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十娘:傻女的宝箱

 菩写写 2020-12-07

 读《今古传奇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傻女的宝箱 






明朝万历年间,燕都出了个妓女叫杜媺,排行十,又称十娘。据说该女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此为何意?意思是说其美艳程度不亚于卓文君和白居易的小妾樊素。此章故事线条明晰,开篇就暗示这杜十娘如樊素之美态,如文君之坚贞。杜十娘遇到初出茅庐的少年监生李甲,便突然爱上他了。我认为杜十娘动机不纯,妓女接客首先是图财,如果对方没有钱,她是不会接见并委身于对方的。其次是相貌举止,如果那李甲面如钟馗,我想杜十娘还是会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的。另外,即便李甲“俊俏的面庞儿,温存的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但杜十娘身为曲中第一名姬,遇见过无数公子王孙,其中不乏少年才俊,风流倜傥之人。如此见过世面的女子,却单单对流连花街柳巷的无名小辈一见钟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当一个人鬼迷心窍或者急功近利的时候,就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杜十娘一心从良,所以一时眼拙,挑了漏灯盏,落得个悲惨结局。

杜十娘既为妓,长年处于风月场所,该是早已学会八面玲珑,察言观色,有道是“行户人家,吃客穿客,前门送旧,后门迎新,门庭闹如火,钱帛堆如垛”,“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疏。”莫说是在古时,就是在现代,从事这种行当的人都是符合这种心理状态的。但作者一心要把杜十娘撰为改邪归正的好女子,也就无怪她甘愿自己掏腰包赎身,然而这个美好愿望使得整个故事情节落入俗套。本就在亲情和爱情之间徘徊的李甲后来被贵公子孙富的千金资产所引诱,有些像木偶奇遇记的皮诺曹遇到了教唆犯狐狸和狼,总之离回头是岸相去甚远了。这时候的杜十娘表现出烈女般的决然,不仅抛弃价值连城的珠宝,还投江自尽,香消玉殒。可怜的女人,若一辈子被蒙在鼓里倒还罢了,却被她及时识破李甲的小白脸嘴脸。人家有心跟他好好过日子,他却中途想把人家转手卖出,赢得高倍利润,回家既不得罪老子又光鲜体面,说不定还可讨上一个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也比这上不得台面的婊子好一千倍。反正妓女的钱来得容易,索性衣食住行全都赖了杜十娘,不用他李甲操持生计,每晚暂还有歌舞表演,什么小桃红,杨柳青,美人共觞,何乐不为。

之所以为奇,在于故事结尾的“肥水不流外人田”。那杜十娘也会演戏,假装把宝贝扔掉,其实她的鬼魂已经把百宝重新搜集送给了恩人柳遇春,应了好人好报的谚语。而李甲的幡然醒悟痛哭流涕,也只是后悔没有生出一双慧眼,识不出这傻婆娘的腰包里竟然暗藏玄机,可惜如此多的家产被她一一扔进水里,泡了汤。

仔细分析,如果当初没有柳遇春的帮助,也就不会撮成这宗错爱;长痛不如短痛,离开李甲,杜十娘也就不会走投无路去自杀。我们结合世情对文章做一些假设的修改,之一,在这之后,杜十娘又向某公子投怀送抱,产生种种情愫,然后意欲从良,与老鸨合演一出放鸽子的好戏,其实这才是符合她“岗位”的举动。之二,李甲和孙富乘舟离开之后,观众纷纷如浪里白条,潜入江中打捞杜十娘扔掉的宝贝,什么夜明珠,祖母绿,抢得个不亦乐乎,甚至大打出手,溺死几条人命,多出几缕冤魂。那宝贝流于民间,也算是劫富济贫了,哪还轮得到柳遇春的捞宝之说。

当然,这是一己之见,戏谑之词而已。或许作者对杜十娘这样的女人抱有同情,为她们的命运而痛心。然而在古时,女子想要不被人玩弄,不为人附庸,就要推翻帝王制度,推翻男权主义。但是,男权社会是不易被推翻的。




文字让人进步     艺术使人有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