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旅观察 | 升级进行时——看研学旅游如何倒逼景区革命?

 闻旅 2020-12-04

嵩山少林景区研学旅行产品启动仪式成功举办;生命长青·自然之翼 秦岭华阳景区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华阳景区旅游的一新模式,来看看!;张掖平山湖景区研学旅行-学在路上;三国赤壁古战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研学基地揭牌仪式举行;研学旅行内参与5A级景区达成战略合作!5A级景区摇身一变成为5A级研学基地…

此类种种景区开设研学旅游项目的报导已屡见不鲜,可见研学旅游在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也带动了景区的一场升级革命。

行业共识:“景区+研学”前景可期,困难不小

在此前披露的一季报不难看出,景区的生存现状并不好,旅游相关上市公司一季报只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净利润为正,不到三分之一的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景区受到门票降价的影响,利润可谓是降到了历年新低,如黄山旅游的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近7成。

而国内知名的景区也并不好过,此前的网红景区“阿凡达取景地张家界”2018年财报显示去年实现营收4.68亿元,同比减少14.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0.39万元,同比大减60.8%。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航曾表示:“目前很多景区还是门票依赖型。国外成熟景区基本上门票收入占到总收入的30%,而我国景区收入中,门票占了大头,基本占到70%以上。所以门票价格下降,对于整个景区的收入影响非常大。”

那么,景区与研学的结合便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了!

事实上,全球80%以上的研学旅行是借助景区实现的,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环境教育的作用、红色景区能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历史文化景区增加孩子的知识等等,并且通过在研学旅行中的教育和学习,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在心底就会产生对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心理,也符合当下的旅游需求。

此外,闻旅派(www.wenlvpai.com)了解到,目前,我国有两万多家景区,这些景区大多是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历史发生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空间。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研学旅行能不能有效发展,研学旅行能不能取得成效、能不能做大做强,与我国旅游景区研学服务的调整与转型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并且景区受门票经济的限制,开设研学旅游也就更前景了。

哪些城市的景区更适合开设研学项目,怎么开?

如果从数据角度来看,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华北、华东地区对游学项目最为关注,其次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各区域主要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沈阳、武汉、西安等愿意参与研学旅行的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另一方面,闻旅派(www.wenlvpai.com)认为,如果按照趋势来看,山岳等自然景观类将更受欢迎,只是这里面景区升级改造的困难也更大,不过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国内知名的“五岳”均在开展研学旅游项目。

嵩山景区常务副总郭朝宏表示,中岳嵩山是五岳名山,享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等桂冠。其中,嵩山也是天然的历史和地质博物馆,少林景区作为武术的发源地,更是驰名中外。凭借这些独特优势,嵩山景区必将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绝佳课堂。黄山也于日前刚刚结束“中国(黄山)第三届国际研学旅游节”。不难看出,举办研学节活动,已经成为黄山旅游固定开展的品牌活动和研学盛会。

事实上,地方景区做研学旅游也应遵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让有能力的景区先行开展,在“试错”中成长,这样既减少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也给大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及标杆性作用。不过,对于有把握和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景区而言,只要经过充分的课程设计和经营推广,走研学这条路,也不失为赶超知名景区的机会。

例如洪江古商城运营中心主任余芳介绍:“刚开始,我们的市场辐射面很小,主要面向台湾学生在暑假开展海峡两岸财商夏令营活动。景区制定了研学任务系统,每批学员30人,在为期一周的研学时间里,根据景区内的13个景点特色,完成相应的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如在镖局体验押镖过程,在作坊里做手工等,晚上还有本地艺人和非遗传承人传授剪纸艺术和木偶戏等本地传统文化。”

但据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古商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2019年景区的首批研学旅行团于3月29日开团,截至五月初,已有来自全国各地8个学校的5000余名学生参加了研学旅行,最多的一天,景区接待了1000多名学生。目前,景区已经成为湖南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首批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洪江古商城的研学旅行项目日益红火。

创建研学旅游,景区还将面临哪些困难?

从我国景区发展脉络及现状来看,从景区景观的设计、规划包括后期的建设成型、运行时的接待程序、路线规划、服务项目、系统解说、服务人员安排以及软硬件的建设,我国大部分景区都是依托在观光旅游的特点而设计的,虽游玩系统完善,但研学系统不足,传统的景区服务模式在研学身上并不适用,这里面的改革之路也涉及管理层的理念,虽然景区是研学旅游很重要的空间载体与依托,但是转型升级的这条路并不容易实现。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景区开设研学项目后的营销推广,视频广告中很容易看到某某地区的环境、人文等等旅游推介广告,但是涉及景区研学项目的目前还比较少见。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好也要推广好,推广不好,产品也无人知晓”。所以各个景区在做研学产品的时候,也需要专门的团队来负责市场,推动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在市场中站住脚跟。

这一点,宁夏做的比较好,这几年,宁夏利用沙坡头、沙湖、水洞沟、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贺兰山岩画等景区自身的资源优势,推出研学旅游产品,为宁夏吸引到非常多的研学旅行群体。如贺兰山景区结合申遗推出西夏文拓片等研学旅游产品,根据西夏陵景区等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黄河大峡谷景区,推出“走进黄河金岸·传承大禹精神”的研学旅游活动等等。

所以,闻旅派(www.wenlvpai.com)认为,景区做研学旅游产品,需要创新思维和敢于突破的勇气,无论是研学旅游、营地教育、夏/冬令营、亲子游等等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与体验性,这就更需要有一定专业高度的研学产品,此外,如果为了研学影响到景区原本的业务也是不可取的,景区的研学旅游应该是提升景区影响力的品牌,这也就要求了景区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整合市场、高校、研究机构和自身等资源,设计出“游”、“学”兼重的产品。

(图片选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