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二): 金融战硝烟之"赌场"之争!

 胜研集 2020-12-08

上一篇大概描述了一下香港的贸易和发展的可能性,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香港依旧“香”?(一)---贸易之惑!(用数据解释一切!)

这篇我们讲讲金融。

美国金融业是世界的领袖。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是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前几天一篇文章,关于美国财税解析中已经详细解释了。

赌场开门,抽税第一!

7%的20万美元以上收入者贡献了财税的接近80%,特别是其中1%的美国人支撑起了美国37%的税收破局(三),分配、通胀与就业!

高收入者并不依赖于工资收入,而是依赖于投资收益,这是很明确的。

另外笔者前面多篇分析美国经济,美国债务风险的最大解决方式。

从根本上只能通过提高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解决。

破局(二):美财税收入迷局!

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富人们必须扩大收益,来提供更多的的所得税收入。

这就需要美国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市场对全球资产进行有效的配置。

一方面通过美元资源配置市场上的流通来输出美元,就是印钞票。

另一方面,是通过流通的美元对全球资产进行重新配置,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个人收益,进而提高美国政府的收入。

证券,这是这个金融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

我们就以股市为例,当然证券不仅仅是股市。

我们把整个股市假设为一个,“赌场”。

当然,股市不是赌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赌场三要:赌徒、赌具和赌注。

这和生产三要素一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三要素获得企业收入,贡献企业税收。美国在50年来已经抛弃了企业税,财政占比已经小于10%。

美国的财政依赖于个人收入,极少数富人贡献了80%以上的财政收入,1%的人贡献37%以上的财政收入。这些富人的收入决定了美国财政,当然不是依靠工资收入所得,而是依靠投资收益。

所以开“赌场”,股市证券系统才是美国政府的主营业务之一。

因此,虽然说美国非常关注企业开到哪里!一天到晚的喊着哭着要让资本家把企业开到美国来,但是这个只是为了争夺选票,并不是真正要让企业来美国经营。

就企业来说,对美国政府更重要的是,无论你厂开在哪里,都要交钱给我。其实就是加关税了!

企业这不是今天话题的重点,今天话题的重点是赌场。

作为美国政府的主营业务,如果赌场的生意被别人夺走,或者被别的赌场夺得第一名,那么这就是战争。

香港是撞到枪口上

谁是美国政府的敌人?是香港!

赌徒,是全世界的人,但对美国政府来说,最主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家在交税。

这是跑不掉的。

赌注是美国的金融产业。

赌具呢?就是不停的推陈出新的金融产品。

众所周知,华尔街推出来的各种赌具包括,互联网泡沫,房地产衍生品等,在最近二十年来连续送给全球一个又一个金融危机作为礼物。

最近,比特币都被引入芝加哥交易所。

这说明了什么呢?赌具不够。

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创造了很多个不朽的企业,但是,但最近几年却没有更好的企业上市。过去几十年里创造的企业,由于美国为了“赌注”(美元)回流,提高财政收益。

美国政府连续出台减税政策,导致年年回购股票,增加对投资者的分配来增加联邦财税收入。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导致优质赌具(优质企业的流通股票),越来越少。

赌具少了,赌博就不好玩了,而且老赌具都被摸清楚了,也翻不出花样。

昨天,苹果被调低评级,导致苹果大跌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FAANG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去年到现在,虽然有的股价还屡创新高,但不能掩盖他们面临的各种潜在危机。

引进新的赌具是美国政府非常严峻的问题。

然而让美国股票市场担忧的是,香港悄悄得夺走了全世界冠军的头衔。香港2018年IPO总市值世界第一,赌具之争正式展开。

赌场上,赌具最具凝聚力。哪地方有优质企业,钱就会往哪里走,这是毫无疑问的。

全世界最具活力的“赌场”(金融配置市场)香港正式登场!

以下数据来自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所:

Z/Yen Group於2018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香港排名第三。指數自2007年3月首次公布以來每半年更新一次,香港一直獲評定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

香港是全球最活躍及流動性最高的證券市場之一,對資金流動不設限制,也沒有資本增值稅或股息稅。

截至2017年底,以市值計算,香港是亞洲第三大及全球第六大證券市場。同期,共有2,118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逾44,000億美元。

香港是全球最活躍的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之一,2017年集資總額達129億美元。

补充2018年的数据。

以下数据来自港交所:

8年里5年第一,说明“赌具”,“赌徒",”赌注“,十分齐全,良性循环。这天下第一赌场的名头是不是就要让位啊?

特别是做为”赌具“批发商,中国全产业链,世界第一大单一体市场,批发制造上市公司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

而且香港之后,A股,以及创业板的批发上市,让赌具留在中国的企图十分明显。

下图是去年以来A股以及创业板IPO审批通过的数量趋势。

回顾今年上半年,中资海外IPO发行前十大交易的挂牌地点来看,香港依然是中资IPO的热门目的地。据彭博社报道,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BABA US)也正在考虑在香港进行第二上市,拟筹资200亿美元。

2019年上半年中资公司海外IPO前十强

当然,中国也没忘了世界统一战线,随着华泰证券(HTSC LI)在伦敦成功发行GDR,IPO募资16.9亿美元,沪伦通西向突破。

纽约是不是有点紧张呢?

2016年以来,美国市场IPO减速,出现供应短缺现象。

根据摩根大通数据,新发股票数量不足以抵消退市股票,股票净供应量在2016年首次出现负数,2017年略增,2018年再度为负。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8月,首次上市的股票价值约为1,260亿美元。即使算上二次发售和员工配股,总体股票发行规模与回购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2018年回购总额达到7979亿美元!

首次公开发行(IPO)和二次发售的股票更少,同时回购、现金支持的并购,甚至是公司退市,所有这些因素都在消耗美国可投资的股票。

当然,也会短期推高美股的价格,所谓供求关系失衡!

但是资本是流动的,全世界,哪里资产价格低,潜力大,就流向哪里!美股的收缩带来的是资产荒,有价值的资产的减少。而港股和A股的扩容是提供更大更广阔的投资机会。

积极参与IPO定价,主导IPO定价权,是金融市场最有价值的一件事。而这个地位,似乎香港略胜一筹!

从这个角度,香港当下一切乱象,都是和华为的太过优秀,异曲同工!

表现太好,遭人嫉恨了!

华为,作为最佳潜在"赌具",却不参与"赌局",同时还导致其它“赌具”丧失竞争力,这让赌徒们羡慕嫉妒恨,眼中钉,肉中刺!

对于中国来说,香港是连接世界财富的同道,A股是锁定自家财富的水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就是战场,是前线,是扼杀和反扼杀!

不过1840年,已经过去179年了,林则徐没有被忘记,14亿人醒着没睡!

这篇比较累,几个数据需要相互印证,从不同的地方查找,希望大家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