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养阴还是扶阳?你要这样吃才对!

 为什么73 2020-12-05

今天

大多数人都会接触到一些养生知识,告诉我们冬季应该养阴。这时候另一些人就蒙了,因为冬天明明很冷,为什么还要养阴?那冬天究竟应该养阳还是养阴,这个话题看来是有必要说一下了,否则究竟补什么,连方向都没有了。

《黄帝内经》这么说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这样记载:“春三月,此为发陈……养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养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养之道也;冬三月,此为闭藏……养之道也”。

这段经典的话一直以来被人做为四季养生的准则,这里讲的实际就是人体阳气应该随着自然界的规律去完成“生、长、收、藏”四个过程,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四季的轮转、人体的气血运行其实都是阳气“生、长、收、藏”的的运动结果而已。

同时,《四气调神大论》里还根据上面的论述总结了一个观点,也是我们平时养生的准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然养阴,那是不是就等于不用管阳气了?养阴就可以多滋阴了?

其实,这里的养阳和养阴并不是单纯的“补”的意思。

养阴和养阳不是补

虽然《内经》说了我们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这里的“养”从“三月”那段话的内容来看并不是说我们要“补”,这个“养”是告诉我们要顺势、顺时而为。

在春天的时候做让阳气生发的事,这叫春生;在夏天的时候做让阳气生长的事,这叫夏长;在秋季做让阳气收敛的事情,这叫秋收;在冬天做让阳气闭藏的事情,这叫冬藏

所以,这里的“养阳”和“养阴”并不是单纯的“补阳”和“补阴”,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去生活和饮食。

冬季怎样养阴和扶阳

既然已经明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让人们随着自然的节奏进行“春发夏长,秋收冬藏”,怎么做就简单多了。而此时冬天的“养阴”实际也是为了让阳气能够更好的闭藏起来,以为来年更好地生发休养生息做足准备。

冬季的养生有两个问题:

  • 一是让阳气闭藏好;

  • 二是保护好身体,不受冬季寒气的侵袭。

让阳气闭藏好,就需要在晚上阳气闭藏时及时入睡,因为人睡着了以后身体的阳气也会闭藏起来。如果当睡不睡,长期熬夜,阳气就不能闭藏,而耗散于外,这样你的阳气就会被耗散,而导致各种阳虚的问题发生。所以,冬天夜晚要不折腾,尽量谢绝各种社交活动,不熬夜。

另外,在饮食上要适当增加苦味的食物,减少咸味食物的摄入。这利于阳气的闭藏,更利于养阴。因为苦味的食物可以帮助身体清理胃肠积热,积热被清理之后阳气才不会被扰动。如苦菊、苦荞、菊花、橄榄,也包括一些常吃的青菜如茼蒿、油菜、白菜、白萝卜等,虽然不苦但也可通利肠胃。而山药、芡实这些可以帮助固涩精气的食材也可以常吃,有助于帮助身体阳气和精气的闭藏。

保护身体不受寒气侵袭,是因为冬季在冬至的时候阴气最盛,阳气刚刚萌发,最稚嫩之时才更需要小心呵护。这时早上晨练要在日出之后,同时外出活动要注意头颈部的保暖,因为头颈部是阳经汇聚之处。如有受寒时,可用生姜3片、大枣3枚煮水喝以驱散风寒,此时不必拘泥阳气需闭藏的说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