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长华 史修身:陇西籍同盟会员何冠三将军的戎马人生(中)

 晨雨声工作室 2020-12-08

2019年第121期||总第385期

艺海风│385期






辛亥革命先驱  抗日民族志士

——陇西籍同盟会员何冠三将军的戎马人生(中)

王长华  史修身

▼滑动查看更多


何冠三小传

何冠三(1885——1961),原名其智、其治,字冠三,后以字为名。1885年出生于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何家门村的一户农民家庭。在陇西襄武高小、南安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甘肃兰州陆军小学、湖北省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就读。1910年,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之后,又进行联秦复陇等革命工作。1914年,在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军事专科毕业后,在张家口陆军第一师第四团三营十二连任班长、排长、连长;后在江西陆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任副营长、营长;在福建陆军第一旅二团任上校团长;在江西陆军十二师十三旅任少将旅长。1929年,在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毕业。反蒋失败后,在北京等地做字画生意维持生计。1937年抗战爆发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九军郝梦龄部,任军参谋长、代理军长(中将),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忻口战役。战后任河南第四专区保安副司令兼博爱县县长。后任西安九军57师宝鸡办事处主任、西安十五军军官总队队长,退役后在天水以售卖字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定西参加了短期的政治学习后,当选为陇西人委会委员、陇西第三届人代会委员。1959年12月,当选为甘肃省政协二届委员。1961年元月,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忻口鏖战

1937 年 7 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军兴。

8月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 1898 年——1937 年,抗日名将,陆军中将。忻口战役期间壮烈殉国,后追授上将。持身以正,治军严明,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1983 年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2014 年列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 300 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和何冠三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老同学,也是昔日同事,更是何冠三的好朋友。因为郝梦龄的部队参谋长没有合适人选,便约何冠三给他担任军参谋长。

何冠三说:“在北伐期间,我坚持反蒋到底。从广东、福建,我们的部队一直退到察哈尔张家口一带,正要退到绥远五原开垦被阻,1931 年被蒋介石压迫改编下台。蒋介石是不用我的,我也不愿为他干。”

郝梦龄军长说: “抗日战争是国际战争,是对日本侵略者开战!我们当军人的,应该献身国家,志在保国卫民。这种机会百年不遇,千载一时,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我们军人不干谁干呢?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现在应该着重国家大局,勿拘小节,蒋用不用你,我管不着,你先给我帮忙,请不要推辞。”

在郝梦龄的大义感召下,何冠三应允了,这一年他已五十三岁。

1937年的8、9月间,部队开到石家庄一带。9月底,晋北、平型关和雁门关相继失陷。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电令部队急往太原。部队于9月30日抵达太  原驻了一夜,10月1日早,郝梦龄军长派何冠三同 162 旅王普旅长先往太原北240里的忻口侦察防御阵地,他带大部队随后到达忻口。

10月7日,54师到达忻口占领阵地,构筑防御工事。11日午后4时,日军板垣征四郎率所部第五师团先头部队到达忻口阵地,双方小有接触。12日、13日、14日激战三昼夜。第九军官兵伤亡2000多人,阵地未动。

15日,傅作义率第35军及第61军之独立第2、第3旅等部开赴忻口一带,协助中央集团军作战。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指挥第19军、 第35军、第61军,第九军为中央兵团。

10 月 16 日 2 时,南怀化阵地反击战正式展开。担任反攻总指挥的郝梦龄军长和54师师长刘家麒(后追授为中将)身先士卒亲临前线督战。郝军长指挥反攻大军分数路扑向日军阵地,连克敌人几个山头。日军飞机十余架,协助其他日军部队一再猛烈反扑。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战斗异常激烈。郝梦龄军长不幸被敌军机枪子弹射中胸下部位,相继和刘家麒师长,独立旅第五旅郑廷珍旅长壮烈殉国。

关于郝梦龄军长英勇牺牲的经过,很多文史资料和影视作品,都说是在冲锋的过程中,被敌人的机枪子弹射中而牺牲的。

而据何冠三将军的侄孙何耀宗先生(陇西县文峰中学退休教师,现年78岁)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陇西一中上学,闲暇时常去我二爷(即何冠三将军)处。二爷亲口对我讲过他当年在忻口战役中的亲身经历,说郝梦龄军长的牺牲经过,是在巡查前沿阵地时,有一位士兵或下级军官,给郝军长敬礼,被日军的狙击手发现后射击,郝军长在腰腹部中弹后而牺牲的。为此,二爷还当场搧了这位军人两个耳光。

不管郝梦龄军长是如何牺牲的,但他英勇捐躯的壮烈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

因部队连日作战,官兵伤亡严重,当时由何冠三代理军长。

11月3日,第九军奉命撤退至晋南、河津,收容整顿补充。后来,郭寄峤任第九军军长,郭也是保定陆军军校第九期炮兵科毕业的,和郝梦龄、何冠三都是校友。因为平时他俩有意见分歧,郭一到军部,何冠三就当面请辞!郭说暂时帮他一段时期。

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朱德、 彭德怀率领的八路军在山西忻口共同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忻口战役从 1937 年 10 月 13 日至 11 月 2 日,历时 21 天。该战役创歼敌愈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紧密配合英勇作战的一次成功范例,创造了华北战场的最新纪录。

1938 年 2 月间,何冠三又以年老体弱为由请辞,被调任后方,任西安办事处主任。

何冠三书法对联

博爱为官

1939 年 4 月,河南省政府委任何冠三为河南第四专区保安副司令兼博爱县 县长,即沦陷区的游击县长(博爱县位于太行山南麓,焦作市西北部, 1938 年至 1945 年间,日军侵占博爱县时改名为清化县)。

