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与宗夫人:人世间最好的爱,是懂得成全

 古典书城 2020-12-04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愿意爱你的所有?

人间最好的爱,莫过懂得成全,

懂,是世上最温情的告白,

而成全,是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茫茫人海,行走在红尘路上,

或许,只需有那么一个人,

默不作声的陪伴,毫不勉强地交心。

可能理解你,也可能不理解你,

但始终愿意让你做你自己。

正如李白与宗夫人,

因为懂你,所以成全你。

 1 
千金买壁遇知音

公元744年,

在京城名噪一时的诗仙李白,

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离开长安,泛舟黄河东下。

他在洛阳遇到诗圣杜甫,

二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

便相偕漫游宋州的梁园。

在这里又遇到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

一日,三人同在梁园饮酒赋诗,

李白诗兴大发,挥笔在粉壁上

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绿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黄昏时分,三位诗人兴尽离去,

一位白衣女子带着丫鬟恰巧来到这里,

在粉壁前看到了这首墨迹未干的诗。

这首醉酒歌借咏梁园古迹,

追怀开封、商丘历史上的名人盛事,

抒发诗人欲济苍生的豪情壮志。

姑娘低吟了一遍,顿觉心旷神怡。

诗义气势磅礴,聚山川之奇秀,

融天地之神韵,令人叹为观止。

这时,僧人进来见刚粉刷的白壁,

已被涂得漆黑一团,举起抹布就要揩擦。

姑娘回过神来,惊呼道:“休要动手!”

“宗小姐,不知何处狂徒粉壁涂鸦,让你见笑了。”

“任何人不得碰墙上的题诗!”

僧人面露难色:“这??”

姑娘微笑道:“这面墙我买了,

我马上派人送来一千两银子,你要妥善保护。”

 僧人不禁目瞪口呆。

宗小姐千金买壁的佳话不胫而走,

厥后传到李白的耳朵里,

李白不由得怦然心动,本是飘荡半生,

居然有一个女子对其云云专心,

于是托人打探,哪知道宗小姐也在打探李白,

如许郎才女貌,一见倾慕。

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

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千金买壁后,李白成了宗府的上门女婿,

在这里暂时停泊下他漫游的心和漫游的脚步。

也许直到与宗夫人成婚,

李白才明白,原来男人和女人之间,

真的可以有知音般的理解与爱情。

 2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结婚之后,李白并没有改变他

一贯好入名山游的习惯,

但显然宗夫人也不是“会稽愚妇”,

而是一个智慧和勇敢的女人,

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和支持。

她心中明白,有一种爱情,叫做牺牲;

有一种爱情,叫做成全。

嫁给李白,就意味着牺牲,

牺牲一个女人对于丈夫和家庭的所有奢望;

嫁给李白,就意味着成全,

牺牲一个妻子应该获得的陪伴和温暖,

成全一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

因为懂得与成全,

她得到了李白所有的爱。

让李白即便在漫游的途中,

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念宗夫人,

他写过很多寄内的诗篇,

在孤独的旅途中抒发他对宗夫人的相思,

也想象着妻子对他的牵挂。

比如,李白曾写过

一首《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诗,

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可李白却是连燕子都不如,

燕子还能一年一度地归来,

可是他离家已经一年多了:“远行岁已淹”,

却至今无法与妻子团聚,

多少无奈、多少孤独都只能化作这一纸书信,

相思的泪水一而再、再而三浸湿了信封,

让他甚至无法给信封口。

有多少人,

一直说等我有空,却一直没有空。

而等待的人,

在一个等字中,望眼欲穿。

也许游历了大半辈子的李白,

在年过半百的时候终于懂得了妻子,

他开始懂得留恋家的温暖,

懂得了宗夫人的善解人意。

可这一切,终究还是太晚了。

 3 

明朝离别出吴关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战乱摧毁了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

唐玄宗携杨贵妃仓皇出逃,

没想在马嵬坡又遭遇兵变,不得已赐死杨贵妃。

面对叛乱,不仅帝王之家惨遭乱离,手足无措,

平民百姓更是流离失所。

此时,李白面临了命运的巨大转折。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

李白正在安徽宣城一带游玩,

他一听到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宋洲的梁园。

到家之后,立即携妻子宗夫人南逃,

一直逃到江西的庐山隐居下来。

人生总是不得圆满,

有时候尊重爱情,就要背叛现实;

