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养与“轻龄”

 熟年人生 2020-12-06


前不久网络上有个帖子:2021年一定会火的一个新词“轻龄”,即将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轻龄”是一种生活理念,倡导人们“坚守年轻,拒绝衰老,今天要活的比昨天更年轻”。

     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视,现在国民比任何以往都十分关注和投入。12月1日下午,有幸参加了“与爱同行”2021年全国老年春节联欢晚会筹备组在上海罗溪书院举行的媒体见面会。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下属康养文化产业项目办公室在会上隆重亮相。肖副主任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举办老年春晚的目的就是要呼吁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奉献爱心,服务老人,为构建老年友好社会贡献力量。

会上,康养文化产业项目办公室高志民主任接受著名书法家杜富华先生捐赠“与爱同行”字画

康养文化产业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永和豆浆创始人林炳生,用其响亮的声音和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向全场来宾致意,表达了来自台湾的民营企业对中国大陆康养事业的践行观。

那末,如何看待和大力推进正方兴未艾的康养文化产业呢?

                     康养理念前瞻引导

推进康养文化产业,首先需要前瞻性的理念引导。为何要搞康养产业,搞康养产业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主要有这三方面的考虑: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之所以重视康养,无非想延年益寿、健康快乐和生活丰富多彩。

理论上说,人的寿命可以活到120岁。最近网络上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河南有一佛道双修的高僧吴云清,竟然活到160岁。死后放进缸里三年肉身不腐,后被弟子塑成金身,长期供信徒瞻仰。

从社会角度讲,主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

《建议》明确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其中,提出: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发展,要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

为了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康养文化的认识,有几本书是推荐值得一读的。如《周易》、《黄帝内经》、《庄子》、《道德经》、《心经》、《浮生六记》、《闲情偶寄》等。古人常云:修身养性,仁义道德等,也是做人的基本规范。

康养政策大力扶持

继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平安中国”之后,2015年“健康中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要求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此,随着“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大健康”时代的新蓝海。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出了到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2030年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6万亿。“健康产业将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大健康产业步入黄金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预言保健产业将成为世界“财富第五波”。中国老年人口将赶超4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12亿,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老龄化水平为15.5%。2008年中国健康素养水平是6.68%,预计在2020年提升到20%。预计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占GDP比重将达到6.5%。而美国2009年已达到17.6%。

在大健康时代,人们对于养生和大健康的需求已不单单是治疗,而是表现在预防、治疗、修复、康养——“四结合”。康养是生活新方式,也是新的产业,会催发许多新的业态。

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形成以康养+旅居+休闲+医养+农业集合的新型的康养游憩度假型产业。这个产业扶持政策已在《健康中国2030》、《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康养、养老等领域的附加条件》、《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国家的宏观政策和鼓励措施下快速形成。

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健康旅游。2013年全球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14%的旅游产业总体规模经济。2017年全球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6785亿美元的收入,占世界旅游收入的16%。《大健康十大投资热点市场规模预测》显示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近3万亿元,居全球第一位。据中投顾问预测:2017-2021年,我国医养健康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2%,预计到2021年,医养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603亿元。

康养基地重点支撑

   既然我国康养产业预测市场空间巨大,也有专家预计作为大健康产业,我国到2035年会达到43万亿需求。形态和功能多样的康养基地建设已经方兴未艾。

有专家预测:田园+养生养老+康养模式聚焦人们的视线受到全人类的追捧。三五年后,80%的人群需要这样的生活以作为生命的润滑剂,令田园+养生+ 康养模式产业发展势不可挡。中国田园健康产业在未来五年将扩大10倍,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市场需求庞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国保健养生市场每年蕴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2000元用于健康养生。

人们对于康养基地的选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说,作为国内康养基地的基本要素,从中老年客户角度讲,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条件:

一是出行交通相对便捷。高铁单程希望不超过5个小时左右,长途大巴不超过4个小时左右,飞机不超过三个小时左右。尤其是到达目的地城市后,转车的次数要少,时间要短。最好直接到达目的地。

二是食宿接待安全称心。一般到另外一个城乡度假康养,少则三到一周,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人们对于住宿和饮食的要求也就格外“挑剔”。住宿首要是卫生、舒适、安全。而餐饮则更多的是要在卫生健康的前提下,要富有当地特色美味菜肴等。食宿接待能力,一般要求至少一次有1~200人以上的接待能力。

三是生态环境清新自然。康养基地的选择,从某种角度讲,生态环境可以作为第一项。至少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水质清澈。最好,有风景优美、可以游玩的景点多多。负氧离子、果园、温泉、森林、山谷、平湖等,一般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四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人们到了康养基地,吃喝玩乐基本满足后,就要有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就需要了解当地的历史人文故事及人物事迹等。相对丰富有特色的博物馆、美术馆、寺庙,或者多彩多姿的非遗项目等,更会让客户有意外的惊喜。

五是医养结合特色服务。如果康养基地能提供富有特色的医养结合的健康检测、疗养、修复、运动等,则会给康养基地加分。一般选择以中华传统中医药为基础的特色康养服务,如:搭脉、针灸、推拿、整骨、理疗,还有药食同源、节气养生等食疗服务,包括能提供太极拳、气功、瑜伽等简便易学、强身健体等锻炼项目。

