为潘金莲解了围。 她对陈经济的爱,也就从这一场戏中开始了。 〔金莲慢慢取下头上的簪子,交给春梅,春梅茫然〕 金莲:你今后……好自为之……自己珍重!〔安详地整理衣和头,向门走去〕 春梅〔不解地〕:五娘,您…… 潘金莲〔简捷地〕:出府去! 春梅〔大惊,扑向潘〕:五娘,五娘你不能走! 潘金莲〔冷峻地〕:五娘不愿受那负心人的欺凌,更不愿如此屈辱地生存。 春梅〔哭着抱住〕:五娘,五娘你三思…… 潘金莲:思之再三,只好如此。 春梅:五娘! 陈经济〔急上前〕:恕小婿多言,五娘此举,可悲可笑,堪称迂腐懦弱。 潘金莲〔愤怒而意外地〕:迂腐?懦弱? 陈经济:小婿往日对五娘倍加憧憬,不料今日却为这些区区小事所折服,竟然如此轻生厌世,岂不是可悲可笑,迂腐懦弱? 潘金莲〔气愤地〕:区区小事?你……真乃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怎知我这内心中的酸辛,苦痛?你也来讥笑于我…… 陈经济〔激动地〕:酸辛苦痛谁无有?〔一把撸起衣袖,将伤痕累累的胳膊呈现在潘金莲眼前〕五娘请看——〔潘金莲,春梅见状大为吃惊〕 春梅:姑爷这是…… 陈经济〔痛苦地〕:西门大姐抓的、挠的、咬的、掐的! 潘金莲:陈姑爷,你—— 陈经济:我父朝中被参,投奔岳父而来,西门大姐性情暴戾乖僻,嫌憎于我,每日动辄抓咬挠掐,小婿一一受之。 为的是有朝一日伺机替父鸣冤,休妻另爱。这朗朗认识、浩浩苍穹,岂无我翱翔之地? 不知五娘何苦要轻生厌世?想这死。乃世上最易不过之事!一了百了。 亲者不得予以报答,仇者不得予以惩戒,死之何用?依小婿看。岳父背义,五娘亦可移情!…… 〔潘金莲目瞪口呆,心悦诚服〕 潘金莲〔惊异地〕:呀, 〔唱〕只道他西门快婿刁钻秉性,却原来斯文君子忠厚志诚。 只道奴失情失意含羞忍辱, 谁料他无疼无爱受尽欺凌,同是天涯客,同病亦心通。 识得他人肺腑事,人间知己最难逢。 〔陈经济从怀中掏出一方汗巾〕: 陈经济:五娘,〔唱〕 可曾见沉舟侧畔千帆竞,病树前自有那万木争春。艳阳天满目春光花似锦,却为何自寻烦忧欺自身。 〔潘金莲感激地看着陈经济〕 陈经济:五娘,还须阔心胸,遣愁怀,(示汗巾)这是小婿从东京为五娘捎购的汗巾,五娘请笑纳。 春梅〔急忙接过〕:真是漂亮,绛紫销金。〔奇怪地〕咦,怎么绣一朵黄莲花,莲花不是红的、白的吗? 陈经济〔深情地〕:不是黄莲,是金莲! 〔潘金莲为之一震〕 陈经济〔深情地〕:你看它夺目耀眼,玉立婷婷,出污泥而不染,当浊水而洁身,驱黄莲之凄苦,弃白莲之娇嫩。她就是她——立乱世不倒,矗危局不却的一朵金莲! 〔潘金莲大为震动,急切地多国关进,凝视良久,心潮起伏……〕 潘金莲〔唱〕: 捎金绢帕绣金莲,一片至诚可动天。奴此生谁人如此将奴念,净重奴为奴除忧为奴解难。 欲将这满腹忧思向他倾献…… 潘金莲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上了陈经济的。 她的爱很大胆也很真挚,她真要不顾一切了——“此生但求真情爱,敢做天涯沦落人”。 京剧《金瓶梅》剧照 后来潘金莲怀上了陈经济的孩子,两个人又惊又怕,潘金莲让陈经济同他私奔,陈经济却认为西门庆财广阔势大,此时断然不妥,还应想一个万全之策。 潘金莲一狠二狠。 终于在西门庆病重严禁喝酒时给他饮了“鹿茸虎骨药酒”,西门庆一命呜呼。 在西门庆的灵堂里,潘、陈奸情败露,吴月娘发卖潘金莲,潘金莲说出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 说奴背理乱伦,未免忒不公平,想当年,若非老爷茶馆勾情,焉有金莲杀夫进府?入府来,若无老爷绝情背义,焉有金莲弃旧移情。 西门庆喜新厌旧,负心绝情,奴为何要空守虚名,从一而终? 陈相公夫妻同床异梦,我与他同病同情,互敬互尊!为这情,顾什么纲常伦理,四德三从!为这爱,管什么家规王法,怕什么钢刀酷刑! 作者给潘金莲赋予了许多“新女性”的色彩,潘金莲的堕落与毁灭,完全是西门庆一手制造的罪孽。 如果说已开始她撩拨琴童,是出于对西门庆寻花问柳的报复,那么她与陈经济私通,就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真爱了。 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让她做出了这超越纲常和伦理的选择。 