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语文成绩 培养人文素养

 zjp67 2020-12-08

虽然教育界推崇语文为王,要求学生能说、能写、能分析。但在语文学习中出现一些怪现象。

曾几何时,语文阅读教学过分强调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以致语文教学走上了过分强调形式的机械化训练之路,此种训练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精彩段落阅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语感的训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读书贵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通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细心地阅读教材是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读思结合,弄清字、词、句、段、篇的含义,领会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掌握段意,掌握全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理解作者的思路,深入体会文章阐明的道理和所描绘的情景,透彻理解每一个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是非、优劣、特点、数理化做出恰当的评价。精读的过程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反复研读过程,而不是一次通读了事,所以阅读要在精细上下功夫。

教材精彩段落阅读

段落阅读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文章经常是从段落开始的,往往经过从段落到文章整体,再由文章整体到段落的多次反复,达到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入把握。段落阅读是文章阅读的基础和关键。

段落是文章"具体而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章所具有的立意、结构、语言、表现方法等特点它几乎都有,对文章研读、理解、运用、评价、鉴赏的阅读能力全都能在段落的阅读中得到培养,而且由于段落篇幅较短、内容相对单一,读起来省时省力,集中精力,自然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段落还只是一个局部,段落的阅读重在段内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的理解,而段落之间、段落和全文之间,即段落外的关系则顾及不到,所以段落的阅读还必须和文章整体的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以使阅读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因此,认真阅读,是进行分析、理解和鉴赏的前提和基础。

把这"一卷"读得烂熟,有些重要片断甚至能熟读成诵。非但要熟,还要透彻理解,从开始到结束,都真正弄懂,"解得明透"。"悟透其一,识其本质,掌握一类"。

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从而该类事物都灵活处理。切切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了,全在于精读。

"读破一卷"不是叫你死啃一卷,只读一卷,更无否定博览群书之意。"读破一卷",为的是据此能领会百卷、千卷书,做到"触悟它书"。如学文言文,只要把像《史记》那样的经典书籍彻底读透,打好了必要的基础,不论是叙事说理,还是再读别的书,都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继而一通百通。

读书妙诀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通"字。

只有少数专门的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反复攻读。经典作品因思想性强,其它东西也可从中获得。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真正的经典是可以也应该经常反复阅读乃至伴随终身的。明代理学家胡居仁说:"读书虽多,若不精熟,不若少而精熟。书虽精熟,又要实体会,方有得。"他认为读书多却不能真正掌握,还不如少读而求精熟,且有实际体会,方有收获。精研一卷比随随便便读十本的书籍,收获将会更大,所学的知识为已所用。这一结果自然让人高兴,并使你读出味与这一方面的兴趣更加浓厚,让你沉浸在其中,最后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东西,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使他对人世间的各种知识和人的认知领域有了新的认识,他对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许国璋曾经说过:"精读一本书,触类旁通"。背诵能提高能力。趁自己年轻记忆力好,大量背诵是有好处的。教材中选用的课文都是经典名篇,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把这些文章背下来之后,可以直接引用或者借鉴这种写作手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提升一个档次。

在中国把三国那么厚的一本书,很少人能读下去,就是范文读10写作10遍的人很少,我所知道的有三个人,一位是作家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作家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第三位是大数学家苏步青,童年放牛的时候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读了100遍。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大器。

读透它一本,抵得上千百本同类书籍。好比像《古文观止》,上达先秦诸子经典,下至明清小品文精华。只需读它,就能总揽二千年古典散文精髓,不必费其他功夫。

自己热爱读书,才能培养自己的内涵,蓄养自己的气质,从而拥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者。

重复是人类语言的规律

尽管英语单词数量巨大,百万之众。1000个常用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0%的文字;1000个常用单词最重要,掌握这1000个单词就掌握了英语90%的天下,这就是四两拨千斤。2000个基础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5%的文字。

2000个基础单词和各种 句型就是铺路石,念书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铺路石把羊肠小路铺成高速公路。

念书就是积累,念书就是重复,念书就是循环,念书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念书就是步入"会、熟、精、绝、化"的阶梯。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01遍肯定比念10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

一开始我对此不以为然,但后来有所领悟:我在读书中悟出了怎样才能读精、"读书破一卷"的方法,这就是要刻苦攻读,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中筛选取出真正的有价值的书反复阅读;同时也体会到,经典作品可以反复读,具有再生创造价值,乃至受益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