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年磨一剑,税延红利下,哪些保险公司能杀出重围?

 今日说保 2020-12-04
本文大概
1585字
阅读需要
5分钟

上一篇文章,浮生君已经写到,银保监会已经正式发布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即将正式落地。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而税延险政策正式出台却已经酝酿了11年之久。

在政策红利支持之下,能销售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险公司,也一定能够同时享受到政策红利。

已有证券公司进行过相关案例测试,测试结果显示2019年,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可能为上市险企带来4%-6%的新增保费

试点结束后,若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预计可能给寿险业带来新增保费约3360亿,相比2017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提升15.66%

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将带来可观的保费增长

这是个惊人的百分比,要知道2017年全国保费增速也就18.16%。一个税延险就能带来接近整年的保费增速,可以说是相当恐怖了,各大保险公司都想进入这块市场。

但从管理暂行办法中,我们可以看到,销售税延型养老保险的保险公司准入门槛颇高,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有资格销售相关保险产品。

那么,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哪些保险公司可以脱颖而出?我们购买哪家保险公司的税延产品可以获利更多呢?

注册资本金和净资产会刷掉一批

税延险暂行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和净资产均要大于15亿。

虽说现在已经有多家保险公司注册资金超百亿,注册资金在几十亿数量级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仍然有部分保险公司注册资金少于15亿元。

注册资金未达到15亿的保险公司

对于这些保险公司而言,就不具备进入税延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资格了,比如昆仑健康、中融人寿、复星保德信等。

若想进入,唯有股东增资一途。

偿付能力会刷掉一批

税延险暂行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有明确要求,要想进入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上一年度末和最近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综合偿付能力未达到150%的保险公司

根据暂行管理办法的标准,中法人寿、新光海航、吉祥人寿、珠江人寿、百年人寿等保险公司就不满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不具备进入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资格。

如果这些保险公司也想进入市场,就必须想办法尽快提高偿付能力,比如采取暂停销售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的措施,当然最快速、对保险公司负面影响最小的措施仍然是股东增资。

哪些保险公司会占得先机?

在保险业,规模效应是很重要的因素。

延伸到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仍然逃不开规模效应的影响。

公司实力雄厚、具备金融集团优势,尤其是上市险企,更容易在税延养老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获得更多的新增保费!比如平安、国寿、人保、新华、太保、太平这六大上市险企。

而这6家保险公司中,浮生君更为看好太平洋保险,因为它占据了先机中的先机。

太平洋保险是国内最早参与税延养老保险课题研究的保险企业之一,早在2007年上海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讨论之初,太平洋保险就已经全程参与其中了。今年4月5日,太保也成为国内首家全面通过监管机构现场验收的保险企业。

4月底,太平洋保险发布了税延养老保险综合解决方案,搭建好了APP投保系统,柜台和电话咨询通道也已打通,已经能够提供全区域网点覆盖服务,可以说是整装待发。

太平洋保险公司税延险APP投保页面

因此,浮生君会更为看好太保在税延养老保险市场中的表现。

当然,其他上市险企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税延养老保险正式开售,相信也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说了这么多,知道浮生君想说啥吗?嗯,没错,税延型商业保险的节税效果因人而异,但是他们几家的股票倒是可以考虑入手哦!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选择哪家保险公司的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更好呢?

由于暂行管理办法刚出,各大保险公司的具体产品尚未落地。但结合暂行管理办法来看,初始费资产管理费产品转换费收取比例越低,对消费者而言节税效果更明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