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二十大名寺及毗邻景区图文精选汇编之九(5)

 chy20100514 2020-12-04

(九) 、庐山东林寺

9-5. 净土苑(3)


2020 12       智慧的源泉


9-5. 净土苑(3)

信愿路、金刚台、拜佛台(紫金台) 、接引桥、极乐路、大佛台(东林大佛)配套区景观

 【 信愿路】

信愿路南毗大雄宝殿,北接金刚台,由二百九十一级花岗岩阶道组成,阶道两侧有花岗岩护栏,栏柱顶端镂着含苞待放的莲蕾,洋溢着浓郁的净土文化气息。信愿路之立名,表达净土法门为佛无问自说的法门,“信愿行”乃往生极乐净土之三资粮,行者只需信愿持名,则可永揖娑婆、神超净域。随着地势的起伏,峰顶的弥陀圣容时隐时现,此亦预示了众生的信愿之心时显时晦,但只要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必定可抵达妙高峰顶,亲觐慈尊。

  

  

  

  

  

  

  

  

  

  

  

  【金刚台】

金刚台上安放的莲花由锡青铜铸造,是按照四十八米大佛手上的莲台1:1制作,台高四点八米,表面外贴金箔,烘托出一派远离尘垢的超逸气象。金刚台即是上品上生者的接引莲台,乃净宗行者最高成就的象征。若有志慕莲邦、敦求上品者,当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忆佛功德,恳切持名,必能横超三界,愿满志遂。

  

  

  

  

  

  

【拜佛台(紫金台) 】 

拜佛台位于登临大佛阶梯的中段,台中设置以供养为主题的雕塑,前可瞻仰大佛尊容,后可回望三圣殿、天王殿,台中主要为供养拜佛之用。

拜佛台两侧刻有青铜浮雕,表现此界他方一切僧俗凡圣,皆以虔诚之心来朝礼阿弥陀佛,犹如万流归海,众星拱月。东边浮雕表专修念佛的祖师大德及四众弟子,乃至鸟兽众生。西边浮雕表兼修净土的宗派下祖师大德及四众弟子。气势恢弘,亦表阿弥陀佛平度普摄九法界众生,同归极乐之大愿大力。

由娑婆世界的此岸一进入到极乐世界的彼岸,马上会得到一个温馨的安慰——“回来吧,孩子”!这是阿弥陀佛十劫的呼唤啊!“浪子竛竮愁忧溺苦海,慈父望眼欲穿愿早归”我们这些孤苦伶仃的三界流浪儿,舍父逃逸,整日奔驰在五欲六尘,长劫沉溺在生死苦海,阿弥陀佛大慈悲父在极乐世界的彼岸,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他的孩子早点回家,来投向极乐世界的清凉池。娑婆世界犹如火宅,不容一刻停留,所以要赶紧念佛发愿回归极乐故乡。

  

  

  

  

  

  

  

  

  

  

  

  

  

  

  

  

  

  

  

  

  

  

  

  

  

  

  

  

  

  

  

  

  

  

  

  

  

  

  

 

 接引桥、极乐路】

      接引桥巧妙利用山体谷涧互为两点支撑而就,桥体为拱形,如空中飞虹,桥栏雕塑与桥道体现“水火二河白道喻”。桥道为莲华图案,步步莲华,趋向彼岸阿弥陀佛。桥下百鸟谷是飞禽栖息、百鸟偕鸣,共赞佛德。

接引桥,全长116米,表达由娑婆此岸往生极乐彼岸之意。以善导大师的“水火二河白道喻”来彰显净土法义。黑色表水河,众生贪欲如水;红色表火河,众生嗔恨似火。水火二河深不见底,两边不见边际,表众生贪嗔烦恼深厚,不能度越。白色小道表众生的信愿求生西方之心,白道虽窄,乘佛愿可安稳而行,不必担忧掉入水火二河。念佛行人可安隐地持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行走于白道上,观想从苦痛的娑婆秽土行进到光明的极乐净土,庆快生平!

