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途似锦,自有贵气”:能牢牢把控财源的人,有这四个特殊能力

 舒山有鹿 2020-12-07

君子的智慧

“财运未至,人事难料。财运若达,贵气自现。”

赵翼在《论诗》中写道,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一个人,倘若他想要有所成就,“钱途”顺畅,那么他所要依靠的,就是自身的奋斗和上天所赋予他的机遇。

机遇来到你的身边了,如果你啥准备都没有,那么这个机遇只会白白地流失。未来,不管你怎么努力,也难以弥补“人事”的缺憾。

而如果你足够努力了,也完全尽“人事”了,但你的机遇却一直没来,最后你的结果,只会是暂时败北罢了。

所谓“天道酬勤”,倘若我们想要守护住自己已得的钱财,或者说想要守护未知的“钱途”,我们就得将“七分人事”做足,从而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可是,凡事是没有绝对的。正如《了凡四训》所言一般,造命者天,立命者我。等待着上天掉馅饼,这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如果你没有守住“钱途”的本事,哪管你是富二代,哪管你腰缠万贯,终究也会有失去的那一天。因为这些钱财,原本就不是你所能驾驭的。

钱途似锦,自有贵气。能牢牢把控住财源的人,都有这四个特殊的能力。

何谓君子 何谓小人

能把控财源的人,必然是“眼光长远”的人

俗话说:“穷人想眼前,富人思来年。”

穷人和富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那就是“眼光”。前者的眼光较为短浅,只看到家门口,自然是与“财”无缘。而后者,他们洞悉社会的真相,自然就能把控住“财路”。

要知道,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环境的变化,其当中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规律出现。你如何把控住这样的规律,这就要看你的“眼光”了。

就像之前认识的一个人,他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做电商,所以现在店铺越做越大,已经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了。

相反,和前者相识的一个朋友,他十多年前就反对前者做电商。而到了今天,他想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就已经是较为“困难”了。

在这里,并非说哪一方好,哪一方不好。而是说,有眼光,懂得抓住时机的人,他们不仅仅脚踏实地,更会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

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很喜欢这样的一句话,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这些目光较为短浅的人,他们的未来,不就能一眼看到底吗?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能把控财源的人,都是“隐忍待发”的狠人

《周易》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真正能成事的君子,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目的和优势藏起来,不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知道。因为他们知道,锋芒毕露是这个社会的大忌。

为何说“锋芒毕露”是这个社会的大忌呢?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与人,众必非之。”你越是财运亨通,就越会有人阻止你,在你的前路上使诈。

这种“使诈”的人,你感觉社会上多不多呢?绝对很多。因为在人性当中,大多人都会有“见不得人好”的天性在里头。这是你无法改变的。

所以说,那些能够守住财运,能够紧紧把握住机会的人,通常是表面低调,实际上有所准备的强者。这些人,看似一言不发,可在背地里,已然汇聚起“雷霆”之势。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能把控财源的人,都是“看得透,拧得清”的人

说到“钱财”,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算计”。

不管是你的亲戚,还是你的朋友,当他们知道你有钱之后,或者说当他们知道你有“财路”的时候,第一个讨好或者捅刀子的人,就是他们。

为何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会相互算计呢?

因为这些人在算计之前,总是会有“权衡利弊”的事先行为。权衡过一轮之后,他们会发现,外人难以靠近,而亲朋好友却是可以接近的。所以,他们就会进行算计。

而在那些能把控住财源的人看来,把人心看清,把钱财与人情拎清楚,才能够避免别人的算计和谋害。

就像你的亲戚朋友拿“情谊关系”套路你,要你借钱给他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也许大多人都会拎不清这两者的轻重,便迫于无奈把钱借给了他们。可是,能看透背后本质的人,他们会认为,人情就是人情,钱财就是钱财,这是要分明的。

所谓“钱财分明大丈夫”便是这个道理。

君子四修 音量 肚量 胆量 心量

能把控财源的人,把“闷声发大财”当成了常态

老祖宗说得好:“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

真正能够把控住钱财的人,他们绝对是懂得“隐藏”,懂得“伪装”的狠人。

人在这个社会生存,如果你全部的想法和心思都让别人知晓,那么你又能成就什么事业,你又如何能安心发展自己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的财路被人摸清,你的“钱途”被人看透,你又能够如何“发财”呢?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你懂得“闷声发财”,就是阻断了“贼惦记”的源头。相反,如果你总是喜欢敲锣打鼓去告诉别人你的真实情况,那么最后被人“谋算”的人,就是你自己。

社会难测,人心更难测。所谓“客不离货,财不露白。”别高估了人心,也别低估了人性。只有自身有城府了,会防备了,你才能一生安稳。

闷声发大财,看似“闷声”,看似有点不合常理,但是,你要明白,“闷声”就是一道屏障,足以让外人掉以轻心,足以阻碍小人的“觊觎”。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