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电影

 魏春田 2020-12-07
旧年间的电影,有在电影院里放的,也有在露天放的。电影院里放的电影是要收钱,而露天放的电影是不收钱的,所以,看露天电影便是童年时的一大乐趣。
那时的露天电影,唱主角的是各各单位,为了庆祝某件事情放一场电影热闹一下。
往往是找一块空旷的场地,竖上两根木杆,把银幕的布挂在中间,放电影的条件就基本上满足了。
至于谁来看,坐什么位置,那是没人管的。来得早的自然能找一个好位置,来的晚的,那就难说了。或许要趴在墙上,或许要趴在树上。多数时间是银幕后面去看。虽然效果没有正面看得好,但是也能凑合着看。
凳子是各自带来的,有高的高矮的矮各不相同,但能带凳子的大多数是住在附近的人,而远地来的人,要么只能站着,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在附近找几块砖头摞起来,当凳子用。
借着放映机试映的灯光,好事者会伸出手,做出各种各样的有趣的动作,显现在银幕上。当然了,也能看见举着凳子,架着小孩入场的影像。
电影开映之前,场面持续是闹哄哄的。有喊爹找娘的,有寻哥找妹的,甚至还有因为抢位置打架的。
电影也没有什么好电影,有的甚至重复看了好多遍。比如《英雄儿女》《南征北战》《红灯记》《沙家浜》《青松岭》等等。因为看得多了,所以有些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以及所唱的歌曲,几乎全都能朗朗上口。
由于胶片的质量不好,银幕上的雪花点很多,有时会断片 ,甚至出现胶片燃烧的情况。
尽管如此,但看电影的热情从未降低,只要听见某地方电影,就会早早的做好准备。即使消息是错的,也会自我调侃“白跑腿,磨鞋底”。别人若问起来,就说是看了一个“月光照大地”。
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露天电影了,偶尔在看电影的时候,看到过去露天电影的场景,心里便会翻腾出一种久违的感觉,仿佛又看到了自己旧年生活的一些片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