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暖不是让大家热 而是要

 望月舒文 2020-12-06


IMG_256

随着冬天的来临,采暖供热问题一下子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我国的供热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每年的供暖期内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问题的焦点无外乎什么时候开栓供热,热不热,采暖费这三个刚性的问题。

这不,今年刚供暖就出了一个一句话引发的热议,一时间网络上口水水淹七军,唾沫星子星飞满天。

网传:陕西渭南住建局总工程师在回应暖气不热的问题时公开表示,“冬季供暖不是为了让大家热,主要还是为了让大家感觉到不冷。”甚至声称国家规定室内温度18度就是达标。

乍一听,他的这番话也没什么毛病呀?

按照常规讲人体最适宜的温度是25℃,北方冬季室内最适宜温度为22--23度,室内温度达到18度以上就可以。如果温度高于25--26度会感觉太热,室内外温差太大反而更易感冒。

可是,为何这位总工程师的话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呢?

对于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处在一个四季如春的环境下,冬天再冷也不过零度,到了十二月份,顶多打开空调就挺暖和了,晚上睡觉多盖被子,屋里待着多加衣,再不就白天到外面晒晒太阳日子也好过些。可是,对于北方的小伙伴们就不同了。十月份刚要结束,有时候就要迎来西伯利亚寒流,天寒地冻,瑟瑟发抖那种滋味不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所能撑住的。

对于这个总工程师的观点,我相信很多南方小伙伴都是无所谓的,可以持支持观点,可以漠视不顾。但是对于北方的小伙伴们来说,我相信大家都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北方的冬天都是零以下。南方人没经历过北方的寒,你根本就没有发言权。谁见过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会冻死人的你知道吗?

正因为天气比较寒冷,所以北方才需要供暖,而所谓的供暖最核心的是在于“暖”这个字。

对于供暖来说,使用暖气就是让家里温暖舒适。

所谓的不冷,在不同的人理解看来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理解只有20度以上大家才觉得不冷,但是对于那些抵抗力比较强的朋友来说,有可能10度以上他们就觉得不冷了。当然,室内温度不能太高,如果室内温度超过22度,年轻人和中年人能习惯,但是老人和小孩就不适合了。从环保的角度,供暖太热会造成能源浪费,破环环保。

所谓的不冷,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个总工程师所说的供暖只是为了不冷,有些不着边际,让人听着不舒服,尤其是北方的朋友觉得有点太寒心——这不仅让人感到身体寒冷,更是心里发凉。

对于北方居民冬季供暖来说,追求的是一个暖字,而不是所谓的不冷。如果供暖只为了保证大家不冷,那干脆不要叫供暖了,直接叫“供不冷”不就得了吗!难怪网友们有的就说,如果“供暖只为了保证大家不冷”,在家里穿上棉衣,不用暖气也不冷,那交暖气费干什么?照此说来,那公务员可不可以说开点工资保证饿不死就行了;人们也不用奔小康了,日子差不多就行啦!

现在,为何那么多的人都认为那位工程师的话是一句特别荒诞的话?其实就是深度怀疑他替供暖企业将自己的职责推卸出去,好像变成了做好事的隔壁老王。就如同路旁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学生一样,也如同地铁上让座的民众一样,变成了一种“帮你是好事,不帮是本分一样。”

我们真不想去辩证“热与不冷”的关系。对于老百姓来说,感觉到屋子里暖和就行。如果供暖温度太低,让百姓不舒服那一切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

现在我们的公共供暖无论是国营还是私营的,因为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他也是小康目标的一个组成,政府应该做好监管,行业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技手段,提高供热服务水平,让用户满意。说一千句一万句都没有用,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室内温度,就是失职。就应该给用户一个说法,或者是经济赔偿或者是其它表示。决不能像那位工程师说的那样:冬季供暖不是为了让大家热,主要还是为了让大家感觉到不冷。

其实我觉得不应该是不冷,而应该是舒适,就是要让你感觉很舒服的温度。据说,德国碳纤维远红外供暖系统的理念就是低温低压供暖,而低温并不是说比较冷,是比较舒适,不会让你口干舌燥,不会让你吸收扬尘等等。

所以,想对那位工程师说,您的前一句话没毛病,供暖的目的确实不是让你热。我们也不需要热。您的第二句话有问题,应该改成让你暖和舒适,不是不冷就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