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主广汇背后 许家印谋的什么局?

 汽车公社 2020-12-08

近年来恒大向科技转型的印记越来越重,今年还提出了“新恒大”,向科技转型的口号,而FF便是恒大向科技转型的重要一环,如此说来,同广汇合作,促进FF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程,也带有浓厚向科技转型的印记。

记者徐进凯

一个是“囊中羞涩”,一个是“随势而动”,孙广信与许家印的结合,是中国经济变革之路的必然。

近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与广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汽车销售、能源、地产、物流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公告显示,广汇集团的控股股东承诺自投资协议书签署日起7个工作日内,促成除广汇控股股东以外的现有广汇集团股东(即出让方)向恒大集团转让广汇集团合计23.86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6.8亿元。恒大集团亦以人民币78.1亿元向广汇集团增资,于增资完成后,恒大集团将持有广汇集团共40.964%股权并将成为广汇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此次交易的总代价为人民币144.9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广汇集团的财务将不会与恒大合并,因此广汇集团将不会被视为恒大的附属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控股股东仍为广汇集团,实控人仍为孙广信。

“囊肿羞涩”的孙广信

说新疆首富孙广信囊中羞涩似乎有些不妥,但广汇业绩下滑,面临的危机成倍的增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9年,目前形成了“能源开发、汽车服务、现代物流、置业服务”等产业并进的发展格局,旗下拥有四家上市公司,三个境内,一个境外,境内主要是主营天然气和煤化工的广汇能源、主营汽车经销与后服务的广汇汽车、主营商贸物流的广汇物流,境外是主营中高端乘用车经销的广汇宝信。

而在这四块业务当中,广汇汽车的营收贡献最高,其次是境外公司广汇宝信,广汇集团旗下最优质的两家公司都集中于汽车行业的现状,决定了汽车业务将对广汇集团的走势产生不小的影响。

去年全年,广汇汽车营业收入为1600亿元,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10万辆,稳居“2018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榜首,从经销商数量来看,截至2017年底,广汇汽车在全国拥有11家区域公司,1200多个销售网点,覆盖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销57个乘用车品牌,业务链覆盖整车销售、汽车租赁及融资租赁、二手车、维修养护、佣金代理等汽车服务全生命周期。

广汇深耕汽车行业的现状是其迅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力,也将是其遭遇阻碍的重要因素。自今年开年以来,汽车行业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0.5万辆和179.0万辆,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1.9万辆和1519.3万辆,不管是单月还是累计,产销量均呈现下滑的姿态。另据乘联会预计,今年全国汽车的销量有可能自1992年后首次出现负增长,更有业内人士认为,倘若没有政策激励,这一态势有可能在未来三年延续。

产销回落,汽车行业整体不明朗的势态对广汇集团的影响颇为巨大,加之国家宏观层面去杠杆和资金紧缩,而汽车销售又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如此种种必将使广汇集团的现金流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更有意思的是,同为经销商巨头庞庆华减持庞大集团,也被业内认作是经销商进入黑暗时刻的标志性事件,汽车行业整体不明朗的表现,令广汇、庞大等行业佼佼者逐步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正是造成孙广信囊中羞涩的主要原因。

“随势而动”的许家印

“没有国家的恢复高考政策,我就离不开农村;没有国家每个月给我14块的助学金,我就读不完大学;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没有恒大的今天。所以,我和恒大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国家给的,社会给的。”近日,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许家印在演讲中曾这样表示。

这样的话也并非说说而已,在众多商业大佬中,许家印是紧随国家政策转型中最为积极的一个,指哪打哪成为了许家印在政府的引导下回馈社会的方式之一。而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许家印也接过贾跃亭手中的盘子,继续在新能源市场上做着应有的贡献。

就在三个月之前,恒大健康以67.4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9.21亿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权,间接获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Smart King第一大股东,也自此正式涉足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8月7日,恒大法拉第未来中国总部成立,8月14日,恒大法拉第未来智能汽车(中国)集团在广州恒大中心正式揭牌,并对外公布了未来十年的战略规划,恒大法拉第计划十年后年产能计划达到500万辆,FF91、FF81等多系列多车型产品面向全球市场,覆盖高端、中端及入门级。

虽说这样雄伟的目标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并不靠谱,但许家印造车的态度却是认真的,除了对FF的支持以外,此次同广汇的合作也是很好的证明。在不少人看来,许家印入主广汇是在为FF的销售铺路,但在记者看来,这一故事并非这样简单。

首先来讲,从表面来看广汇在全国范围内广阔的经销网路能够帮助FF迅速到达全国市场,但就目前而言,广汇旗下的经销网络超过三分之二都是专属的4S店,而4S店销售单一品牌是业内的共识,如此一来FF与其他汽车品牌同店销售似乎并不可行,另建独立的销售渠道又意味着极高的成本投入,这样说来广汇对FF的销售将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推动力有限,不可能达到广汇旗下所有渠道全部销售FF的状态。

其次,在互联科技快速发展,共享出行已经成为行业发展重要趋势的背景下,FF会不会出共享版本也值得思考,倘若FF也进入共享市场,那么以恒大地产和广汇的销售渠道为基点,建设共享汽车的服务点,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这样一来恒大与广汇的合作又多了一层想象空间。

不难看出,不管是汽车销售还是汽车共享都离不开线下的场景,而恒大的地产与广汇的经销商网络能够在线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为FF落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有意思的是,近年来恒大向科技转型的印记越来越重,今年还提出了“新恒大”,向科技转型的口号,而FF便是恒大向科技转型的重要一环,如此说来,同广汇合作,促进FF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进程,也带有浓厚向科技转型的印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