当然,已开始她就知道会为这选择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之所以说京剧《金瓶梅》是一篇“翻案文字”,是由于这出戏不仅给潘金莲这个“虎中美女”翻了案,还给陈经济翻了案。 玉茗堂本《金瓶梅词话》 陈经济,在《金瓶梅》中是个不齿于人类的轻浮浪子,他“自幼乖滑伶俐,风流博浪志成,……只有一件不堪闻,见了佳人是命。” 他十七岁娶了西门庆的女儿为妻,过两年,寄居在岳丈家,即偷上了小丈母潘金莲与春梅。 之后,他以后一会就奸丫头,玩妓女,所淫女人之多仅次于她的泰山老丈西门庆。 最后,它是与春梅行淫赤条条死在张胜刀下的。 他是《金瓶梅》世界中的第二条淫棍。 《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就评他:“勾挑软昵处在西门庆之上。” 京剧《金瓶梅》中的陈经济,与潘金莲一样,也是一桩“恶姻缘”的受害者,因为家里遭了官司,他在岳父家避祸,妻子西门大姐对他非常憎嫌,这个性格乖戾的西门千金动不动就对他拳脚相加,他身上经常带着撕咬的伤痕。 不同的是,潘金莲不堪与武大的猥琐蠢浊,终于在西门庆的一手策划和帮助下结束了她的“恶姻缘”,而陈经济则不能,他的对手不是武大郎那样的草包,而是富甲一方,重权在握的豪绅西门庆。 他在西门府,是个寄人篱下的角色,只要西门庆动一动指头,他这条命就没了。 潘金莲撩拨琴童,孙雪娥在外窃听,陈经济喝走了琴童,又提醒潘金莲:“五娘心地良善,怎知这府内明争暗斗之事,适才小婿来时,见四娘匆匆而去,不是好兆,五娘还需留神一二!” 西门庆死后,吴月娘欲将他赶出西门府,让他带上西门大姐到东街旧宅居住,他果断地拿过纸笔,写了一纸休书,休了西门大姐,扬长而去。 吴月娘这个形象,历来是《金瓶梅》中最具有争议的一个人物。 崇祯本评她“圣人之心”,是一个“可敬”的贤德之父,而张竹坡却处处指摘她奸诈、贪婪、愚顽及纵容丈夫做坏事等等,说她是全书中最坏的一个女人。 然而《金瓶梅》的作者笑笑生的原旨是把她写成一个与众“淫妇”们形成对比的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恁般贤淑的妇人”(第十八回)的。 西门庆的妻妾们,数他的下场最好: “月娘到老,寿年七十岁,善终而亡,此皆平日好善看经之报也。有诗为证:……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可怪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做话传。”(第一百回) 京剧《金瓶梅》剧照 京剧《金瓶梅》中的吴月娘,则完全是一副封建卫道士和恶妇的面孔。 潘金莲娶进西门府的第一天,她就给潘金莲来了个“下马威”,先是不接受潘金莲的拜见,继而几番对潘金莲的见礼不理不睬,有意使她难堪,最后潘金莲痛说身世,才接受了她。 在西门府中有了她的纵容,孙雪娥之辈才敢与处处跟潘金莲过不去,天天给她找麻烦。 西门庆死后,她发卖春梅,赶走陈经济,又以五十两银子的铠甲,让王婆把潘金莲领走,党王婆说: “那武大的兄弟武二,已从孟州放回,这几天手执钢刀,满大街寻找嫂嫂,要替兄报仇!金莲若是出去,犹羊入虎口,必做那武二的刀下之鬼啊!” 吴月娘仍不为所动,平静地说:“我只管三尺门里之事,带走吧!”至于潘金莲除了西门府回事什么命运,吴月娘是最清楚不过,因为娶潘金莲进门时,西门庆曾跟他说过: “只因那武松回来后,扬言要杀嫂祭兄,她在外面凶多吉少,我才将她抬来。” 吴月娘发卖潘金莲,就凭了那最后一条最堂皇的理由: “为了西门家的名声。” 为了这个理由,她可以安之若素地把潘金莲推向死亡。 作者意在说明:借武二郎的刀沙潘金莲,才是吴月娘的真正用心。 京剧《金瓶梅》剧照 在笑笑生的笔下,李瓶儿嫁到西门府后,变得谦让、软弱,“好性儿,有仁义”,“性格儿这一家子都不如她,又有谦让,又有和气”。 京剧《金瓶梅》中的李瓶儿,确实个工于心计有特别爱泼醋的女人,没嫁给西门庆她就让西门庆把潘金莲的头发剪了给她垫鞋,想以此把潘金莲压下去。 京剧《金瓶梅》的作者写出了潘金莲、陈经济,旨在从漆黑一团的《金瓶梅》世界中亮起一盏希望的灯火—— 那时穿透黑夜的人性之灯,扑向它,万千飞蛾不惜付出自己全部的生命。 本文作者 何香久 文章作者单位:四库全书编委会 本文由作者授权刊发,原文刊于《何香久<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