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中国(贵州酸菜豆米)

 藍博灣 2020-12-07

十月北京,秋高气爽,APEC蓝已成历史,中非蓝也是昨日。国庆不止送给人们长假,还赠送了蓝天大礼包。当一千里外的西湖断桥即将折断,两千公里外的黄果树大瀑布人比水流密集的时节,看着祖国大地高速上刹车灯一片红,该是在北京城南丽泽的屋里,放慢脚步,停下来,静一静,亲手做一做压压惊的酸菜豆米了。

说起酸,舌尖上的中国介绍过贵州黔东南一带的酸汤鱼。我要说的酸,则是土生土长的酸菜豆米,还有酸菜豆米汤,其历史有多久,我倒是没有考证过。贵州有句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cuancuan)”(意为走路都走不稳)。可见,黔人对酸是多么钟情与厚爱。

豆米,从贵州跨越千山万水而来,贵州人俗称小豆,跟绿豆一般大小。当然,酸菜也可以烩花豆(芸豆),但要说起味道,小豆更胜一筹。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寄瓜得瓜寄豆得豆,豆是有了,需要解决的,就是酸菜了。老家那里,超市里的酸菜那不叫酸菜,吃不出本味,一般都要亲手制作。当然了,让翠花上酸菜,也不合胃口。

掐指一算,很久没有扎酸菜了,没有酸种,只有另寻他法。贵州那边,很多人家制作酸菜,酸种也是随时保留。两千里外的北京,除了去贵州餐馆能够找到,鲜有居家备有酸种。一些贵州新移民要吃酸菜,好这口,多用白醋代替酸种,做出酸菜。我,则更喜欢到超市买一袋酸豇豆,代替酸种,当然了,如果该项办法能授予专利,外加ISO9002认证,我不介意。

马连道家乐福,节前熙熙攘攘,假期里倒是旺季不旺。找寻了货架,拿出经济普查地毯式搜索的路数,全面清查,愣是没有酸豇豆。

下一个目标,定位红莲菜市场。这里可比家乐福热闹,小商贩云集。尽管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一大半的营业面积和摊位已经了无踪影,但是菜场与水果,还有几个大棚子。衣着华丽的白领,社会底层的贫民,在菜市场穿梭,擦身而过。在吃饭这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扎酸菜,最好用小萝卜菜,扎出来的酸菜味道正。北方这边卖的少,摊位上多是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没有杨乃武,也没有小萝卜菜。进了菜场,直奔一位重庆大妈或者是四川大妈的摊位,常在这儿买菜,她说的方言,我也没具体问过是重庆的还是四川的。不凑巧,她说小萝卜菜刚卖完,神了,不会是哪位贵州老兄今天也扎酸菜吧?

当然了,扎酸菜也没有太多挑剔,虽然小萝卜菜好,其他的蔬菜也能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白菜,青菜,油菜,甚至卷心菜,莲花白……都行。这使我想起了贵州烙锅,啥都能烙,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地里长的,一锅烙天下。扎酸菜,啥也能扎,一坛装百蔬。无论烙锅也好,酸菜也罢,其实就很像贵州人性格,包容。所以在今天,漫步贵州大地,你可以看见刀耕火种,也能看到大数据之都,他是开放的,包容的。

看了菜摊上,有一种菜挺像老家那边的青菜(每年插秧那会栽种),卖菜的西南大妈说是芥(gai,四声)菜,西南一带说jie一般都称为gai,比如解放军,发音时说的gai(三声)放军,台阶说台gai(一声),介绍说gai(四声)绍。此前我也用过芥菜扎酸菜,今天就是它了。

红莲菜市场卖豆腐的地,看到了酸豇豆,整包的,made in Wuhan,包装上标识为“柳明”,真可谓柳暗花明,却道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微信付款,收款显示“豆姐”,您瞧,卖豆腐也这么接地气。水浒传里大郎的炊饼,名字就没取好,取个“武大炊饼”,担心武汉大学找上门来,不取名吧,又形不成品牌。

