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购保险究竟靠不靠谱?

 今日说保 2020-12-04
本文大概
2260字
阅读需要
8分钟

就像2003年的淘宝,没人会想到十年间改变了国人的购物模式。而2015年开始跨越式发展的互联网保险,不免让人展望未来十年的网购保险前景。

通过本文,你将会了解到:

  • 互联网保险发展近况。

  • 网销保险是谁在卖?

  • 网购保险是否靠谱?什么险种网购比较不错?

互联网保险发展趋势

2013年,我国寿险业迎来井喷式发展。而2015年就是互联网保险业的元年,在这一年,互联网保险保费出现激增,从2014年的859亿元增长到了2234亿元。

2016年,互联网保险发展趋稳,总保费创了新高,达到2347亿元,但是占总保费的占比和2015年相比,从9.2%下降为7.6%

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也从2011年的28年发展到2015年的110家,2016年更是达到了117家,占保险公司总量达到77%

从互联网保险收入结构占比可以看出,在2012年,人身险保费占比仅为9%,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在互联网购买人身险的习惯。而到了2016年,购买互联网保险的人群中,人身险占据了83%的比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015年以前,线上销售车险占很大比重。而随着车险费改,网销车险的保费和线下相比已无优势,而且保监会出手对无资质车险网销平台进行了集中整顿,大批无资质平台下线,从而导致财产险网销占比极具下滑。

目前占据网销财产险半壁江山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对的哦,就是马爸爸的淘宝运费险

相反,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性价比的人身险产品进入线上销售,尤其是可作为主险销售的百万医疗产品进入线上,带动了整个人身险保费的激增。

从发展势头来看,互联网保险的趋势还是很猛的

谁在卖网销保险

互联网保险之所以能在这几年高速发展,很大一个原因是得到了国家和监管的支持。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是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的。

从2011年开始,保监会也出台了多个政策,一方面鼓励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一方面规范线上销售的流程。

2016年与2015年相比互联网保险增速有所放缓,也和监管收紧有关。这其实是件好事情,既维持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同时也避免很多不可控因素发生。

那么,究竟是谁在互联网上卖保险呢?他们可信吗?

目前,在互联网上销售报销的有五类,一类是保险公司自己开了个线上销售的网站,进行线上产品销售;二是一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在取得代销资格后和有意向的保险公司洽谈合作业务;三是专业互联网保险企业,纯在线上进行销售;四是本身是保险中介机构,开设了线上销售网站后实现网销;五是本身不是保险行业的,采取兼业的模式进行代销。

具体可以看下图的总结:

毫无疑问,保险产品是金融产品,要获得销售资格的审核是很严格的,能在线上销售一定是经过了监管审批通过,具备网销资格的,因此产品本身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投保人只要注意,别进了骗子网站碰到卖假保险的就行了。

互联网保险投保指南

网购保险很容易出现一个心理,什么便宜买什么。但是保险毕竟不是淘宝小商品,不同的保险保障责任不一样,很难真正的用价格去货比三家

因此在购买互联网产品时,一定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投保前务必要细致研究保险,因为不像线下购买一样会有销售人员可以随时解答你的疑惑,你需要自己做足功课。尤其是重疾险、医疗险这类复杂的险种,需要对产品是否含轻症、等待期是多长、身故与重疾保额是否共享、疾病种类、等待期出险是退还现金价值还是保费等作一番研究。

    如果研究更细致的话还要仔细对比条款,研究下高发轻症是否涵盖在保障责任里等。不具备专业知识或者没做过细致研究的投保人,很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决定。

  • 尽管监管已加强网销产品监管,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工具,风险提示是非常重要的,在线下销售时必须由投保人亲自签署投保提示书,但线上销售时这部分很可能出现在不显眼的地方。

    因此,在投保时,尽管出现在不显眼的地方,也务必先点进去阅读一下再勾选。

  • 线上产品的健康告知务必仔细阅读再阅读!但现在很多在线上购买保险的并不知道健康告知的重要性,觉得便宜看都不看就买了,这是会为后续理赔带来巨大隐患的。

    不同的保险产品健康告知是有差异的,有时候一款产品的健康告知不符合,换另外一款可能就符合了,但是千万不能不看告知就投保。


  • 由于线上销售产品更加要注意风控,防止大量逆选择涌入,因此对保额是有限制的。同一个年龄的人,在线上能买到的保额一定是低于线下的。此外,线上产品一般是不能附加其他险种的,只能投保主险,像常见的投保人豁免等是无法加上的。

因此,线上销售可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推出高性价比产品,但是也存在一些无法取代线下销售模式的地方。长远来看,线上销售保费一定会持续增加,但是还将长期存在两者并行发展的情况。

在这里,我也给些我自己的建议:

  1. 一是购买意外险完全可以在线上购买,存在大量高性价比产品,我就淘到过几个。而且意外险与疾病关联不大,不易发生理赔纠纷。

  2. 医疗险在线上存在大量高性价比的百万医疗险,但是购买时一定要慎重,确保完全符合健康告知,或者能通过智能核保,不给未来理赔留下隐患。

  3. 定期寿险可以考虑在线上购买,目前有部分产品健康告知简单,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而且定期寿险以人的生命为标的,有不太容易出理赔纠纷。

  4. 重疾险、终身寿险建议还是主要考虑线下购买,因为这一块线上产品更新较慢,很多线下已经推出的产品在线上迟迟不能销售。而且重疾险产品形态较为复杂,终身寿险涉及到的资产传承作用明显,线上投保一旦出险纠纷可能较难维权。当然,如果身体完全符合标准体,且对该类产品研究已经较深的人群,可以考虑线上投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