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旅观察 | 流量、数据与技术“三位一体” OYO2.0如何开启规模扩张新征程?

 闻旅 2020-12-04

“很多公司都想复制OYO,但因为关系到团队、资金、运营等等,落地执行和自我调整其实很难。毕竟这不是短跑,而是持久战。

继月前推出2.0的全新合作模式后,近日OYO详细介绍了该模式在中国的落地进展。

OYO2.0模式的核心是收益保底,具体来讲,OYO对酒店业主承诺每月收益保障,保底部分收基础服务费;超出保底的营收OYO与业主分成,分成比例取决于对酒店的翻新投入及签约时长等;在翻新投入上,OYO会对部分有需求的酒店注资改造,以控制酒店质量;此外,酒店使用OYO提供的PMS,OYO酒店获取酒店全渠道定价权,同时承担酒店的OTA渠道费用。

自2017年正式入华以来,OYO以全新连锁模式引发了国内酒店行业大地震。尽管其扩张速度犹如火箭升腾,但业界对于OYO连锁酒店掌控力、规模根基稳定性、运营管理能力等问题有着诸多质疑。本次OYO全面推进2.0模式,正是对此前模式的某些局限进行的针对性调整。

客观来看,“收益保底、增收共享”的OYO2.0模式对业主而言似乎更具吸引力;但站在品牌方的角度,这无疑给OYO带来了更大挑战。如何确保模式推进的可持续性,真正让合作酒店收益提升与自身良性的规模增长相统一,OYO给出了流量、数据与技术“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在最初的合作模式中,尽管OYO颠覆性地免除品牌加盟费、只按总营收收取3%左右的佣金,但因为早前其对流量渠道的拓展处于磨合期,体现在订单量的提升上需要一定时间,从此前的报道看,少数合作业主或许会因此缺乏耐心。

伴随整个体系逐渐成熟,OYO的渠道运营和流量获取能力已经得到明显提升。据了解,目前OYO分别有协作OTA运营、拓展大客户(旅行社和企业客户等)、App拉新的三个团队,以此提高酒店出租率。

以OTA运营为例,OYO首席收益官(CRO)朱磊表示,广大的单体酒店业主不擅长从其他渠道获取流量,同时亟需从店内繁琐的运营中解放。

OYO首席收益官(CRO) 朱磊

“比如OTA、旅行社和旅游客户,这些流量单体酒店靠自身运营很难导入;另一方面,时间对于业主来说很重要,很多单体酒店业主要从早到晚守在店里,去了解每个平台的管理规则,每天周围寻店看卖什么价,没时间做别的事。如果雇人就要另外花钱,这会带来更大的成本负累。”

今年5月,OYO与OTA巨头携程、美团恢复合作;6月,OYO与支付宝建立合作。在为单体酒店打通OTA直连渠道后,业主借助集团层面的品牌展示,能明显提高酒店的曝光率和转化率。朱磊表示,因为消费者固有的使用习惯不易改变,所以和印度市场一样,对于OYO来说,OTA永远都是友好的合作伙伴。

谈到企业客户,基于此前的快速扩张,目前OYO已经建立起庞大的连锁阵营。朱磊认为,在这种情况下,OYO做很多事会比业主自己做成本要低很多,也更专业。

“我们正在组建总部团队,负责全国各个区域的销售对接,现在国内已经有两三千家旅行社跟我们合作,包括签约一些全国性的大企业,这种合作在印度市场已经非常成熟,而单体酒店靠自己很难接触到这样的资源。”

与此同时,OYO的自有流量策略也在同步推进。以OYO酒店支付宝小程序的会员日活动为例,活动期间带来的新注册会员超过15万,具体到实际转化,像昆明青鸟艺术酒店从OYOApp、小程序带来的订单占比,从今年5月份的1.9%增长到7月中旬的19.4%;佳宝商务酒店OYO直销渠道订单占比,从5月份的10%增长到7月中的34.5%。

“其他竞争对手需要花15年左右的时间积累,但OYO最核心的特点,是通过更短的时间建立同一级别的会员体系。”朱磊谈到,因为产品性价比足够高,从拉新、激活到强化品牌忠诚度,OYO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会员体系,据其介绍,目前OYO酒店的会员数量每个月大约新增100万人。

