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帮中老年降血脂的小方子!三味药,该补的补,该除的除,请收好

 人老颠东 2020-12-08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药炮制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我收到有读者在后台的留言。他说,他今年55岁,血脂高。他用过不少药,吃了见好,不吃就不行。他想问问,他这样的中老年人,有没有什么中医的办法来降血脂。

       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好好说一说。

       在这里,我想带你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到中年,中老年人,血脂就容易高、不好降呢?

       为啥这个血脂异常,吃降脂药有效,不吃又反弹呢?

       我不是权威专家,更不是教授学者。我作为一个小小的中医人,只能从中医的角度,做简单的思考。

       我认为,原因在于肝肾不足。

      人到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是常态。肝和肾,都有它们自己的使命。肾藏精,精能生血。肝藏血,主血的输布、疏泄。所以说,无论是血液的生成还是运行,肝和肾都负有重大责任。肝肾不足,其结果必然是血液质量的下降,血液输布的异常。高血脂的出现,就在所难免了。

       对此,我想没有人会提出异议。

      也正是在肝肾不足的背景下,中年人、中老年人的高血脂,想控制却控制不下来。因为你血液的源头不好了,血液输布的机制不畅了。

      既然如此,就要去照顾肝肾。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活血化瘀,把血液里头那些瘀浊的东西,化散掉。

      怎么做呢?我想和你分享一个小配伍。这个小方子,不见得多好,不见得一定适合你,但是它足够典型。你看一下吧——

      制首乌20克,生山楂、丹参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水煎代茶饮。

       这个小配伍,曾经在1992年的《中医药研究》杂志里刊发过。当时,做过统计,此法治疗高脂血症患者30人,总有效率百分之百。近些年,我趁工作之便,对建国后临床验方做了大规模的统计、归纳、研究。应该说,这个小配伍,还是挺让我感兴趣的。

      当然,原因之一,就是它简单,容易操作。

      这里头,说到补益肝肾,主要就在制首乌。制首乌,补益肝肾精血,有滋补先天的作用。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比较适合用。何首乌是有肝毒性的。生用何首乌,安全性有待商榷。但是制首乌,就好多了。

       丹参和山楂,毫无疑问,都是活血化瘀的常用药。制首乌治本,丹参和山楂治标。制首乌管补,丹参和山楂管化。这样,该补的补,该除的除。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这三味药都有明确的降脂效果。

      这小配伍适合啥样人呢?这就是,血脂高,头晕目眩,耳鸣,眼睛有点花,有时候感觉脑袋胀痛,以及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头颜色偏暗,舌苔少,脉象沉细的人。中医辨证,就是肝肾不足,兼有血瘀。

       此法也有加减之道。譬如肝火旺的,加龙胆草、菊花等。便秘的,加当归、大黄等。验案显示,有人曾用此法作为基础加减调治,两个月,降脂效果明显。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说给我的读者,尤其是在后台上向我诉苦,说自己血脂降不下来的那位。我希望你能看到。

      说老实话,即便是这个办法,也未必就可以把血脂完全彻底控制好。毕竟,医学作为手段,它永远为问题而生。只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所以,这个经验小方,我只能说是个建议,供您参考。你别把它想得那么好。而且,非专业人士,应该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这里头,无论是制首乌,还是丹参、山楂,用量都不小,用起来不宜盲目照搬。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希望我的读者们,血管都能干干净净的,血液都能清清爽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