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那“倚老卖老”的婆婆,人到晚年被儿女“孤立”了,终于认输了

 东林夕亭 2020-12-04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人与人相处,需要注重“推拉效应”。

如果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彼此都在使劲儿往前推,往往会是一种剑拔弩张的状态,两个人都不敢放松,而且都很累。

如果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彼此都在尽力往回拉,关系也不会好,这时候就像两个人共同拉着一条皮筋一样,谁先松手,谁就会受伤。

想要处好关系,就需要推拉并进,该推的时候推,该拉的时候拉。

当然了,如果你不愿意跟某个人继续相处了,那就直接断了关系就行,这时候也就无所谓推拉了。但如果你愿意跟某个人继续相处,或者你不得不跟某个人继续相处,则需要用你所知道的“推拉效应”去改变对方。

02

婆媳之间,很多时候都需要推拉,尤其是在儿媳不想离婚的时候,摆在你面前的婆媳问题必须要解决。

父母子女之间,更是需要用到推拉,因为这是不得不继续相处的一种关系。将这种关系跟婆媳关系结合起来,就有了这样一个命题:婆媳关系出现问题时,需要夫妻二人同时去面对。

君雅和婆婆之间就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不过她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真正的主导者是她的婆家大嫂。

君雅嫁到婆家比大嫂晚,在她嫁过去的时候,大嫂和婆婆之间已经有了矛盾,原因跟她的婚姻有关:就因为婆婆要求大儿媳妇给小叔子买房被拒绝了,从此两个人就有了矛盾。

她老公其实还好,当初作为小叔子,并没有跟婆婆串通一气欺负大嫂,反而看不惯婆婆的做法,之后也没让婆婆出钱,他和君雅两个人承担了婚姻所花费的所有费用。

表面上看,婆婆是偏爱小儿子的,但是,在君雅嫁到婆家以后,并没有受到婆婆的善待,婆婆跟大儿媳妇有了矛盾,无法欺负大儿媳妇了,就开始欺负君雅,同样是巧立名目要钱,搞得整个婆家怨声载道。

后来事情得以解决,是源于她和她老公,大哥大嫂以及小姑子私下里开了一个小会,一致认为应该纠正下婆婆的观念和行为,一致认为应该“孤立”婆婆一段时间。

关于这一点,我们昨天在讲婆媳关系的时候提到过:如果婆婆有问题,夫妻二人额外拉上婆家另一个人,对婆婆进行合理的“孤立”,就能解决婆媳矛盾。三个人尚且可以做好这件事,更不要说五个人了。

结果显而易见,婆婆被儿女“孤立”以后,忍不住权衡利弊,认识到自己到了晚年没有依靠不行了,终于认输了,再也不欺负两个儿媳了,陡然变成了好婆婆。

君雅和其他几个人都是懂事的人,婆婆不再找麻烦了,他们当然愿意好生照顾她,当然愿意给她养老,用君雅的话来说就是:

『虽然大嫂看起来比我霸道,但相处久了我发现,她其实跟我一样,也怕婆媳矛盾,也不想跟婆婆闹别扭,也想跟婆婆处好关系。但是,我们对婆婆好,婆婆却一直不配合,一直对我们不好,我们能怎么办?毕竟她是长辈,我们总不能一直跟她僵持吧?所以,免不了要动用一点手段去纠正婆婆的错误想法,她变成好婆婆了,不仅对她自己有好处,对婆家所有人都有好处。』

03

上面两对夫妻解决婆媳矛盾所用到的方法,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推拉”,把握住“推拉”的关键以后,很多人际关系上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单从婆媳关系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儿子想解决婆媳矛盾,还是儿媳想解决婆媳矛盾,都应该寻求“帮手”,跟自己一起推,或者一起拉,就像拔河一样,你这边有多个人,婆婆那边只有一个人,她不得不识时务,不得不认输。

只要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是想让一家人和睦相处,通过“合理的孤立”去解决婆媳关系上的问题,都是好事,过程可能会显得对婆婆不尊重,但结果是好的。

不仅是婆媳关系,其他关系也是一样,尤其是涉及到两辈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晚辈,在长辈面前有时候需要耍一点手段,需要做一个“不好惹”的人,才能纠正长辈对你的错误认知。

比如,有些亲戚盲目对你催婚的时候,如果你不好惹了以后,你的父母还帮着你说话,说尊重你的选择,不需要别人多管闲事,那些盲目催婚的亲戚自然不会再提催婚的事。

反过来跟父母相处的时候也是一样,父母催你结婚或者让你回家考公,虽然出发点是为你好,但是你有别的合理追求,这时候就不能盲目妥协,也需要适当的“不好惹”。在此基础上,加上一点“推拉效应”,找一个帮手站在你这边,就可以改变父母的固有认知和观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