当然,还有根据不同气候,选择不同如避暑、避寒、避雾霾等康养胜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康养产品多元赋能

在当今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康养产品也不同程度地带上“智慧康养”的烙印。但万变不离其宗,康养的根本目的是健身强体、固本培元。所以,倡导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康养文化为基础,推广多功能的健康康养产品,也是康养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最近接触到有这样特色的一些康养产品。如:

茶疗养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药典里,500多年前提到茶可以入药。武夷山当地又有“三年为药,五年为宝,十年为灵丹妙药”的说法。

采用不能低于四十年茶龄茶树,再以花为引,根据各自人身体的不同会用三到七种,并选择武夷山山泉水是因为它有药性,这就是原汤化原药。

茶的香醇,花的芬芳,山泉水的甘冽,蜂蜜的甜蜜,全部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壶花茶。这就是上海的“尊慧古方汤茶”。

汉麻养生。史书载,汉麻起源于中国,是人类最早用于织物的天然纤维,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美誉,其种植历史至少有8000多年。其本源有镇静、消炎、抗菌等多种功能。

    其中,由它制成的服装衣饰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防紫外线、吸音等多种功能,既可军用又可民用。而以制成抗菌袜子的效果来说,就受到广泛好评。

至于后来大麻用来制造生物医药、美容化妆品等,则是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现代社会,对大麻有效物性的提取、合成科学工艺等提升,已开始出现万花似锦现象。

根据现有研究,汉麻中的提取物CBD也可作为有效的抗炎药,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能抑制并适当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已经开始证明医用价值针对性有: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症、癜痫、克罗斯病、青光眼、癌症等。

据海外报道: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流行使用CBD为保健品的欧美国家,也出现了用CBD来保健或者抗病毒的使用者比如,据POP DUST报道,美国纽约州长的弟弟ChrisCuomoCBD(大麻二酚)作为治疗自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之一。报道说,“CBD不能治愈COVID-19,但它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据《澳华财经在线》报道:医用大麻公司Impression Healthcare (ASX: IHL)发布公告称,开发了新型的小分子药物IHL-675A,由大麻二酚(CBD)和羟基氯喹(一种历史上治疗疟疾的药物)组成,这种药物有可能用于治疗新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

汉(大)麻以往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毒品的泛称。通过现代医学科技提炼的大麻素(CBD)却颠覆了传统的认知观。可以“毒”攻毒,化腐朽为神奇,在医用、保健、美容等多领域的研究应用还刚开始。未来的中国市场,汉麻产业及其衍生研发产品的应用,将方兴未艾。

2019年4月份,费米善(丽水)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总部在丽水成立。是国内第一家真正在CBD领域深耕的技术型企业,生产以CBD为研发核心的多种产品,目前主打化妆品、食品、日用保健品等。
费米善科技CBD生产原料来自云南白药集团,科研技术背景依托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拥有多个国家专利。将致力于推动CBD应用研究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康养团队专业运作

大力推进康养产业,需要有一支支有情怀、有责任、务实高效的专业运作团队。在这团队里,需要有全科医生、营养学专家、中医药知识等背景,践行深耕文旅、文创、田园经济等领域,富有公益事业精神,并擅长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的综合复式中高级运营管理人才。而目前现状,根据未来康养产业发展趋势,这类综合复式人才远远不够,需要加强社会或专业培训,予以弥补。

在这些团队上面,则需要有宏观政策背景,能够实施行业指导的专业平台和指导导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康养文化产业项目办公室,就是具体这样一个综合平台和运作团队的指导方。

   康养文化产业项目办公室是跨部门、跨区域以促进康养文化产业为宗旨的服务平台。创建康养文化产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促进资源与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融资机制创新、多部门联动,打造好康养文化产业平台。

其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是:

  1.协调国家发改委、卫健委、自然资源部、工信部、农业部、林草局、文旅部、民政部及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国家政策。形成多部门联动。创建康养产业合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协作机制,更好地为康养文化产业项目服务。

  2.因地制宜,根据地域资源禀赋、地貌特征、人文历史、经济水平等条件,确立康养文化产业项目,突出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

  3.坚持生态优化协调发展,统筹考虑生态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康养文化产业利用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促进康养文化产业发展。

  4.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联动,以产权为基础,利益为纽带,政策扶持为导向,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多部门联动,加快推进康养文化产业发展。

  5.丰富康养产品,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着力开展保健养生、健康养生养老、文化旅游养生,加强扶持康养食材、中医药材种植培育等项目。

  6.繁荣康养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康养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养生文化、膳食文化、花卉文化、民俗文化及乡土文化,大力开展诗书画、摄影、音乐等文化活动,倡导快乐生活理念。

  7.将专业人才培训纳入相关培训计划,与高校、职业学校和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共建培训基地,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提升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品质。

  8.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协调力度。帮助企业扩大融资渠道。创新机制,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康养产业。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和协调政策性开发金融支持。对符合政策规定的康养文化产业,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长周期、低成本的金融支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资本与康养产业经营主体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9.推进“互联网+康养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好“中国康养文化产业”网络平台。与合作企业和各数据平台实现对接和数据共享。为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康养。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中医药学的更为重视,对中草药的种植、土壤修复、中草药标准及中草药基地的扩建等,中国的人均寿命预期还会提高,康养文化产业发展可以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2020年12月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