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称世界有四...

 零壹贰012 2020-12-04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称世界有四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把日本和阿根廷单独划出,足以见得两国有违常识的特殊。

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突出代表,而日本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的高收入陷阱。现在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正在陷入日本化。

对于阿根廷,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阿根廷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由发达混到发展中的国家。其实有误,阿根廷从来没有被世界主流机构认定为发达国家。就算是最富裕的20世纪初期,阿根廷在欧洲人眼中,也只是个土豪,与现在中东产油国差不多。

美洲最好的土地其实是南美,并不是北美,这一点美国人自己也承认。英国人早期一直盯着南美这块肥肉,无奈战五渣,打不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西班牙殖民美洲一百年后,英国终于放弃幻想,去无人愿去的北美殖民了。

阿根廷是南美最先被开发的国家,曾经也是南美最富裕的国家,最近几年被乌拉圭和智利反超。阿根廷早期能这么富裕,与我们的大明王朝不无关系。那个年代的欧洲,对产自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有着狂热的需求,明朝生产的商品在欧洲就是奢侈品,就是硬通货。那时欧洲的贵族对丝绸的狂热程度,远远超过今天女孩子对LV和爱马仕的喜爱。

那时欧洲制造业水平太低,手工作品在东方根本没市场。而中国货是高端品质的象征,而且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一旦问世,所向披靡。要想获得中国的商品,只能拿白银去换,其他什么都不行。但当时欧洲的白银产量很低,这可愁坏了西班牙王室。

好在南美的波多西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银矿,早期美洲贸易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这个银矿展开的。贸易流程是这样的,波多西挖出银矿,运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把银子运到大明换来丝绸、瓷器、茶叶,再运回欧洲。挖矿需要大量的工人,土著印第安人没几个,只能从非洲运来大量黑奴挖矿。把矿运到港口,需要牲口,所以西班牙人在潘帕斯草原上放牧,大搞畜牧业。

阿根廷就依靠银矿和畜牧业,在百年前发家了,让欧洲人羡慕不已。阿根廷所在的南美比北美资源丰富得多,环境也好,种啥长啥。在1500年到1800年这三百年间,南美在各个层次上都完爆北美。但是也正是因为环境优越,使得南美无心寻求一条长久之计,所以在工业革命之后,南美越混越差,资源慢慢成了诅咒。

南美诸国和东南亚诸国,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原因就是土地太肥沃,太富饶了。随便洒点种子都饿不死人,人就缺乏一种拼劲。这跟创业一样,如果后路太多常常难以成功,背水一战才有成功的希望,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成功跻身发达经济体的韩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韩国人命苦,土地贫瘠,家里没矿,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靠的就是拼劲和大金主的支援,馒头冷水苦干几十年,现在混得风生水起。

日本呢,又是另一种情况。虽然都是几十年原地踏步,不同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社会给了一个新的称呼——“日本化”。所谓“日本化”,即一个经济体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低通胀和低增速并存,政府在应对危机进行宽松后,仍不能较好地复苏经济,进而无法实现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失去刺激经济的空间。

数据可以说明日本这种情况的特殊性。我们取1995年和2019年两个年份的经济数据。1995年日本GDP总量为5.45万亿美元,到了2019年只有50873亿美元,24年减少了3675亿美元。以几个同类的发达国家做对比,在相同的时期内,美国增长了179%,德国增长了49%,英法分别增长了70%和111%。再拿最近几年发展较差的三个国家的数据来看,在相同时期内,意大利增长了71%,西班牙增长了126%,希腊增长了53.5%。

日本之所以会陷入“日本化”,原因在于老龄化加剧以及人口的持续下降。日本2019年人口减少了51万5864人,创9年以来最大跌幅。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3588.5万人,占总人口的28.4%,75岁以上为1849万人,占比为14.7%,两项占比均创历史新高;14岁以下为1521万人,占12.1%,占比跌至新低。日本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7507.2万人,占总人口的59.5%,历史最低。

无论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提升,还是劳动人口的减少,都严重打击了消费,在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均在60%以上。要解决劳动人口比例下降带来的消费不足问题,除非拼命增加人口,否则无论用什么经济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

可怕的是“日本化”并非日本独有,其他发达国家正在“日本化”的进程中。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或还能维持增长;但欧盟的经济总量几十年不增反降,连“欧洲发动机”德国也只能做到微增长。欧洲发达国家明知引进移民,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还是没有收紧移民政策。没办法,两害相权取其轻。

阿根廷和日本的教训,值得每一个后发国家重视!

#我要上微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