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科组合选择中常见的困惑和问题(二)

 新用户8972ieIg 2021-07-23

在选择学科组合时,既想在考试中考高分,又想在赋分中赋高分,还想有足够的专业选择自由度空间和自由度,想尽办法要想照顾到方方面面,所以,选科这事目前几乎困扰着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尽管家长为了科学选科,参加了很多讲座,看了很多文章,但不少家长还是存在明显的误解和误区。下面解释其中几种典型情况。

如果某个组合最适合孩子,但可能会走班,怎么办?

说到这个问题,要考虑走班有什么不利因素。首先,走班可能师资力量不能保证。如果特别在意师资,就要慎重考虑了,尽管孩子的成绩受多方面影响,师资力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其次,走班就意味着孩子与其他班的学生一起上课了,没有固定的教室和上课的位置,走班或多或少可能影响成绩,当然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最后,走班意味着一个老师教多个班级的学生某门课,在自习课时老师串班检查、督促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机会可能减少,这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可能不利。

上面说了不利因素,但也存在有利的一面:毕竟孩子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这对学生兴趣和动力是有利的,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凡是有利必有弊,鱼和熊掌既然不可兼得,便存在取舍。如果孩子确实适合这个组合,并且自制力比较好,选择走班也没有什么,毕竟大学里的学习都是走课。

有的家长总是问,某个组合怎么样?

其实某个组合的确存在所谓的“怎么样”。比如物化生学科组合,几乎涵盖所有的专业,选择面广,而历史组的学科组合就存在选择面窄、竞争激烈的问题。但是如果说某个组合针对某个学生来说,这些优与劣就不能这么简单说了,因为物化生组合的选择面再宽,你自己成绩不好,你的选择面能宽到哪里去?历史组合的选择面虽窄,但是你成绩好,也有足够的热门专业和强势专业供你去选择。所以选择某个组合,关键在于适合不适合自己,只要适合自己,这个组合对你来说就有优势。

为了考研和考公务员,是否该选择政治这门课

首先,选不选某门课,要看自己是否适合学这门课、自己对这门课有没有兴趣、成绩如何,成绩永远都是首要的标准。其次,政治这门课受时事的影响很大,考研是大学四年级的事情,距考研还有五年时间,现在学的政治与五年后的政治差的很多,现在学的未必对考研和考公务员有用。其次,大学里面除了极个别专业外的绝大部分专业还是要学政治的,那时学的政治更接近于考研时的政治。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考研或考公务员现在就选择政治。说到底,选不选政治,看自己政治这门课的成绩和兴趣。

欲了解更多关于择校、新高考、选科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