扎酸菜,烧水要用敞口锅,这样便于把菜叶放入锅中,以及后续取出。小时候曾经用过砂锅,酸菜全程制作不跟金属接触,更忌有油。待到水开,把新鲜菜放入锅里,筷子一起帮忙,把菜叶全部压入水中,正所谓“在人锅里煮,哪有不低头”。新鲜的菜叶包括菜帮子在开水中煮一会,刚刚变色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这时,一股菜香扑鼻而来,放入冷水盆里。菜在开水里不可扎太久,不然热水里烫的太久了,发酵时容易腐掉。重复以上步骤,把新鲜菜都扎完,就可以把扎好的菜清洗干净,把水分弄干,待用。

下一步,就是热菜了,说实在的,我也忘了这个环节规范的说法,隐约记得,叫把菜“冒”一下,但是程序依然了熟于心。锅里上水,以放入洗净扎好的菜而锅中水不溢出为限,这里的水也有讲究,一般要放入面粉,搁水里搅拌,这样做的好处是当菜放入坛后发酵更充分。

等到锅里的水将要开时,把扎好洗净的菜放入锅中,筷子压一压,让菜充分与水接触更加均匀。由于新加入了菜,锅里的水需要一段时间才开。等到水开的时候,把菜从锅里用筷子取出,夹至坛里,并用筷子压实,这样发酵更充分。尔后把锅里的水全部倒入坛中,末了,把酸豇豆整包剪开,倒入坛中菜上,盖上坛口。为了发酵更为充分快速,可在坛口盖上毛巾后再用碗扣上。沿坛口倒上水,起到密闭作用。

    大约一天,基本上酸菜可以出坛。

煮小豆,配合酸菜的到来。一般煮到一半,小豆会飘在锅中水面,这时候需要想办法让小豆沉下去,不然煮出的小豆半生不熟。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往锅里加入凉水,同时用勺搅拌,飘着的小豆自然下沉;另一种办法是煮小豆时盖着锅盖,煮到一半时间,把锅盖取下,这样小豆也能沉下去。

万事俱备,只欠刀工。酸菜烩豆米,一般可将酸菜切碎,当然还可以加入肉末啥的。为了体味最原始有味的酸菜烩豆米,保留酸菜的酸爽,酸菜可不必切很细。

锅里倒入油,油开后把煮熟的小豆连同豆汤一同盛入锅中,香飘四溢。把切好的酸菜搁进锅里,配上切好的葱姜蒜,香飘升级。这时候,还有一件法宝,那就是木姜花,这也是从两千里外的贵州快递过来的,跨过长江黄河而来。小豆汤放木姜花——绝配。等到锅开以后,厨房里香味四起,让你欲罢不能。酸菜烩豆米泡饭,好吃看得见!

小时候,能吃上一顿酸菜烩豆米,那都是盛宴,毕竟还有油星。今天,在一个个腆着大肚子不知道吃啥的年代,酸菜烩豆米,能让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道菜,融汇了贵州的小豆、木姜花,武汉酸豇豆带来的酸种,山东寿光蔬菜集散而来的芥菜,以及南水北调丹江口地区来的水源,齐聚北京,就为找寻贵州本土的味道。当然了,要检验一个人是不是正宗贵州人,一是看他吃不吃折耳根,二是看他点菜吃不吃酸菜烩豆米。

夏天里,酸菜不用烩豆米,就完全素,搁在一起,加热,冷却,炎炎夏日来上一碗,去油腻、解暑解渴,可与国际品牌可口可乐一比,国内则堪比王老吉、加多宝,即使北京九龙斋酸梅汤,酸菜豆米汤也可替代。

国窖1573,你能喝到的历史,440余年;贵州酸菜豆米汤,酸爽,你能尝到的历史,问天再借500年!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味道里的贵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