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三峡工程,心情无比震撼,这真是一个千年大计

 湖光秋水 2020-12-08

2020年12月4日至7日,在湖北宜昌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在好朋友的安排下,我们全面地参观了三峡工程,心情无比震撼,以下是朋友关于三峡工程的介绍:



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中段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38公里。面向三峡水库上游,左手方向是湖北秭归移民新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面向水库下游,右手方向最高峰是黄牛岩,山下江边有纪念大禹治水的黄陵庙。

三峡大坝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大坝以上,长江从青藏高原经川江峡谷奔涌而来。大坝以下,流入沃土千里的江汉平原。大坝所在地,拥有建造水库大坝最理想的地质岩体——花岗岩。三峡大坝的结构非常稳固。它整体是一个梯形结构,坝顶最大宽度22.60米,底部最大宽度126.73米,全长2309.47米,最大坝高181米,总体混凝土浇筑量2807万方,总重量约为40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枢纽工程由三大建筑物组成。

第一部分是挡水建筑物,全长2309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靠自身的重量来保持稳定。其主要作用就是通过修建大坝拦蓄洪水形成水库,到了汛期进行拦洪泄洪。挡水建筑物中间是483米长的泄洪坝段,有22个溢流表孔和23个深孔,每到汛期,长江上游洪峰来临就会通过泄洪坝段泄洪。

三峡水库是一个狭长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67公里。正常蓄水位175米,库容为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功能。也是三峡集团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责任。三峡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以三峡工程为骨干、以荆江堤防为基础、以荆江分蓄洪区为补充的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基本形成。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特大洪水时,配合分蓄洪工程运用,可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守护江汉平原和大武汉地区2000万人口和2300万亩良田的安全。

第二部分为大坝左右两边的发电建筑物,修建大坝之后拦蓄上游来水进行发电。左岸电站厂房装机14台都是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右岸电站厂房装机12台也是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地下电站还有6台,另外还有25万千瓦保安电源。一共34台机组,总装机2250万千瓦,是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站。三峡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升级换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中国水电已经从跟跑者跃变为引领者。

第三部分为挡水建筑物旁边的2个通航建筑物,其一是双线五级船闸,有两条线分为五级,因为上下游的水头最高落差113米,水压太大会导致闸门变形所以我们要分为五级,相当于走台阶爬楼梯,其二是升船机,相当于坐电梯,船开进承船箱,里面有水,箱体前后的卧倒门关闭之后整体提升,这是一个快速过坝通道,过坝时间在四十分钟以内,而五级船闸过坝时间大约在3-4小时。这就是整个枢纽建筑的主体。

三峡工程在初步设计的时候有三大效益。第一就是防洪效益。这是三大效益中最主要的效益,也是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效益。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支流有7000多条,一些大的支流都在宜昌以上,而川江洪水恰恰是长江中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三峡工程位于宜昌以上西陵峡中段,是扼制长江上游洪水进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工程由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对长江洪水的特殊控制作用,成为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对长江上游洪水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通过三峡水库拦蓄,解决了长江洪水峰高、量大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基本矛盾,错开上中游洪峰,避免洪水叠加,确保中下游防洪安全。

三峡工程的建设将荆州河段的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到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通过上游四座电站水库的联合拦蓄和科学调度,配合下游荆江分蓄洪工程运用,可以防止荆江河段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

第二是发电效益。三峡电站2018全年发电量1016亿千瓦时,与最初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相比超过了一百多亿,这主要是通过优化调度,以及上游水库建设之后联合调度。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三峡电站每年所发电量,相当于节约原煤5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万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37万吨。三峡电能主要送往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质、清洁电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直接的发电效益外,由于三峡电站地处我国腹地,工程的兴建促进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开发,也促进了华中、华东、南方和川渝电网的联网,以及全国电力联网和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输电大格局的形成,大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质量。将来上游四座大坝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全球最大的长江干流清洁能源走廊。将为长江经济带高速发展发展注入新的巨大的活力。

第三是通航效益。原来上游川江航道行船困难,筑坝以后由于上游水位提升一百多米,消除了库区139处滩险、46处单行控制河段,撤销25处绞滩站和助拖站。 "窄、弯、浅、险"的自然航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由“自古川江不夜航”变成“水上高速公路”,由蓄水前的年通货能力1800万吨左右,蓄水后2018年达到1.4亿吨,将近翻了八倍。很多人一直以为筑坝以后阻断了长江影响通行,实际上是改善了长江航道,特别是上游川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促进航运事业的发展,虽然过五级船闸一次需要34个小时,但是从武汉到重庆这个区间来回一次,总成本降低1/3,时间缩短90小时左右,事故率减少95%以上。并且,船舶过闸是完全免费的。

    三峡工程的效益还扩展到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我国水资源从空间到时间都分布不均。从时间上来说,汛期来水多,枯水季节来水少。自从大坝蓄水后,每年枯水季节我们都会加大下泄流量,提高下游水深。一方面保证下游航道的安全通畅,还要满足下游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用水。比如每年冬季由于长江水入海量减少,海水从长江口倒灌导致上海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三峡工程可以通过加大下泄量将海水推出去,进行压咸潮。到了每年五六月份,下游的四大家鱼开始产卵,我们可以通过制造几次大的波峰波谷,让四大家鱼产卵率提高。三峡集团这些年更多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大力开展植物保护、鱼类保护以及长江大保护工作,积极履行提出的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号召。

三峡工程,不仅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同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改善民生以及推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