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石价格,难倒了多少评估师

 二闲居 2020-12-04

作为一个中国观赏石,中级价格评估师,我对石头价格,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困扰了我很多年。下面一篇小文章,略有所悟,让我豁然开朗。

众所周知,石头不能当饭吃,观赏石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

这是艺术的本体价值, 它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升华、对自然美的发现、对艺术理念的钻研、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而创造出来的。

但是,观赏石往往还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上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

打个比方吧,走在河滩上,一不小心,踢了一个脚趾头,刚好就捡了一个好石头,一本万利,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它的价值。

有了一个中国观赏石,中级价格评估师的高帽子,戴在头上,于是乎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石友们前来咨询,希望能给他们自己的观赏石定价。

可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我也经常思索这个问题。分析起来不能满足石友的原因,可能不外乎就这两点:

一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特别爱,希望都是高价,而自己又没有交流或去了解市场,我们用《市场法》中的市场比较法定价,他又半信半疑。

二是用《市场法》中的专家咨询法,比价类推,如同行、同事及同类水准观赏石在市场中的价格,可现在“砖家”满天飞,石友对砖家已没有多大的信誉度了。

因为在现实的观赏石买卖中,没有一定的价格标准,同一个石头,取同样的名字,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不同。

同一个石头,在同样的地方,取不同的名字,价格也不同。很难实现“同工同酬”,以至很多石头爱好者不玩石头,怕与奇石市场打道。

打个比方,有的石友一张口就是“我的奇石多少万一个,别人已出了多少万,我不卖等”,他的参照对象可能都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天价石:“什么小鸡出壳啦,什么五花肉啦,什么岁月啦,屁,什么都不是”。

有很多石友很纳闷,我的和天价奇石差不多(他自己认为的),为什么我的的奇石卖不到好价钱?还有石友生闷气,某某的石头都是加工打磨的,怎么还有人出高价钱?更有藏家们不解,石头工艺品千篇一律,可也有销路。

这些疑问,同样也是很多观赏石鉴评师,观赏石价格评估师和收藏投资者不能理解的问题,我就百思不得其解,期待老师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

不能理解的关键,是我们始终纠结于观赏石的外观价值,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文化内涵”。

当下,观赏石已成为一种艺术财富筹码,谁能积极配合市场、挖掘观赏石文化内涵,同一个石头,底座配得好,名字取得好,价格就截然不同,谁的奇石就会成为市场中受人热捧的“硬通货”,它的价格提升空间也就越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