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口爆单 订单排到明年 加班加点赶工一辆自行车的双循环

 Martin2016 2020-12-0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绿源集团总装车间工人在检查车辆

“今年自行车行业销量大涨,好几个同行告诉我,他们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下半年了,根本忙不过来。”浙江金华,绿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一派热火朝天。在寂静了几个月的发货区,货车又开始排起了长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捷告诉记者,加班加点赶工,是如今不少自行车企业的常态。

出口爆单、订单排到明年、销量增长预计持续至2022年……当下的自行车产业势头正盛。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自行车产业生产持续向好,增幅稳步扩大。全行业累计营业收入达750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润超30亿元,同比增长30%。

全球经济笼罩于疫情之下,中国自行车产业却实现逆势上扬,靠的是什么?

产量世界第一,双循环下的双增长

意大利自行车补贴申请正式开启,法国制定了2000万欧元的骑车补贴计划,匈牙利对携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的人予以票价优惠……近日,欧洲多国推出自行车购买补贴,激发了自行车经济热潮。据GOVBUY全球政府采购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5月份俄罗斯市场的自行车销量增长超60倍,西班牙增长超22倍,意大利、英国也增长了4倍左右。

11月29日,2020年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玉溪澄江抚仙湖精英赛开赛。

“全世界95%以上的自行车都来自中国。”作为自行车大国,中国不仅在自行车保有量上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研发与制造领域也已走在世界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中国自行车年产量80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年均产量超3000万辆,年产值过千亿元;中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近4亿辆、电动自行车近3亿辆,位列世界第一。

疫情防控期间,在上游断供、下游停产、需求乏力的多重夹击之下,我国自行车产业实现了产量和出口的双增长。

从产量看,1至9月,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产量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虽然年初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但是从五月份开始,产业就慢慢回温了。”倪捷告诉记者。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数据,1至9月,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14.2%,自6月产量转正后继续大幅增长;电动自行车产量同比增长30.3%。

从出口看,1至9月,出口全面由负转正。“目前公司接到的海外自行车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6月,海外零售价比出厂价也翻了5倍左右。”上海凤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未来一年的订单量都不会缩减,行业火爆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数据显示,这9个月内,中国自行车出口总计4166.3万辆,同比增长3.9%;出口额2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

疫情中化危为机,中国智造才是根本

自行车行业持续回暖的背后,是自行车需求的强劲增长。欧洲自行车工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凯文·梅恩认为,面对疫情,自行车能够保证足够的社交距离,很多城市也鼓励人们选择自行车出行,多种原因使得骑行成为人们热衷的休闲项目,增大了自行车的需求量。

此外,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市场信心稳步增长,是行业增长势头明显的另一个原因。

生鲜和外卖配送、共享出行等商业模式快速发展,也为自行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回顾美团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美团外卖平台蔬菜、肉、海鲜等食材类商品平均销量环比增幅达200%,口罩销量达500多万个,感冒清热类中成药达20多万单。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位位外卖小哥以及他们的忠实伙伴——电动自行车。

“疫情只是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增长点,在于我国自行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倪捷认为,出口爆单的根本是中国智造的力量。

2020自行车产业大会

“这是我们绿源电动车此次发布的新品——S30。”在日前广州举办的2020自行车产业大会上,绿源发布了新一代液冷电动车,搭载液冷电机、SOC智能续航系统、风冷控制器等一系列液冷动力时代的续航新技术,能给用户带来长达6年的质保,是电动车核心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

近几年来,中国自行车产业不断融入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生产要素,产业正朝着集群化、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呈现出三个“转变”:从大规模代工生产向品牌化与差异化转变、产品供给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与服务并重转变。

新材料方面,碳纤维在自行车制造中的应用不断扩展,从单一车架往更广泛的零部件发展,大幅提升自行车的综合性能,真正实现车体轻量化。新动力方面,不少企业自主研发了电助力自行车,通过动力辅助系统以电机动力帮助人们轻松骑行,提供更舒适的助力骑行体验。互联网大数据方面,部分企业与国内主流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始对接,将大数据紧密结合,谋划智能变速,换道超车以应对不同的道路状况。

把国内外消费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让两个市场都焕发活力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中国的自行车产业该如何更好上路?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将外销部分简单地转移到国内市场。否则,很可能会引发价格战,并给行业带来负面影响。我的理解是,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提高行业标准,满足国内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天津市金轮自行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峰说。

国内国际如何实现双循环?深圳市美大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德玮的建议是“走出去、引进来”。他认为,国内自行车行业的特点是生产品质高、性价比高,但利润薄。同时,国内自行车企业在设计、技术、品牌、销售通道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在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方面,可以在上述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自行车产销量稳中有升,正在由自行车生产大国向自行车强国转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自行车企业亟需加速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品牌战略实施。

“综合来看,第一,要把国内市场做透,往高质量的方向推进。新国标正式落地后,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空间,我们正在研发价优质高的新产品。第二,满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积极引导消费,通过产业链推动供应链的发展。”倪捷介绍,目前国内消费者偏好电动摩托车,国外消费者更喜爱具有健身功能的运动型电动车,自行车产业应该把国内外消费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让两个市场都焕发活力。

关于未来,自行车产业大有可为。日前发布的《2021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流行趋势报告》指出,我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正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化服务化、运动化休闲化、功能化专用化、运动化休闲化、功能化专用化、轻量化锂电化、品牌化高端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生态化等十大方向发展。

除了自行车产业,今年下半年以来,小家电、家具、玩具等行业出口订单也明显增加,中国东部沿海多个省份出现了外贸企业出口“爆单”。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中国外贸企业应抓住当下机遇,完成出口订单。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对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积极应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