何冠三奔赴博爱县任职时,县内山下富庶的好地方均被日寇和敌伪军(皇协军)占领着。博爱县政府设在太行山的一个玄坛庙里,穷山僻壤之处,周边居住的农户不多。老百姓缺衣少食,并深受日寇的压迫。人民多以苞谷面为生,有时还接济不上。三天两日,经常有日寇和伪军进犯,催粮要款。在此情势下,何冠三带领着地方武装团队,随时与日寇周旋,保护黎民百姓。

何冠三在博爱县,每月有十多天在县政府工作,大部分时间则下农村组织群众开会讲话,调动民众生产自救,积极抗日。在民众遇有争执和问题时,他这个一县之长,就地以调解的方式来解决。他视百姓群众如子弟,百姓则视他如父兄。彼此真诚相处,因此深受老百姓爱戴!而伤害老百姓之事,他分毫未做。每年的植树时节,何冠三带头挑水浇树,意在绿化太行,造福后代。

 那时,邢肇堂 ( 1894 年——1961 年,甘肃通渭人,毕业于甘肃陆军军校,抗战初任冀察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后任新编第五军副军长。1955 年任河南省副省长)和何冠三是老乡,他俩经常往来,邢肇堂对何冠三的工作多有帮助。

何冠三任博爱县县长期间,凡是十八集团军(当时国共合作,共同抗日,这是国民党给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正式编号,1937 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后改为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来往西安、洛阳等地,接运军事物资的过往部队人员,何冠三都尽情招待帮助,不让受其任何困难。

常住玄坛庙县政府的,有一位李姓副官,他是十八集团军人员。有次,日寇进犯山区,李副官随同县政府,和何冠三他们一起行动。到了黄塘村,有人举报说,李副官经常向当地群众送看共产党发行的《新华日报》,有地方工作人员建议禁止。何冠三说,抗战是统一战线,国共一家,双方各有宣言,不能禁止!这个建议遂作罢。

1941年3月,何冠三解职博爱县长。在给下任交接手续时,因亏办公费用八千余元,于是,他把自己的乘马和两支手枪拿来作价抵补,不够之数由地方承担。卸任时,和何冠三同行者还有8人,没有路费,又由地方送给 2 万元 (蒋票) 作为补助和路费。从太行山博爱县玄坛庙到黄河边,需要经过九十里路的日寇占领区,由于敌人封锁着重要通道,何冠三他们由可靠的群众带路,绕过敌占区村庄,昼伏夜出,经过三次夜间行动,才安全渡过黄河后到达洛阳。于是,何冠三在第九军司令部休养了二十多天,天气稍凉后,才回到西安家中。

不到三个月,生活就发生了困难。有几个老同学和朋友劝他说:“你去见见胡先生(胡宗南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号称“西北王”)让他给你一个公事干,或者一月补助两三袋麦子,生活也就解决了。”

何冠三说:“胡先生?胡宗南是你们的胡先生!我年事已高,发白如霜,见面时谁给谁鞠躬呢?要我给他鞠躬,我鞠不下去,让他给我鞠躬更是办不到,因为我们保定军校的同学多是黄埔军校的老师。他是黄埔军校的学生,可是我是他的老前辈啊!我人穷志不穷,所以我不能给他鞠躬求情下话。”还是自力更生为好,求人不如求己。于是,何冠三在西安市民乐园一边摆摊卖字画,一边收购旧物,以此来维持生活。从此,他以为可以清闲地当老百姓了。谁知道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家中即使没有壮丁,也要完成征兵指标,无兵就要出钱,没有办法。

1943 年 10 月,何冠三去第九军说明困难情况,军部给了他一个第九军五十四师驻宝鸡办事处主任的职务,才解决了那些麻烦的家中生活问题。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举国欢腾,国民党中央蒋介石集团编遣军队时,把编余的大批军官送到军官总队受训。1945 年 10 月,五十四师以少将级别委任何冠三为西安 15 军官总队队长。

1947 年元月 31 日,何冠三在西安退役。

1947 年太原解放后,西安局势顿加紧张,胡宗南拟死守西安,疏散西安市人口转移乡村。因当时乡村土匪如毛,不能居住。何冠三便于 1948 年9月,携家眷返回陇西原籍。10月间抵天水后,二十余年未见的老同学王鼎五是天水城里人,他说现在天水距陇西近在咫尺,回去很容易,留在我家住个相当时间,你再回去,何冠三便应允了。

1949 年 2 月两个女儿在天水上学。那时也不方便回陇西,于是何冠三就在天水摆字画类的文化小摊,以维持生活。

1949 年8月6日天水解放后,军管区司令部命令在天水的旧军官到司令部登记。某日,何冠三到司令部去,有个干部把每个国民党旧军官由九岁起至现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何冠三被审查后说: “愿回原籍者回原籍。”因两个女儿在天水上学,军管区司令部便给他开了一个证明,仍允许他在天水摆摊。所以何冠三就寄居在天水了。

1950 年 4 月,何冠三的长女何玉珍考上了兰州邮电局训练班,学习期满,11月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11  月 14 日被分配到了天水邮电局,何冠三一家的生活才有了点保障。1952 年后半年,何冠三经常有病,就同老婆商量说: “我已经 69 岁了,不愿死在外面,死在老家,子孙众多,热闹些,死在外面孤孤零零,多可怜!” 老婆许可他回老家陇西,两个女儿也同意了。

(未完待续)

何冠三书法中堂对联

1

(作者简介:王长华,媒体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史修身,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

艺海风

题签:魏新河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