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煮财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呼唤强大的资本市场

 阳光正能 2020-12-06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是中央对“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设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12月3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官网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题,专文进行解读。可以说,未来五年,发展直接融资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最终落脚点。


相对于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实现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供、需双方面对面交易,或双方直接达成协议,或前者在金融市场购买后者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显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与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强弱、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直接融资存量达79.8万亿元,约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29%,也就是说,超七成的社会融资需求满足仍依赖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央行行长易纲近日撰文指出,近十多年来,我国银行贷款在各项融资之中的占比明显提高,风险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集中。

减少对银行债权融资的过度依赖,唯一路径就是发展好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诚如易会满所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明显加速,直接融资呈现加快发展的积极态势。但与“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期望目标相比,现阶段资本市场显然还不够强大,体现在:市场新兴加转轨特征明显、发展还不充分,中介机构资本实力弱、专业服务能力不足,投资者结构还需优化,长期价值投资文化有待培育,市场诚信约束不足等。

2020年正值中国资本市场30周年,以沪深股市为标志的中国资本市场,自其诞生后,公众因为“炒股”才逐渐对直接融资有了概念。这些年来,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力,一直是追求,但从实际成效看,明显还任重道远。


就新股首次发行(IPO)融资而言,业内存在的“大小年”之说,就足证状态尚起伏不定。梳理近几年沪深股市江苏企业IPO融资情况,2016年是“大年”,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达41家,融资额超250亿元。2017年“再接再厉”,65家IPO企业共募资304亿元。2018年骤变为“小年”,仅有20家企业IPO。2019年“恢复性”增长,全年31家,募资251亿元。今年上半年,有18家企业IPO,募资140亿元。历年来,江苏企业IPO始终排在全国前列,2018年的20家还居全国首位,江苏的“年景”变化也是全国的缩影。

虽然IPO只是目前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鼎力“三足”——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中的“细流”,如,2016年,江苏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超过5600亿元,其中近七成为债券所“贡献”,IPO占比不足5%,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融资“年景”也“受制”于经济发展这个“基本面”,但,IPO“年景”起伏不定的现状,无疑也暴露出资本市场自身还存在不少影响功能发挥的短板。

为什么股市融资到了许多股民嘴里变成了“圈钱”?这“流露”出不少“吃亏上当”的投资者对新股首发、老股增发的“抵触”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上市公司质量还差强人意、市场诚信约束还需加强、监管执法还有待健全完善。            

撰文:吉强
编辑:雪梨
值班主编:阳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