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世都无百岁。——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月楼高休独倚。——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范仲淹《野色》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范仲淹《野色》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纷纷坠叶飘香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夜寂静,寒声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下一页上一页 罗绮满城春欲暮。——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莺解新声蝶解舞。——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山映斜阳天接水。——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范仲淹《岳阳楼记》 少痴騃、老成尪悴。——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谁会山公意?——范仲淹《野色》 登高醉始回。——范仲淹《野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范仲淹《野色》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范仲淹《野色》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岳阳楼记》 是进亦忧,退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争教我悲无欢绪。——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相尚以道。——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惟先生以节高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百花洲上寻芳去。——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浦映□花花映浦。——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恍然身入桃源路。——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莫怪山翁聊逸豫。——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功名得丧归时数。——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惟光武以礼下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