从阶段性的效果看,OYO全方位的渠道拓展策略获得了显著提升。最新数据显示,OYO2.0在上线50天后已经突破签约酒店1500家酒店,总房间数超5万;2.0酒店平均入住率提升至80%,其中将近一半入住率绝对值提升超过50%。

一直以来,OYO给业界的首要印象是激进的补贴打法,这也是其引发舆论争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本次2.0模式实际的落地效果看,除了流量渠道的拓展外,数据&技术的强大赋能,似乎才是OYO敢于承诺“收益保底”的关键。

“过去的1年里,OYO签约的1万家酒店给我们积累了非常精准的数据,对于风险的把控会比其他的企业做的更好,这也是我们在中国市场运营至今所积累的核心优势之一”。

朱磊谈到,在2.0模式下,保底额度是基于酒店过去10个月的数据,综合酒店房型、房间数、区位条件、市场环境等因子搭建收益模型,对每家单体酒店过去和未来的收益状况进行测算。而OYO要想真正获利,只能与业主进行利益捆绑后实现合作共赢。

OYO首席收益官(CRO) 朱磊

“对于传统的酒店连锁来说,加盟费是很大的收入来源,业主加盟需按品牌方要求装修,之后需盈亏自负,酒店品牌不会给予任何承诺。”朱磊介绍,OYO2.0的改造,一部分是取决于TR的判断,一方面是取决于业主的支付能力,这与最终的抽佣比例挂钩。“OYO2.0不敢说能改造出最好的旅居环境,但一定是基于合理的成本追求最优的性价比”。

除物业改造外,涉及到核心的运营,OYO2.0希望通过技术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与传统的驻店经理模式不同,OYO2.0更多是通过运营系统以技术替代部分人力劳动。如何通过系统算法来给酒店客房定价,在这其中至关重要。

据介绍,OYO2.0搭建了一个人工智能动态调价系统,全面掌控酒店的定价策略,结合大数据、流量波动、周边环境等因素,根据供需关系为酒店房源自动定价。也正是因为智能动态调价,OYO可以完全颠覆传统“店长模式”,脱离“人”这一变量,通过科技手段达到对酒店运营管理的标准化优化,从而实现酒店总营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从签约到上线,无论是签约的AM,到负责改造的TRM(酒店改造经理),到真正落实服务运营的ABM(区域商务经理),必须要形成一个闭环无缝衔接。具体到ABM,如何帮助业主管理OTA渠道、营销引流、防止销售数据泄漏等等,高效的运营一定来自强大的科技赋能”。

朱磊谈到,从一个中央管理团队落到城市层面同时去管上万家酒店,这非常有挑战性,尽管目前OYO不能说最好,但可以看到团队每天都在提升。“回到科技赋能,任何酒店在当天发生问题,在体系里是立刻可见的,随后团队会开始启动后续跟进,思考如何把事项标准化,进而实现线上的可控和可管理,这是我们日复一日在做的事情。”

尽管OYO2.0在持续推进,但目前其数据量和算法还在持续完善和升级,部分场景仍然需要人为介入和判断。而按计划,现存的绝大多数问题和挑战,未来通过技术落地都将得到解决。

要指出的是,目前1500家签约的OYO2.0酒店中,绝大多数都是老业主转化而来,尽管合约为一年起底,但朱磊介绍,出于对OYO的认可,目前签订最长的合约已经有5/6年。之所以有部分没有转换过来,一是跟OYO人手不足有关,另外也跟合同是否到期有关。而按计划,到今年底,OYO2.0将签约10000家,总房量达50万间。

“现在市面上的品牌很多,但只要能给业主提供最好的价值,他们一定会做出最理智的选择;”朱磊谈到,很多公司都想复制OYO,但因为关系到团队、资金、运营等等,落地执行和自我调整其实很难。毕竟这不是短跑,而是持久战。

“在这样的深度捆绑下,未来当OYO2.0扩张到1万家酒店,每晚可能有几十万人入住,平台与消费者的接触又非常深度,对于合作的酒店业主而言,这将产生无限的幻想空间。”

-End-


点击图片跳转活动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