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对陆游都不太喜欢。 大概是他入选课本的那些诗偏显严肃沉重,总觉得这样的人活得过于一板一眼,和人多了些距离感; 后来,知道了他又与前妻唐婉那些纠葛,又觉得他是个古代版的妈宝男,好感更是寥寥。 以至于梁启超说的“亘古男儿一放翁”,总觉得有丝勉强。 然而,近来再看陆游,这句话竟咂摸出点别的感受。 像陆游这样单纯的人,真的是世间难找了。 01 陆游处事简直一根筋到“不识时务”。 众所周知,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南宋朝廷,就没打算迎回徽钦二宗,收复故地,所以连岳飞都被他们以“莫须有”的罪名除掉。 陆游偏不信这个邪,翅膀还没硬就天天喊着要北伐,给岳飞唱赞歌。 结果,和秦桧的孙子同一届参加科举考试时,前一轮明明第一名,后一轮就生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才有机会靠祖上的光辉进入仕途。 按理说,应该谨慎点了吧? 他却还是老样。 初次入朝为官,就直接建议皇帝要严于律己。 当时宋高宗酷爱珍稀玩物,正在兴头上,被陆游浇一冷水,当然不爽。 陆游却一点不看领导脸色,继续谏言,要求罢免皇帝亲信之一杨存中。(曾监斩岳飞) 当时金兵南下,主战派占领上风,皇帝虽被迫妥协,心里却早已记下一笔账。 不久,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孝宗,自己当个了不必顶事却仍可掌控朝堂的太上皇。 陆游以为新领导新气象,又开始怂恿新帝北伐。 可没想到孝宗是个经不起挫折的,上位初符离集兵败给了他很大的阴影; 再加上他对高宗很孝顺,很多事都会按太上皇的意思来。 陆游非要往上撞,结果就是,皇帝一怒,陆游被一贬再贬。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不是能折腾吗?让你想战斗都没有战场。 02 面对感情,陆游想法又是很简单。 19岁那年,陆游与唐琬成亲。 那是他最心爱的姑娘,两人青梅竹马、志趣相投。 陆家家传的凤钗是他们情比金坚的信物,无数个红袖添香的夜晚,他们诗词相和,写下了相守一生的誓言。 后来的日子,陆游也有想过他们是不是太相爱了,所以才应了“情深不寿”的谶言。 可是,相爱也有错吗? 很不巧,陆游的母亲便是如此认为。 望子成龙是所有中国父母的心愿,眼见儿子恋爱脑大过了事业心,本来就容易出问题的婆媳关系,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可陆游沉浸于爱河而不自知,陆母却已打算好了一切。 成亲三年后,陆游的母亲以唐琬没有生育为由,逼着陆游休了唐琬。“速修一纸休书,将唐琬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面对着老妈与老婆只能选其一的永恒问题,当年还不够老练的陆游,抱着都不放弃的想法抖了个小机灵。 他一面写着休书,给老太太交待;一面在外边搞了所宅院,时时与唐琬会面。以为待到自己金榜提名,定能说服母亲,迎唐琬归来。 结果,老太太听到风声,两人终至相见不能。 两家人为了家族名声,让陆游和唐琬一个另娶,一个他嫁,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十年后,一次偶然,两人于沈园相遇。 唐琬以别人妻子的名义,让人赠了陆游一杯酒。 陆游一饮而尽,两人也并无他言。 目送她离开后,陆游对着一堵粉墙,题下《钗头凤》一首: 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誓言还言犹在耳,却再无来日方长。 此后不久,唐琬染病而逝。 陆游更是用了一辈子去悔恨,去思念。 六十七时,陆游看着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写下:“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七十五岁时,陆游搬到了沈园附近,写下:“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八十一岁,他病倒了,只能梦游去沈园: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八十四岁,陆游去世前一年,真的老到要走不动了,为沈园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就是陆游,爱上了就是一辈子,失去了就用一生去怀念。 03 其实,陆游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 48岁那年,已远离南宋庙堂的陆游,被贬到四川做着闲官,将任满失业之际,经人介绍,入了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 王炎是个主战派,与陆游志同道合;掌着四川兵权的他,终于让陆游亲临前线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那是陆游最引以为豪的岁月。 巡视边防、起草作战计划,遇上两军小冲突,还曾抽刀上马。 “独骑洮河马,涉渭夜衔枚” 夜雪纷纷时,他骑马冲入过已被金人占领的渭水; “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 为追击敌人,即使天寒地冻,他也能凭着一腔热血,坚持到底。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纵过了很多年,这段军旅生涯,他依然念念不忘,多次入梦。 可惜,快意恩仇的日子,总是很短暂。 八个月后,作战计划被朝廷否决,王炎幕府也就地解散,陆游收复失地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念昔少年日,从戎何壮哉!” 那年他快到五十知天命的年纪,却总觉得自己仍是少年。 04 也正是这样的心性,陆游始终对这个世界永远饱含着热情,即便偶尔也会迷茫。 幕府解散后,陆游也消沉过一段时日。 “夜暖酒波摇烛焰,舞回妆粉铄花光”,可谓是眠花宿柳,借酒消愁,从正人君子一下子迅速变成了欢场浪子。 放荡之名声响到有心人想举荐他,都被朝廷以“燕饮颓放”之名无情拒绝。 眼见自己都臭名远扬了,破罐子破摔的陆游,干脆又给自己起了“放翁”这个号。 他还想过干脆不问世事了,甚至还跑到道教圣地青城山专门修道,结果发现自己还是深爱这个世界。 “丈夫生世要如此,齎志空死能无叹!……姓名未死终磊磊,要与此江东注海。” 他一路走来,一路坚持,不惜不贬,错失爱情,渭水强渡,散关坚守,是为了躲在剑门关内贪图安逸吗?是为了写诗聊以遣怀吗? 不是,活着,就要继续前进,为潜于内心不死的热情去努力、去奋斗。 53岁这年,鉴于陆游在诗坛上的走红,朝廷最终还是决定给陆游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到江西担个实职,主管粮仓、水利事宜。 结果第二年,江西水灾,陆游冒着被人弹劾的风险开仓放粮,然后失业5年。 61岁时,“以文治国”的宋朝再次展示对文人友好的一面,又给了陆游一次机会, 希望他在文化事业上为大宋添砖加瓦。 为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还专门让他到些风景秀美的地方,“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 结果陆游任期结束、回京后,第一件事不是回报自己的作品成果,而是连上奏章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还给出了北伐的系统意见。 当时主和派掌权,见陆游还是如此“不合时宜”,便让他再次失业。 其实,他早已是该退休的年纪,读着书养着猫,乡间的日子安逸又美好:“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理想,时刻准备着朝廷的征召。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两鬓就算已先斑,少年血始终未凉。 1210年,又是一个寒冬的日子,久病于床榻的85岁陆游,坚持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此,铁马冰河、惊鸿照影都化作历史的云烟,随风而去。 05 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 陆游一生,上过庙堂,下过疆场,经历了无数的失望,丢失了仅有的爱情,但他始终坚持自己所想所念、胸怀坦荡,一生坚持做了件希望渺茫的事,一生爱了个想起就催肝断肠的人,对家国忠肝义胆,对恋人生死不渝。 朱东润说:“惟有这样的爱,才能想起死去五十余年的唐琬,便看到美人的倩影;也才能对危在旦暮的国家,发生无穷的恋慕。” 亘古男儿一放翁, 他不完美,但依然是英雄。 作者:梅小西 本号文章,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