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两百多年都未能彻底降服蒙古,为什么清朝几十年就解决了

 公元2012 2020-12-05
大明王朝太祖朱元璋年间,收复了沦陷400多年的燕云之地,将蒙古人赶回了老家,随后几次远征彻底捣毁了元廷,使得蒙古分裂。成祖则五次远征一次次打击鞑靼、瓦剌等蒙古各部。而后虽然遭受了土木堡惨败,但大明对蒙战争始终保持着优势,可并没有彻底消除蒙古的威胁。

而清朝还叫后金时就已经把林丹汗打跑,蒙古帝国彻底覆灭,其后葛尔丹妄图东山再起重演成吉思汗的辉煌也被康熙镇压了。
是什么原因能让清朝几十年就摆平了蒙古?
明朝的问题是想打的时候,没考虑到游牧民族可以跑路,打了几次人家跑了,老是远征财政受不了;等财政好转了,皇帝都换人了,关外卫所内迁太多了,没心思北伐了,只能以“露头就打”作为指导思想。

满清为了入关那么就必然要征服蒙古,这是必须的,因此不会因为皇帝换人就改变方针,可以持续进攻。

其次,满清發明了“盟旗制”,比羁縻制度还高了一个段位。以利益诱惑让其放弃游牧,再“众建诸侯少其力”;再者每个盟、每个旗多行封官之举,短时的蒙古贵族都愿意当官,但在固定的牧场上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会迅速掏空蒙古的战争潜力。

说白了,就是拉拢游牧民族,让一部分游牧民族变成自己人。在大清朝崛起的过程中,拉拢蒙古人,成立蒙古八旗,和蒙古通婚。蒙古人一看,跟着大清朝,有吃有喝,蒙古女人还能做大清朝的皇后,十分有面子,所以铁了心跟着大清朝混。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想闹事,首先得问问蒙古八旗同意不同意。这就是通婚制度。

当然更重要的是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在这一方面,清朝是有着先天的优势,个人认为清朝所谓摆平蒙古摆平用的不够恰当,女真包括后来的满洲与蒙古应该是再次结盟合作,个中争斗无非是谁当领导者的问题,不存在明蒙对峙百年情况下下汉蒙两族血海深仇,女真与蒙古之间联系紧密,让蒙古诸部一度认为后金是红衣蒙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