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地埂

 夜黑心明 2020-12-04
沿今隘口乡古山旋山而上,至旧时通往长山的乡路铺歇息之所亭子岭,就已进人长溪山大地埂地域了亭子旧有供路人歇息和避雨的凉亭,这里是进人长溪山(旧称长庄)的前哨关隘要高地险,岭东南侧峭崖下,为长溪河上河口,龟蛇二山对峙如门,前有燃灯古寺。


大地埂西南有叫雨尖和鸡公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于雷),东有朱山寨山脉南趋,两山之间呈一人字形地块,亘于其间有一长而的大山埂,因其貌其形故曰:“大地埂“。其域今包括长溪河梅河自然村落,统称大地,地方行政区域建制,今曰:“大地村”。域内有村坛贯穿其境,秀水从村前狭谷递崖飞直泻,注入燃灯寺上方的长溪河。
大地(村)山环水绕,毛竹、松杉、杂木,森林盖率达90%以上,现存二百年上的阴木古树就达8棵。山中猫头鹰、画眉鸟、野堵等禽兽众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得益于古代传承的生态保护意识。在距黄梅戏《打猪草》发源地蒲河村陈岸上屋的翟家坪竹山洼(今易名草山)不到一公里的大地村亭子岭和相隔仅两百米的关帝,就先后由乡人吴汉亮于1987年和2013年发现了块古代官方和民间立的禁山石刻碑。其中关帝庙旁有乾隆四十八年和咸丰九年立的各一块,亭子岭有咸丰元年官方(朝廷)和民间立的各一块(惜己被文物畈子盗卖),实属罕见。




大地村今属柳坪乡,国土面积四平方公里,辖五房屋、三房屋、屋、梅河等18个自然村落(居民点),居民以吴为主,吴系明中叶迁入。明朝中后期始,大地人依托丰富的毛竹资源,几乎家家户户制作笠和凉帽,成为手工业制作斗笠的专业村。
大地各自然村选址和居民住屋尤祖宗堂厅(即家祠)多讲究风水,建筑多采用徽派格调、青砖小瓦、穿斗式梁柱构架 、马头墙建造 。各自然村的传统古建筑现大多损毁,改建成砖混或框架结构的 现代楼房,保存较为完好的现仅存吴氏五房屋和吴氏三房屋等少数几处。大地埂的传统古建多建于 清乾隆年间及清嘉庆和民国初年代。2012年五房屋被安徽省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房屋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大地村又人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