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旅观察 | 连吴晓波都看好的海外游学 2019年能迎来快速增长吗?

 闻旅 2020-12-04

见过好的旅行,才会懂得如何去旅行。

近日,吴晓波频道发布了其关于2019年的游学计划,并呼吁大家在中国经济形势不算乐观的情况下,更应该走出去,发现新的方向,去探索新的商机。

近年来,游学旅游逐渐升温的声音不乏于耳,但始终没有大幅增长之势。闻旅派(www.wenlvpai.com)了解到2017年中国家长在出国游学教育上的投资人均花费2.3万左右,年龄最小的游学儿童仅5岁,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游学市场增速明显,形成假期游学热潮。但同时,游学机构资质参差不齐、游学产品有“游”无“学”、价格畸高、内容注水等质量令人担忧。

海外游学市场的三种主要模式的利与弊

从市场来看,目前海外游学市场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学校对学校模式。通过国内学校与国外合作的学校直线对接,将本校学生与国外合作的学校学生进行互换,在短期的境外学校进行生活体验,这种模式目前约占市场规模的60-70%。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比市场同类产品低50%左右,加上是合作学校的关系,学生安全更有保障。缺点是学校不掌握旅行资源,对于游学的行程等不专业。

第二,中介模式。主要是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参与,作为中介一方面联系海外游学资源,另一方面在国内招揽客户,这类模式大概占市场规模的20%左右。中介模式主要服务对象是假期海外游学、寒暑假等小长假等时间学校不主动组织海外游学,而市场又需要大量的学生,便寻求中介机构形成海外游学市场。大型教育培训机构有如新东方国际游学、西地球、世纪明德、启德、英孚等...这类模式的优点是产品线路多,语言课程多,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费用高,甚至一些小型企业提供的旅行服务大多没有出境旅游资质,需要再转手借助旅行社。

第三,旅行社出境游模式。主要是由具有出境游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开发,约占市场规模的15%。如携程旅游发布旗下游学业务“携程全球游学平台”、驴妈妈旅游网、凯撒旅游、众信旅游、乐道旅行、美之旅等...这类模式因为有旅行社参与,在行程安排、住宿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专业优势,但是往往没有特别好的“学”的资源和设计,一不小心就会沦落为只游不学的尴尬境地。

海外游学市场的三种主要模式的利与弊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创业型游学机构乃至个人团体纷纷涌入该领域“切分蛋糕”,但是由于该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和部门监管都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游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性价比低”“游而不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时受到诟病。

监管空白,“民不举官不究”。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对于“游学”领域的监管部门,教育局、旅游局、工商局等部门都可以进行监管,但也都可以不管。如何联合执法,如何在监管中明晰各自的权责还需要探索。

准入门槛低,游学机构鱼龙混杂。游学始终存在着承办主体不明确、市场范围未划定、准入门槛低等现象。

价格虚高,价格比普通游溢价好几倍。海外游学市场目前是卖方市场,商家在悉知中国父母教育焦虑情绪的前提下给出的价格往往虚高。

“游而不学”,项目含金量低。现在机构营销时宣称能为中国孩子提供与外国孩子同吃住同学习的本土夏令营,实际只是在租赁的校区里由外教进行简单的授课。还有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机构把海外游学带入成人化、贵族化、娱乐化的误区,让游学变质成商业销售噱头。

层层转包,安全隐患多维权难。近年来不时有消息曝出,有中国学生在国外游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有溺水、车祸死亡的,也有遭性侵的,维权都艰辛而渺茫。从事出国游学的机构多采取层层外包的形式运营,一般接受报名的机构只负责组织学生,把学生送到国外后,学生会被“转包”给当地的游学机构,其中不乏不具备资质的机构,他们往往以低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也会采取各种方式压缩成本,为孩子的游学埋下了许多不可控的隐患。

海外游学市场的三种主要模式的利与弊

出境游学市场的巨大红利。根据新东方国际游学联合艾瑞咨询推出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我国参与国际游学的人数达86万人,而未来游学市场将以20%以上的增速继续呈现扩大趋势,预计到2020年国际游学用户将达到170万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这就意味着,随着未来潜在目标家庭增多、游学需求逐步释放,国际游学将从少数家庭消费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更常规、更普及的“普遍性需求。”

出境游学日益呈现低龄化趋势。从携程网站游学报名的用户数据看,海外游学集中在10到15岁,占比66%,7到9岁比例高达43%,7岁以下达9%。并且6岁以内也占了5%。

中国游学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闻旅派(www.wenlvpai.com)从业内了解到,一个专业的国际游学机构,应该具备四个关键“组件”,即全球教育资源体系、课程体系、导师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全球性教育资源是国际游学服务的根基,课程体系是游学的灵魂,带队导师是连接游与学的关键人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底线和“生命线”,而目前国内这样的机构还屈指可数。

海外游学市场的三种主要模式的利与弊

随着海外游学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效力更强的法规文件,同时探索对现有的旅游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修订完善,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和《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但部门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并非适用对象,最多参照适用。

同时,游学究竟是商业行为还是教育行为,要尽快为其定性,进一步明晰各部门在市场监管当中的权责。媒体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游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工作,让家长和学生增进对出境游学风险的了解,提高辨识力和免疫力,避免上当受骗。

从长远角度看,当务之急是建立游学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建立研学旅行报批和审核制度,由主管部门进行实际论证和评估,并且将结果公示于众,以此进行监管,堵住利益输送的通道。

与此同时,国内应借鉴国外经验,成立全国性行业协会。游学在欧美国家有近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规范体系。据了解,在美国,夏令营项目认证、管理等职能由美国夏令营协会承担,协会还会对活动效果、安全以及从业机构、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在日本,游学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全国修学旅行研究协会等机构会提供大量专业游学方案和服务。英国的专业夏令营有科学的课程设计。加拿大的游学专业机构会将学校老师转化为游学导师,解决游学人才匮乏问题……为推动我国游学市场规范发展,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借鉴。

最后,闻旅派(www.wenlvpai.com)发现,从行业角度来说,游学、研学领域商业模式虽然众多,但是综合来看,出境游学市场发展趋于纺锤形,并整合与BC端渠道融合,短期上市场看好B2B快速增长获客方式,长期看好B2B2C转换品牌价值来实现规模化盈利,同时出境游学正在逐渐配合优质内容+核心渠道+稀缺资源等方式来共筑企业的议价能力,相信未来的出境游学市场,将为中国学生提供更为专业、权威和高品质的游学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