过接引台,寓意到了极乐彼岸。桥头有二菩萨迎接的石雕,脚下有黄金为地(铜路),周边有模拟的七宝地,表明已徜徉在极乐地面上了。接下来是极乐路,栏板有净土图案,柱头有极乐莲华及迦陵频伽等图案。到尽头有“故乡风月”铜浮雕,沿左右环道上大佛台。

  

  

  

  

  

  

  

  

  

  

  

  

  

  

  

  

  

  

  【极乐路】

接下来是极乐路,栏板有净土图案,柱头有极乐莲华及迦陵频伽等图案。到尽头有“故乡风月”铜浮雕,沿左右环道上大佛台。

极乐路全长共有四百八十级花岗岩石阶,代表念佛行人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大誓愿力感应道交,往生彼土,亲见弥陀慈父。石阶两侧皆有花岗岩护栏,栏板刻有莲华图案,柱头则雕莲华及迦陵频伽。莲华者,象征接引往生也。寓意一念一弥陀,一步一莲华。身在极乐路,如登青云梯。回首娑婆,了知人世无常。往日芸芸纷争,犹如青蝇相逐。何不背尘合觉,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早日求生净土,明悟自性!

 

  “缩小版”的阿弥陀佛接引圣像

  

 大佛台(东林大佛)】

大佛台是一简洁而庄重的曼陀罗,主佛48米,莲台6米,宝盖81米。有两层平台,第一层有1万平米,四周长廊,须弥台有九品往生、十二光如来之石雕,背后有功德芳名石碑。第二层有6千平米,大佛安立处。大佛前有观音、势至,形成西方三圣接引的格局。第一层有一被接引的比丘于莲台上长跪合掌礼佛铜雕。须弥座下有八大金刚护卫,二层大佛台汉白玉栏杆,气象恢宏、庄严。

阿弥陀佛圣像,身高48米,宝盖81米,锡青铜铸造。莲花座6米,因铜里面融入了48公斤的黄金,又可称为合金铜铸造。大佛与莲台表面采用传统大漆工艺贴金,外表呈金色。佛身高48米表48大愿。佛的左手托莲台,表接引安立众生随佛往生之意。佛的右手下垂,呈殷勤接引状,于生死苦海捞漉众生,安立于左手的莲华内。佛的表情乃慈、威、喜的高度统一。慈哀众生三界流浪不知回归,对刚强众生以威武折伏。见众生信愿念佛而油生欢喜。佛心究竟,清净平等,自然身呈紫磨真金色,以此相好庄严普度一切众生。

总高81米的宝盖造型犹如莲瓣,火焰表阿弥陀佛光明炽盛,遍照十方世界,专摄念佛人往生极乐。宝盖的建造,一则为露天大佛起到一定的保护功能。二则增强了大佛的宗教艺术表现力。东林寺和净土苑僧团以此对东林大佛的诚敬之心,感发有缘众生前来观佛、拜佛,以期净化人心、提升道德、信愿念佛,同登极乐。

须弥台四角建有四尊菩萨,分别为:东南角——南无观世音菩萨; 西南角——南无大势至菩萨;西北角——南无普贤菩萨;东北角——南无文殊菩萨;四尊菩萨做贴真金工程。

大佛台后有山顶平台,设置四十八愿石柱,雕刻四十八大愿,形成一巨大能量场。周边长廊环绕,可供信众礼佛修行禅观所用。

  

  

  

  

  

  

  

  

  

  

  

  

  

  

  

  

须弥台四角建有四尊菩萨,分别为:东南角——南无观世音菩萨; 西南角——南无大势至菩萨;西北角——南无普贤菩萨;东北角——南无文殊菩萨;四尊菩萨做贴真金工程。

  

  

  

  

  

  

  

  

  

  

  

  

  

  

  

  

  

  

  

  

  

  

  

  

  

  

  

  

  

  

  

  

  

  

  

  

  

  

  

  

  

  

  

  

  

  

  

  

  

  

  

  

  

【配套区景观】

大佛台下有七千平米的空间,用作净土文化展览馆,展示净土经论、净土传承、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念佛原理与感应、净宗十三祖传略、往生事例、净土法门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等内容,令行人对净土文化有一系统详尽的了解。

位于净土苑西侧的“义工之家”建筑群由伽陀院、檀护园、莲棲园、统理院、知恩寮组成。

【净土苑生活区】

  

  

  

  

  

  

  

  

  

  

  

  檀护园

  

  

  

  

  

  

  望西园

  

  

  

  

  

  

  

  

  

  

  

  

  

  

  

  

  

  闭关中心

  

  

 

  

  

  

  

  

  

  

  

  

  

  

  

  香光殿

  

  

  

  

  

  

  

  

  

  

  

  青莲念佛堂

  

  

  

  

  

  

  

  

  

  

  

  新念佛堂

  

  

 

  

  

  东区有机生态园

  

  

  

  

  


未完待续..........

上一篇:9-4. 庐山东林净土苑(2)

下一篇:9-6. 庐山西林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