成全现实,就要辜负爱情。

宗夫人原以为远离了战火,

终于可以与丈夫安稳度日。

因为他们结婚以来,一直聚少离多。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李白总是以这样的理由,

一次又一次的离家远行。

然而,隐居庐山并不意味着

安定的家庭生活从此开始,

就在宗夫人庆幸因祸得福的时候,

李白骨子里不安分的天性又爆发了,

永王的三顾茅庐再一次点燃了他的政治热情。

他不顾宗夫人的再三劝阻,

下山成了永王幕府中的一名幕僚。

李白这一次离开,

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让宗夫人忧虑。

在政治上,李白实在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而宗夫人却有着远比李白更为冷静

更为清醒的政治智慧。

以前李白每次出门远游,

她都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支持,

然而这一次,她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

她对丈夫说,永王是要造反,夫君此去

凶险无比,倘若失败,将担下叛乱的死罪啊!

李白却信心满满的对妻子说,

士为知己者死,永王三顾茅庐,

对我尊重有加,我李白若是无动于衷,

那岂不是铁石心肠吗?如果老天有眼,

永王功成,我李白比将成就一番功业,不枉此生!

宗夫人本想继续劝阻李白,

可李白却斩钉截铁,说一不二,

再劝说也没有什么意义。

于是,她只能含着眼泪,送丈夫离去。

看着泪光闪烁的妻子,

李白挥笔写下了《别内赴征》三首——

其一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其二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其三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4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果不其然,

白还未从诗意的浪漫中清醒过来,

永王的大军就在朝廷的镇压下兵败如山倒。

公元757年,作为叛军首领身边最著名的幕僚,

李白被捕下狱——判死罪!

妻子宗夫人心急如焚,

上下奔走,为营救丈夫而心力交瘁。

宗夫人营救李白的具体细节,史书记载很少。

但是李白在狱中的时候写过一首诗,

说明他对宗夫人为救他

而费尽心血的细节是完全了解的,

这首诗题为《在浔阳非所寄内》,

诗的前四句是这样写的——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这四句诗是将宗夫人

比作汉代末年的才女蔡琰蔡文姬。

后汉书载:蔡琰曾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董祀,婚后不久董祀犯法当死,蔡琰听说了这个消息,来不及梳洗打扮,蓬乱着头,赤着脚,急匆匆跑到曹操府中,叩头请罪,求曹操饶丈夫一命。她那种发自内心的悲哀打动了曹操,曹操说:“我倒是愿意同情你,奈何执行死刑的文状已经发出去了啊!”

蔡琰再次叩头泣曰:“明公马厩里有万匹千里马,骑士无数,您为何要吝惜一匹马而不愿去救一条垂死之命呢?”曹操被她的话感动,立即派人骑快马追回了死刑文状,蔡文姬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丈夫一命。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可见,宗夫人为了救丈夫一命,

就像蔡琰一样,不知跑了多少路,

求了多少人,流了多少泪,

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才终于感天动地,

在斩刀之下救出了丈夫。

李白被营救出狱后,改判流放夜郎。

 5 

相思需上望夫山

公元758年,分别的时候到了。

那一天凄风苦雨,

宗夫人捧着连夜为李白赶制的冬衣,

带着弟弟宗璟来到浔阳渡口为丈夫送行。

李白看到愁白了头的妻子,

心里充满了歉疚:“夫人,

我没能给你带来荣耀,反而连累你为我操心……”

随后,他接过妻子手中的包裹,

不敢再看泣不成声的妻子,

连忙登船,催促船夫立即起锚。

一叶扁舟,顺江漂流而去,

船上的李白看着远方,

他的眼神再没有了那时的好奇和渴望。

当船渐渐远离浔阳渡口的时候,

他忍不住回头张望,

还看到妻子在岸边伫立的身影,

显得那么单薄、那么憔悴……

李白远去的身影

再一次把宗夫人抛在了身后,

久久地定格成一座“望夫山”。

“我一直在你后面,回头即可见到。”

爱不是占有,也不被占有,

爱只在爱中满足。

人世间有一种爱最,

叫做懂得成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