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疆印象

 昵称37581541 2020-12-06

印象中的新疆是绚丽的,有笔直公路两旁无边际的草地与广袤的沙漠,有堪比折颜的十里桃园的万亩桃花,还有胜于浩瀚松林又暗藏历史的滑雪圣地。但是飞机落地那一刻看到的景象令我惊呆了,原来秋天的新疆与北方是一样的,草木枯黄,萧瑟秋风。直到走出机场后我还是没有从诧异中缓过神来,叨叨着真是不一样,吴老师开玩笑说:“你自己还是学地理的呢,这儿什么气候都不知道啦?”,确实,新疆深居内陆,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1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六分之一的疆土,广袤辽远,地貌多样,包括冰川、山脉、盆地、沙漠和绿洲等,“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带来了新疆气候的区域差异性。冬季北疆位于蒙古高压中心西南部,格外寒冷,积雪期长,而南疆地形相对闭塞,北来的冷空气受到天山的阻挡,当冷空气从东边绕过天山迂回到塔里木盆地时温度已增高,那里没有稳定的积雪,夏季南疆热低压势力强,所以南北疆的温度和年降水有明显差异,表现为北疆温度相对较低、年降水多、相对湿润,而南疆温度高、年降水少、蒸发量大、较为干燥。因此,新疆地区土壤的成土过程比较多样,涉及到荒漠化过程、灌淤过程、耕种熟化过程、有机质的累积过程、钙的淋溶淀积过程等。

2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项目名称:土壤综合观测与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编号:2018YFE0107000)的支持下,我们在阿拉尔地区开展了服务于土壤质量评价的土壤调查。该地区由管理,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有车的地方就有尘土飞扬,塔里木河南边低空灰黄一片,不似高空那般晴空万里,如早年内陆北方沙尘暴时的情景,一河之隔的阿拉尔市区的上空却是蓝天白云。

在塔里木河北岸眺望南岸天空(塔里木河大桥附近)

3

沙尘的主要来源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沙漠边缘的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是新疆建设的基础,亘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动辄成百上千亩的棉花地、果园和枣园支撑了新疆经济的发展,也创造了沙尘的重要缓冲区,加上塔里木河的微气候调节作用和市区的绿化,沙尘影响到达阿拉尔市时已经相对减轻了很多。我们采样的区域有棉花地、枣园、苹果园、梨园和稻田,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和降雨少,这里的水果甘甜爽口嘎嘣脆,我们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大饱了口福。给我印象最深刻是这丰收的棉花地,放眼望去白花花一片,有种瑞雪般的喜悦,金秋包裹着百顷无垠的棉花,并不逊于有青山倒映与双桨的湖面。

丰收的梨园、苹果园、枣园和棉花地(照片远不及眼睛看到的壮观)

4

阿拉尔地区,建筑简单但功能齐全,这里不像内陆是推陈出新一代代发展起来的,而是在短时间内依靠当地与外迁人民的勤劳共建的。在与当地农户沟通耕作方式和聊天后才多少明白了为什么叫。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维护国家边防安全到现在的社会经济建设,已经历了三代人的努力。

我们野外工作的向导和家人1994年到新疆参加建设工作,当年他们3月份到这里,柳树还没有发芽,到处干枯一片,用他们的原话就是“心都凉了”。在兵团有组织、有纪律又有集体荣誉感,一切听党的指挥,那个年代还是半机械化,几百亩地需要人工放苗和定苗,而且因为地面不平整,春冬灌溉效果都不好且水浪费严重,导致亩产棉花差别很大。后来随着高压滴灌、1穴1粒播种机的投入使用,职工负担减轻了不少,也节约了资源,近年来开始全机械化,机播、机器打药、机械除草、机采等,农作越来越省力,职工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他们脸上不仅藏着岁月的痕迹,还刻着经年累月的风沙日晒,向导说他们的年收入都不错,棉花还有国家补贴,所以只要用心把枣子和棉花种好就行了,回头退休了也有几千元的退休金,所以现在也没啥压力。他们为新疆建设贡献了大半辈子,与我同辈的孩子们看着父辈们的辛勤劳动长大,也深深热爱着父母挥洒汗水和青春年华的土地,尽管没有东部的繁华都市,但是他们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乡。

棉花收获机械(如果能找到正在作业的师傅,就会知道这绝对是庞然大物)

5

田间路两旁的风景(真真地让人流连忘返)

塔里木河是我国的第一大内陆河,由源自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和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田河汇流而成,塔河源绿洲是塔里木河零公里起始点,我们去的时候已经不是胡杨林层林尽染的最佳时间,黄金叶也凋零过半,但登塔远眺,仍然是藏不住的广阔震撼。在塔河源绿洲,主要生长有胡杨树和红柳,伴生种有芦苇和假苇拂子茅等。

胡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生长在沙质土壤中,喜光、抗干旱、抗盐碱,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塔里木河岸最为常见,有胡杨的地方总有让人痴醉的风景,且这个古老的树种有着“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流传,胡杨是塔里木河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展示了恶劣环境下生命顽强和独立的美。

红柳是一个极好的沙漠盐碱地造林树种,具有泌盐功能,它吸收土壤中的盐分,然后通过叶片排除体外(叶面上有盐层),一定程度上起到土壤脱盐的作用,同时又为动物提供了盐分。

芦苇生长分布十分广泛,在盐斑明显的盐碱地也能生长,但这里的芦苇分布稀疏、植株低矮,很明显受到了盐碱条件的限制。

气候条件是否恶劣,更多的是从我们人类角度考虑的,对于胡杨来讲,这里提供了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大自然就是这么缤纷多彩和出其不意,无论什么气候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总有风景让我们叹为观止!我们常常讲要保护大自然,实际上更多的是保护人类的生境,因为大自然总是在那里,不惊不喜,有她自己的平衡!

塔河源地胡杨林(请一定把它想象成金黄色的)

胡杨、红柳和芦苇(红柳的分泌物确实是咸的)

6

结束了十天的采样工作,我们在两万亩的农业示范区收获了148个1m深的土样,其中112个来自棉花地,18个来自枣园,10个来自果园,剩余的来自水稻田、杏树苗园等,对当地农业的耕作模式与存在的问题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后续的土样分析结果将用来做示范区的土地质量评价,不仅会揭示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地质量的差异,还可以基于土壤垂直变异来窥探土壤的发育过程。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我们也亲身感受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并听了这里奋斗的故事,在回去的路上,也看到了念想中的新疆,笔直的公路,不过两旁不是牧草,而是有三千年历史的胡杨树,看着尘土飞沙,这里似乎荒芜得一无所有,仲秋棉花绽放、枝头挂果又让人觉得这里富有得遍地黄金。

采完了最后一个样点(披星戴月有没有?)

笔直的公路两边的胡杨(念想中的新疆)

END

责任编辑 文慧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